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总统专机的“空军一号”被称为是“空中白宫”,它的神秘让多少人捉摸不透。但4月8日出版的美国《旧金山纪事》杂志却声称,事关“空军一号”安全飞行的一些秘密资料已被某军方网站泄露。结果,关于总统专机遭遇“泄密门”的事件在美国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2.
“空军一号”平稳地飞进人们的视野,那醒目的蓝白相间的机身在空中反射出迷人的光彩。它徐徐地降落,几乎分毫不差地停在红地毯的旁边。舱门打开,总统神采奕奕地出现,向人们做出那个标志性的招手动作,然后缓步下机,接受当地权贵和数千名群众的热烈欢迎。此时此刻,那架尾翼上标有“美利坚合众国”字样、周身闪亮的波音747成了一个最适合不过的背景。而这样的欢迎场景不知在世界各地重复上演过多少次了。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媒体报道,面对岛内越烧越旺的“倒扁”运动,陈水扁9月初到太平洋岛国避风头。这次陈水扁首次搭乘有台湾“空军一号”之称的专机,出访海外“邦交国”,以“确保飞行安全和‘国家’尊严”。对陈水扁政府来说,乘坐“空军一号”摆的就是个谱,那么这架所谓的台湾“空军一号”真的像陈水扁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吗?我们不妨来认识一下这架飞机。号称能在机内指挥三军作战据报道,台“空军一号”2000年3月购自美国,花掉4500万美元的“国防机密”预算,是台有史以来最贵的“总统”专机。该机以波音737-800商用客机为主体,最高航速0.82倍音速,最大航…  相似文献   

4.
提及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简直成了其的代名词。直到布什总统在争年5月1日慰问从伊拉克战争返回的官兵时,第一架被命名为“海军一号”的专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飞过,“空军一号”才不再那么惟一。布什总统就是乘坐该专机降落于“林肯”号航空母舰,从而宣布了伊拉克战争主要军事行动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9):58-59
对于美国“空军一号”前飞行员马克·蒂尔曼来说,无论是地狱般的训练还是多年的飞行经验,都不是为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准备的。蒂尔曼说:“我们制订了一切可能的计划,确保总统人身安全,包括遭受核攻击时的紧急行动计划。无论受到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我都清楚地知道如何保证总统的安全,知道转移到什么地方最安全。但这一次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袭击。我们的计划是让他躲藏起来以确保安全,进而保证政府能够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本刊第55期刊发了《美国“空军一号”: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反映此稿生动有趣,并希望能对美国“空军一号”军事方面的作用作进一步介绍。为满足读者要求,特刊发此稿。 ——编者  相似文献   

7.
从巴格达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开始到20凌晨,美国和英国轮番对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中打击行动。行动结束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分别称美英的军事行动获得了成功,同时他们仍宣称继续“保持警  相似文献   

8.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7):24-25
2014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美军随即开始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附近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阵地。这次军事行动,被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为继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场军事航空史上的重大革命在美国空军之中悄然展开。技术的进步为空军的发展演绎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军方专家们将其称为“无座舱革命”。为了能够使这一概念成为现实,美国军方研究机构和诺思罗普·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以及波音等一批飞机制造商正在加紧开发步伐,为推出全新的无人驾驶空中武器平台展开角逐。  相似文献   

10.
顾军 《环球军事》2013,(9):20-22
4月22日,特拉维夫,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和以色列国防部长亚阿隆共同宣布,新一轮总额高达100亿美元的美以军售协议的所有细节已经全部敲定。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军总部,哈格尔和亚阿隆共同向记者宣布,总额100亿美元的协议中包括美国将向以色列出售反辐射导弹和尖端战斗机雷达系统、波音KC135空中加油机、V22“鱼鹰”垂直起降运输机等各类军事设备。哈格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军售协议的达成是美以加强防务关系的重要一步,将确保以色列在未来数十年内的空中优势。  相似文献   

11.
预警机是高悬在空中的“眼睛”,是有效的“力量倍增器”。长期以来,印空军一直渴望得到高性能的空中预警机,经过各方奔走努力,目前已有了初步结果。现在我们先“预览”一下印空军即将装备的几种预警机。  相似文献   

12.
牟珊  耿桂珍 《环球军事》2014,(12):13-15
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奥巴马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太平洋总统”。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汤姆·多尼隆在评论美国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时指出,  相似文献   

13.
6月30日,台湾媒体披露了一条颇为引人瞩目的军事消息:为了提升战力和统一指挥,台军决定将现分属三个单位的空中侦察照相、电子战和空中预警机部队进行统台,重建两岸紧张对峙时期有“空中谍影”之称的台空军第6大队,同时抛出极机密的“玄机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空中谍影”将于2003年夏季重新出现在台湾海峡上空。 雄心勃勃,组建特种战司令部不成改为重建第6大队 重建“空中谍影”,不过是台“空军总部”勃勃雄心受到打击后退一步的方案而已。按台湾空军原来的设想,它要恢复的不只是重建第6大队,而是要把第6大队编制扩大为  相似文献   

14.
谭顺谋  于洋 《环球军事》2011,(12):50-51
美国F-35“闪电II”战斗机汇聚了数不清的众多高新技术,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但鲜为人知的是,为这些高新技术和设备提供测试的空中平台却是一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波音737-300型普通客机。这架经过改装的客机,作为F-35战斗机的空中试验平台,常年搭载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对即将装备战斗机的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航空电子系统设备进行研发和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15.
6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准备登上“空军一号”开始欧洲之行之前,突然宣布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因“个人原因”向他辞去局长一职,将于下个月11日正式离开中情局。(特尼特于1997年7月11日被总统克林顿提名为中情局局长,今年7月11日是他担任局长7周年纪念日。)特尼特说他辞职的原因是,想花更多的时间和妻子还有十几岁的儿子待在一起。副局长约翰·麦克莱林(John McLaughlin)将暂时领导中情局的工作,直到新的继任者上任。任职时间第二长的中情局局长 布什总统对记者说:“特尼特离开中情  相似文献   

16.
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由于其臂章上有一个正在嚎叫的鹰头,被称为“鹰师”或“嚎叫的鹰”。它主要依靠直升机实施空中突击,速度快,火力强,作战能力全面,是美军进行快速部署和实施应急作战的重要力量,被誉为陆军“全能师”。“雏鹰”离巢第101空中突击师的历...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们在研究打坦克和打武装直升机的各种手段时,有的同志介绍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式地雷,可以插上“翅膀”,腾空而起,能钻进坦克“天灵盖”,击中空中直升机。究竞有没有这种神奇的“天雷”?地雷地雷,顾名思义是埋在地下的,它是怎么上天称雄的呢? 河南读者 王宏斌 地雷能够上天,在空中组成对付敌机的空中雷场,居高临下,专打坦克“天灵盖”,巧击空中直升机,这是神话吗?这不是神话,而是高科技成功应用于地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闪击战。不断获得成功,有很多武器成为德国。闪击战”的功臣,其中空中给盟军印象最深的要属被称为。空中炮兵。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可以说德国。闪击战”的胜利离不开。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19.
文锋 《环球军事》2009,(11):19-21
5月19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在议会说,斯政府军已在打击“泰米尔伊拉姆解放猛虎”组织(简称“猛虎”组织)的军事行动中取得最后胜利,猛虎组织被完全击败,政府军收复了该组织所占据的“每寸土地”。  相似文献   

20.
目标:空中王者;雅号:“空中猎手”。他们的“角斗场”,是变幻莫测的天空;他们的“利剑”,是风驰电掣的战鹰;他们用自信而精湛的飞翔,砥砺高超的御敌“剑法”,铸就祖国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走近成空航空兵某团3名同样有着大学本科学历、同样参加多次重大实战对抗任务、同样有着1500小时以上飞行经历、同样拥有一级以上飞行等级的35岁以下的年轻飞行员,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职业狂热的爱和激昂的战斗精神,感受到了“学子风度与勇士气质”完美结合的新时代中国空军飞行员的风采。他们是——云尖上绞斗的“空中猎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