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在我还是一名班长的时候,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把自己的脏衣服换了下来,正准备拿到水房浆洗,在水房的门口碰到了连队的饲养员史小波。他是河南籍战士,入伍前,由于父亲离异,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新兵下连后,当连长找到他问他有什么打算时,他说:“连长,我这种人也干不了什么,我就到连队养猪去吧!”史小波走到我的面前说:“班长,我给你洗吧!”我很自然地就把衣服给了他。当我转身往回走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小宋与小刘是从同一个地方入伍到连队的,可两人在连队的表现却大不一样。小宋为人忠诚老实,领导交待的事从不打折扣;相反小刘则对自身要求很松,经常在领导面前讲假话。长期以来在领导的眼里小宋是个“乖兵”,而小刘是个“赖兵”。作为连队指导员的我,经常教育战士要像小宋一样为人诚实、工作踏实,对小刘则是批评多于表扬。可令我想不到的是,像小宋这样的“乖兵”也会骗我,而小刘则说了实话。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小宋向我请假说是到某单位去学电脑。既然是学习,我这个连队领导当然支持他,并叮嘱他熄灯前归队。熄灯后我去查铺,发现…  相似文献   

3.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发生这么一件事,感触很深,也使我悟出了一些工作方法。江苏籍战士小王,其父亲是大公司总经理。因家境富裕,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父亲“望子成龙”,把小王送到了部队。入伍后,小王仍习惯不改,抽的是名烟,用的名牌,腰挂BP机,手拿全球通,俨然一副“大款”的模样。战士们甚是羡慕,而且一部分战士经常跟他在一起混,给连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连队多次做他的工作,但他仍无悔改之意。一时间,他成了连队最挠头的“问题兵”。一次,课间休息,他用手机给女朋友打电话,又是亲又是爱的。连长一气之下便没收了他…  相似文献   

4.
“入伍快一年了,不知为什么,面对连队干部、甚至老兵班长的问话,我总是感觉紧张,有时连话都说不清楚。说实话,我心里感觉有些害怕,也不知道怕什么。我感觉自己有时好像在无意识地躲着连队干部,也不敢主动担当任务。”一位战士谈到自己的烦恼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闭门羹”     
“闭门羹”程伯福,江一顺一无,某部退伍战士袁某背看背包突然又回到了老连队。刚跨进连部的门,就上前紧紧握住指导员的手说:“指导员,我真浑……”话还未说完,就失声哭了起来。1990年底,袁某从湖北天门市入伍到某团五连。入伍后,他训练刻苦,工作勤勤恳恳,第...  相似文献   

6.
莫搞内部消化怀信某部一名战士,入伍前有过小拿小摸劣迹,入伍后仍手脚不干净,连队干部出于对该战士的“关心”,只是“内部消化”了一下。后来,这个战士发展到偷连队面粉卖给老百姓,受到严肃处理。出了问题搞内部“消化”的现象,应引起各级的重视,这是治军不严的一...  相似文献   

7.
做 好战士父母来队的接待 ,是连队干部的重要工作。战士父母来队 ,或是因为出差顺路 ,或是专程探望 ,多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在部队中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连队干部要热情接待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如实向他们介绍战士在部队中的各种情况。在接待来队的战士父母时 ,要切记“五忌” :一忌 :接待时笑脸迎富 ,冷眼看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个战士家庭状况的差异 ,有的战士家庭富裕一些 ,有的家庭则相对贫困一些 ;有的战士父母身居高位 ,有一定的权势 ,而有的战士父母则可能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连队干部在接待时应该一碗…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基层采访时碰到这样一件事 ,战士小李因父母生病但顾于工作而不能回家探望 ,思想上便产生了包袱 ,整日忧忧郁郁 ,连队干部在做小李思想工作时便将他定为“思想忧郁型”。后来 ,在一次劳动中小李因口角与别人发生了争执 ,回来后独自生起了闷气 ,连队干部以为“旧病复发” ,便按照“型号”做工作 ,结果适得其反。类似这种现象的事情还有很多 :如把某战士定为“上进型”、“冲动型”、“犹豫型”、“疾病型”等等。不难发现 ,基层干部之所以要给战士“定型” ,是为了方便日后思想工作的开展 ,但这种方法看似因人而异 ,其实不过是带着尺码…  相似文献   

9.
某场站警卫连新战士王锦锋,小名叫小旦。入伍后,战友们根据谐音都叫他“王小胆”。说他胆小,他还真“胆小”,路上看到个士官,马上让到路边,来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友小赵请他到小店去“干一杯”,他不敢,说怕挨批评;外出时战友请他去“聊天”,他也不敢去,说怕受处分,最后气得战友直骂他不是男子汉。  相似文献   

10.
“经我厂测定,你设计组装的电视机,性能稳定,符合轻工部颁布的标准。”驻地某市电视机厂的一张大红技术鉴定书摊在战士梅斌的面前。终于成功了!梅斌高兴得跳了起来。梅斌入伍后,参加了连队开办的“无线电学习班”。一天他到一个分散点去会老乡,看到分散点由于人少,上级没有配发电视机,便萌发了自己设计组装电视机的念头。从那时起,他把每月节省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林浩 《政工学刊》2002,(10):56-57
故事梗概 :2 0 0 0年 9月 ,济南军区某炮兵团五连担负一项紧急任务 ,驾驶员出身的团后勤处战士邹广立被临时抽调到五连。刚开始时 ,张驰有度的连队生活 ,让小邹喘不过气。后来 ,小邹渐渐被五连纯洁融洽的官兵关系、积极向上的成才环境所吸引。任务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 ,团后勤处有关领导曾先后两次征求邹广立意见 ,想将他调回机关 ,都被他以“在连队我很重要”、“连队是我施展才能的舞台”等为由 ,婉言拒绝。小邹“两次拒调机关”的事儿像一阵风 ,瞬间传遍全团。围绕“邹广立现象” ,这个团的带兵人展开了一场“他为何不愿离开连队”的讨论 …  相似文献   

12.
[案例]四川籍战士刘平,入伍后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表现突出,第二年初就被党支部列为培养对象。在第三季度发展新党员时,支委会认为对他还需作进一步考察。于是发展了与他同年入伍的另一位战士小王。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可小刘不这么看,疑神疑鬼, 认定是战士小王给排长打了“小报告”,排长搞了他的“鬼”。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他悄悄向团里写匿名信状告这个排长,说他收了战士小王的“黑心钱”,帮助一个不符合条件的战士“窃取”了党票。团政治处十分重视,立即派工作组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诬告,并查清了写信人。  相似文献   

13.
某连队战士小于 ,连里派他去帮伙房拉粮。到了粮店后 ,不是站一旁抽烟 ,就是与人闲聊 ,出工不出力。回到连队 ,正遇到指导员搬家 ,他却表现得十分积极 ,不遗余力 ,偌大一张沙发一个人背着就走。前公后私 ,一冷一热 ,判若两人。在当前的基层连队中 ,类似小于这样厚此薄彼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某连队 ,就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连里有公差需要组织战士们去完成 ,本来一天就能干完的话 ,往往是搭上一倍的时间还完成不了 ;而一旦连里某位有“私差”需要帮忙 ,大部分战士都会争先恐后抢着去干 ,工作往往完成得既迅速又漂亮。同样是差事 ,为何一些战…  相似文献   

14.
问:某航空兵机务大队机械员小孙入伍前,他曾随父母做服装生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入伍时,自配了手机、呼机、信用卡和各式高档服装。入伍后,由于不适应环境变化,不习惯部队紧张的生活,再加上自理能力差,他与周围战友相处不好,心理压力很大,工作经常出差错、闹笑话、挨批评。于是,他就经常装病,无故缺勤,最后发展到打报告想提前退伍。小孙由心理变化引发的问题暴露出来后,连队干部及时进行会诊,分析问题,查找症结,对症下药,使小孙很快从心理障碍的谷底解脱出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入伍一年,小孙就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前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队干部是怎样让小孙转变的呢?  相似文献   

15.
顾华  黄永 《政工学刊》2002,(11):60-60
鲁 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打杂集〉序》 :“阮玲玉算是比较有成绩的明星 ,但‘人言可畏’ ,到底非一口气吃下三瓶安眠药片不可。”由此可见“人言可畏”的习惯势力是可怕的。近日 ,随机关工作组下部队时 ,发现某些单位有这样一种现象 :原先相当好的同志 ,时隔不久就掉队落伍了。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人言可畏”所致。如某连队战士小张受了处分 ,分析小张犯错误的前后 ,小张刚入伍时积极要求进步 ,在单位是一名顶呱呱的好战士 ,曾被评为优秀士兵并留转为士官 ,后来由于周围一些不思进取、爱说风凉话的同志 ,对小张风言风语 ,使他畏缩不前 ,…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1月,组织决定把我从某旅政委调到日喀则军分区任副政委。到日喀则报道的第四天,我就带着工作组到了最边远的边防某团。在这个团二连,一个叫张清甫的四川籍志愿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在连队已经干了13年,即将退伍。刚入伍时,他头发又黑又密.没过两年头发就掉得差不多了。我问他,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现在要退伍了,有什么想法?他说:“没什么想法,组织叫走就走,让留就留。”我又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的愿望是将来长满黑黑的头发。”我想:自己在这里住一个晚上就这么难受,战士们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很多人还落下了无法治愈的高原病,但他们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却显得那样乐观、那样平静。我是一名领导干部,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  相似文献   

17.
遇也入伍集训,新战士步人军营的“第一课”宣告结束。尽快进入建制连队士兵角色,适应老连队精神传统,完成与老连队官兵的融合,这是一个新战士对老连队的适应过程。其间,应把握新战士的心理发展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新战士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8.
法官信箱     
正我是一名指导员,连队里有两名去年入伍的新战士,把抽烟的不良习惯带到了部队,经常在学习室、活动室和宿舍里抽烟,引起了连队其他战士特别是同宿舍战友的反感,战士们找我进行反映,要求在连队禁烟,但我找不到在部队一律不允许吸烟的依据,请问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我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某部士官江某答:目前国家和军队确实没有无条件禁止吸烟的法规。不过国家卫生部于2011年出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边防某团当干事时,就听一位参加过边防巡逻的战士说:“如果下辈子再当兵,我还要选择边防军……”后来组织安排我到连队任职,让我有机会走近热带雨林,亲历边防巡逻。连队有一个“传统”,对新调来的干部都要“特别”关照几天。所以,战士们早把防蚊帽、风油精、地图及轻武器等巡逻物资给我备好了。巡逻队由两名干部和14名战士组成,连长张平带队。在张连长的指挥下,巡逻队快速登上巡逻车,消失在茫茫原始森林中。40分钟后,车行至南欠河畔。南欠河的美丽超出了我的想象。远远看去,宽阔而平缓的河面烟波浩渺。偶尔飞来的几只小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幅出自退伍战士陈翔之手的巨幅长卷拳书,被收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浙江省庆元县退伍战士陈翔自幼喜爱书法艺术,入伍后利用训练间隙,用拳头代笔在一堆沙子上刻苦练习,练就了一手独到的好拳书。1995年底退伍回到农村后,从1996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