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武鹏)2006年11月9日,全国信息技术“军技民用”高科技型企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信息产业部成立8年以来首次召开的关于信息技术“军技民用”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速信息产业“军技民用”的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等领导为会议发来贺信。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发表了重要讲话。10位两院院士、20位将军、以及全国各地250家民营企业,400多人出席了会议。李铁映的贺信说: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民技军用”一般是指国防军工系统或军队系统将民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用于建设国防武器装备体系。笔者认为,广义的“民技军用”还应包括军队装备部门准许民口企业通过招标认证直接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即“民转军”。虽然,我国现行的国防科研生产法规还没有提及民口企业能否承担军品任务问题,但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民技军用”对国防科技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转军”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装备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因此,装备发展的大环境需要我们对“民技军用”有一个更为广义的认识,对能…  相似文献   

3.
王保存 《国防》2005,(1):70-72
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非常时段,“民技军用”的作用正显著上升到事关国防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成败的战略地位。一、推进“民技军用”的基本动因“民技军用”是一种“双赢”战略,对军地双方和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加速推行国防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实行“民技军用”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行“民技军用”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民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两用性和先进性,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进而尽快建成信息化军队。具体地说,各国重视“民技…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民技军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军事技术的一大趋势。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70%~80%来自民用信息技术,只有20%~30%来自军用信息技术。我国民用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一  相似文献   

5.
“民技军用”是指将民用技术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时期,“民技军用”的作用显著上升。本文归纳和剖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做法、动因和保障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民技军用”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6.
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必须加快“民技军用”步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军民一体化国防工业体系;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扩大民品特别是现成民品的采购;改革军用标准体系,提倡采用民用规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推行“民技军用”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四点:更新传统观念,改革军工体制机制,对相关民营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建立军民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已于6月15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面向社会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少数非公有制企业可于年底正式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这是我国推动“民技军用”开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实施办法》的实施将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逐步建立我国武器装备建设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军品市场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所谓“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  相似文献   

8.
民技军用是大势所趋,其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势差、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是民技军用的客观基础;第二,军事领域的经济与技术需要是民技军用的重要牵引;第三,民用领域技术拥有方的效益追求是民技军用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我国军民结合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城,国防基础科研第一个“民技军用”试点项目进展情况的实地考察,对于军民结合的政策研究得到很多启示。一、充分认识“民技军用”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我国的军民结合事业,经历了建国初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20多年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的初期。第一个阶段,按毛泽东同志和中央的要求,在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  相似文献   

10.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 推进民技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民技军用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军工单位、民用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必须要突破现有状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民技军用的创  相似文献   

11.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民技军用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军工单位,民用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必须要突破现有状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民技军用的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协调发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军民结合”与“民技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大国特别是各军事强国中,俄罗斯在武器装备和其他军品开发与生产方面,实行“军民结合”、“民技军用”战略起步较晚,进展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俄罗斯从前苏联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全部由国营军工企业组成的国防工业体系,船大难调头;二是它的国防科技人才数量多、水平高,所掌握的军事技术先进,而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尽管如此,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的推动下,俄罗斯仍然启动了“军民结合”与“民技军用”战略。  相似文献   

13.
民技军用是建设高科技创新型现代化国防的战略措施,也是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紧研究推进民技军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在民技转军用的过程中,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建立民技军用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军民通用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建设中“民技军用”的壁垒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贯彻"民技军用"是消除壁垒与重建秩序的辩证统一。"民技军用"内在的技术动力和成本动力并不能有效破解来自利益集团垄断、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壁垒的限制,因此必须从国家行为、沟通机制、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政策等方面消除阻碍因素,努力增进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为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美国实施了“民技军用”战略,率先建设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成为具有超级实力的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7.
电子工业部于87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军用初级加固CJG2220三十二位计算机系统和军用加固MO572十六位微机系统(含军用加固汉字字符显示终端、军用加固温盘子系统、军用加固软盘子系统,军用加固打印机四种半加固外设)部级技术鉴定会。参加这次军用加固计算机系统技术鉴定会的有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总参二部、三部、四部、总参通讯兵部、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电子所、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总参装甲兵部技装处、三十八军司令部科研处、中船总709所、石油物探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外军"民技军用"促进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背景资料]1959年4月,全国民兵炮兵现场会在山东烟台崆峒岛召开,崆峒岛民兵连射击成绩优秀.受到现场会嘉奖。1963年崆峒岛民兵连与岛上驻军联合进行第一次军事演习,苏联军事专家称赞崆峒岛民兵炮手打得好11964年,崆峒岛民兵连涌现出“三代民兵”、“夫妻炮手”、“姊妹炮手”、“少年民兵班”等优秀典型,“三代民兵”吕其喜、吕志玉、吕永顺,“夫妻炮手”吕志金、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3,(5):35-37
为贯彻落实“寓军于民”的方针和建立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的重要指示,以及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民口军品科研生产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感到有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政策、管理等方面尽快加以解决。山东省民口军品科研生产单位发展概况和特点 2002年山东省民口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5%,利税同比增长212%。民口单位对承担军用产品研制积极性高涨,势头强劲。这是对“寓军于民”方针和建立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重要指示的积极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