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解敌军宣传品,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重要原则在政治攻势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国内战争时期的传统方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志愿军入朝后,寻找各种机会,把宣传品作为开展瓦解敌军工作和进行国际宣传的重要基点,对敌方思想动态和情绪反应做了扎实有效的深入研究,并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品对“联合国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瓦解工作,赢得国际舆论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中,我军在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官兵聪明才智,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以“小米加步枪”战胜了430万拥有大量现代化装备的国民党军。这场战争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强有力的政治攻势大规模地瓦解敌军。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野战军注重结合当时战略形势、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广泛开展形势教育、立功运动、团结群众、新式整军和瓦解敌军等形式多样的政治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陕北战场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4.
瓦解敌军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逐步形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日益成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瓦解敌军工作这一光荣传统,有力地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并积累了许多现代战争条件下开展敌军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抗战中瓦解敌军的工作,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其主要经验和启示是:客观分析作战对象特点,确定瓦解敌军工作的新方针;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加强瓦解敌军工作的统一领导;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实行优待俘虏政策,增强瓦解敌军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进行战略决战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敌军154万余人,为彻底摧毁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奠定了基础。在三大战役中,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现将其特点和基本方面作一概要介绍。保证作战方针的落实为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能够正确理解和坚决执行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7.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刘邓、陈谢、陈粟三支大军挺进中原,摆成“品”字阵势,展开战略进攻。与此同时,陕北解放军出杨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军北上,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的敌军引向海边,构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内线其他战场的解放军也逐渐转入进攻。各战场解放军的内线和外线的攻势作战,组成了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敌我双方攻防态势,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创举,它在进攻的时机、方向、样式和依托等方面,均有独特…  相似文献   

8.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南线战场具有决战性质的关键一战,创解放战争一役歼敌新纪录,促成了"集兵"战略方针的最终确定,一举夺得南线战场主动权,首次取得战争新阶段克敌制胜的宝贵经验,为战略决战创造了必要的"思想解放"和战术手段等前提条件,是解放战争由战略进攻阶段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转折点,是淮海战役的预演,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进程。  相似文献   

9.
瓦解敌军工作,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战胜和打击国民党军的重要手段。淮海战役中我军运用这一手段,取得了重大成果,起到了震撼敌军、打乱其部署、加速淮海战役胜利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历来主张用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法战胜国民党军。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内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创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以便在战争结束时,迅速建设新中国,以政治争取解决国民党军,成为我军战胜国民党军经常采用的重要战法。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这是我国古代‘上兵伐谋”思想的具体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史军史界对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起止时间的划分分歧较大。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把三大战役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作为战略决战的起止时间;二是从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开始,至三大战役结束;三是从1947年6月底鲁西南战役开始,至渡江战役结束;四是从广义上就战略来讲,全战争阶段均属决战。在这几种意见中,以三大战役的  相似文献   

11.
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共中央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对解放战争乃至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请示报告制度产生的原因、建立经过及其意义作一探讨。 一   所谓请示报告制度,即各中央局、分局书记和军队兵团以上单位的首长,分别定期向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报告其全面情况,以及地方县委和军队团以上单位定期向上级作请示报告的制度。这一制度是从 1948年 1月开始着手建立的。这时全国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已为期不远。战争形势的…  相似文献   

12.
瓦解敌军工作,作为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历次武装斗争中,都显示出了巨大威力。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所面临的敌情有了重大变化,面对以美军为首的由十五个仆从国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瓦解敌军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根据新的作战对象、作战环境,从战争全局认识瓦解敌军工作的意义,逐步建立适合战争需要的敌军工作机构,制定正确的对敌工作方针、政策,在战争实践中积极探索瓦解敌军的有效方法,把我军传统的作法与新的情况结合起来,把瓦解敌军工作与外交斗争结合起来,不仅有效地涣散了敌军士气,削弱了敌军战斗力,而且使我国政府和我军在政治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粟裕最感紧张的三次战役指挥●朱楹解放战争中,粟裕运筹帷幄,精心策划,常常一连数日、十数日彻夜不眠,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但是,在众多战役中,粟裕最感紧张的有3次,这就是战争初期的宿北战役,转入战略反攻后的豫东战役,决战阶段的淮海战役。这3次战役的共同...  相似文献   

15.
信 息战中的心理战应由何职能部门承担 ?这是深化信息战研究中一个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 ,我军传统的瓦解敌军工作 ,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战。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军政治工作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 ,确立信息心理战在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大力开展以瓦解敌军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心理战的研究与实践 ,尽快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心理战体系 ,切实强化政治工作的对敌斗争职能。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对敌斗争的重要职能 ,而信息心理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瓦解敌军的科学手段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以瓦…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总是以军事经济作为制定战略方针的重要依据;把军事经济作为选择战场、确定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方向的重要依据;将军事经济作为决定作战形式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略方针进行分析,对上述观点作了较为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是一部系统反映全国解放战争史的大型史著,是一部高品位学术力作。这部书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它的完整性。全书共250万字,按照全国解放战争过渡、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五个阶段的划分,分编为五卷。本书对全国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与建军,作了全方位的记述;对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等诸方面的问题,都作了篇幅适度的阐述。在我军作战方面,从战略指导、各战场战局演变,到具体的战役战斗,本书都在以…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基于对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及其反革命战争背离人心的认识,战争开始就提出对国民党军队积极进行分化瓦解的工作。其方法是:一方面进行公开而广大的政治宣传和政治攻势,以瓦解国民党军队的意志;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从国民党军队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站到人民方面来。在战争的第一、二年内,争取了国民党军队4万5千余人起义。  相似文献   

19.
开国上将刘亚楼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央苏区,他作为团政治委员指挥所部参加了5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他作为前卫师的政治委员指挥红2师斩关夺隘,浴血苦战,为长征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指挥东北各次攻势作战和辽沈决战;平津战役时,他担任天津战役前线总指挥,精心谋划,果断指挥,29小时攻克天津,为和平解放北平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平汉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在平汉铁路中段地区与国民党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邓制定了"政治仗"、"军事仗"双管齐下的战役指导方针,通过争取高树勋部阵前起义,促使平汉战役迅速取胜.这一役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敌军的"政治仗",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由此役引发的分化瓦解敌军的"高树勋运动",在尔后人民解放战争敌我双方力量的相互推移变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