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创立同时开始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但面临着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党中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城市中心论”,许多领导者主张举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然而,毛泽东却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在1927年7月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农民自卫军应当上山,以便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他强调:“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这是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在同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9  相似文献   

2.
1947年6月,胡宗南派刘戡率4个旅的兵力扑向我党中央临时所在地王家湾。毛泽东率领中央纵队离开王家湾后来到一座山下,决定上山。任弼时向部队下达了上山的命令后,对身边的王参谋说:“让后面的部队把上山的痕迹擦掉!”毛泽东闻声回过头来说:“不要怕,我们就在这里竖块牌子,写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华 《军事历史》2008,5(2):29-34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即“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毛泽东选集》第5卷,3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中最富生命力的部分。考察和回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  相似文献   

4.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肯定并吸收了孙武“知战”思想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创新性地发展了《孙子兵法》“知战”思想。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变。从此,毛泽东开始参加和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工作。7月4日在举行的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上山”以保存革命武力,应付反革命事变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来源于中自人民的革命战争实践,又指引革命战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坚持武装斗争的旗帜,从此开始了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建立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实践,为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形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的军事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荣臻对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他关于建设农村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创见,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聂荣臻于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树立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大革命时期,从“中山舰”事件中认清蒋介石的反革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前线指挥员,通过战略指导与组织指挥许多重要战役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事实表明,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丰富、发展与胜利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同国内外敌人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但作为一个科学的用语,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在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一语被正式肯定和使用;而“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科学用语尚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引兵井冈是依据时势变化、不断探索演进、实施军事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引兵井冈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义的严重受挫。从沈家大屋会议——安源军事会议——文家市退兵——莲花决策——古城会议——大苍会见——茅坪安家——水口回师——进驻茨坪,这是一段风云激荡、充满变数、在实践中探寻而渐进的过程。但“过程论”中有突破,有质的飞跃,从引兵井冈的角度考察,“莲花决策”就是一大突破,一大飞跃。只有“莲花决策”,才能转兵上山;只有转兵上山,才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17日至21日,由全国毛泽东军事思想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军  相似文献   

11.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研制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系统”于1996年11月22日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等11名军内外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军委办公厅、总参、总政、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军区及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单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系统”汲取了全文检索技术的优点,编制了较为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内容的三级框架,标引了5000余段的专题,实现了特有的专题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歼灭战思想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把歼灭战作为我军最基本的作战原则,这是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创造。正如美国战略研究家柯林斯所说:“赤色中国主张的‘歼灭战’,在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作战原则中是没有的。”从军事历史的角度,探讨毛泽东歼灭战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战争不但以经济力量为基础,而且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毛泽东在领导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根本特点,就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以及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革命道路的基本路线。这是产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戎马生涯几十年,其在军事理论上的卓越建树,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不仅如此,他在研究、宣传毛泽东军事思想方面,亦是功劳卓著,成就非凡,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一、比较早的明确使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毛泽东军事思想’物概念的提出,经过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早在党的七大之前,作为全面概括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已于1943年由王稼祥提出①,并为党内许多同志所接受。1945年4月6日举行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国防威慑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建国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运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关于凭借国力慑眼敌人、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指导国防斗争问题上的新发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吸取中国古代“必以全争于天下”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深刻分析建国后世界战略环境的特点和发展,结合我国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实际,在制止战争,维…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经说过:“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毛泽东选集》第188页)后来党史界和军事界有不少同志一直沿用这个说法,认为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已经形成了(有的说“全部形成了”;有的说“基本形成了”;还有的说“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因为红军的作战原则不等于也不能完全包括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同时,也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在三次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 ,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在新旧世纪之交 ,在新世纪来临之后 ,这个课题的研究出现了重大的突破 :研究重点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转变 ,研究维度由条块结构向层次结构转变 ;理论指导研究由着重“打赢”向“打赢”和“遏制”的双重功能转变 ,为深化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在海上维护并实现我国民族利益的防卫作战中,海军将担负起军委赋予的艰巨作战的使命任务。深入领会和全面理解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海军建设的思想,对于海军的作战和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建设强大 的“使敌人怕”的海军思想   毛泽东关于建设强大的“使敌人怕”的海军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同中国海军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为防御敌人海上侵略、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和统一全部国土而形成的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进行军事运筹,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运筹意即筹划,制定战略策略。毛泽东指导战争,多用“筹划”一词。1958年7月27日,他在关于不打金门问题给彭德怀、黄克诚的信中提出:“以上种种,是不是算得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我战则克,较有把握呢?”这就说明,毛泽东军事运筹思想在战争中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这样几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把握官兵的思想情况,是做好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而要把握官兵的思想实际,应做到“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