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新生 《国防》2005,(5):49-51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防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在迈向 21 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高度关注中华民族跨世纪海洋战略意识的确立,曾多次强调指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因此,当前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江泽民的海防建设思想,是加强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树立国家海防战略意识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根 据 国 家 积 极 防 御 的 军 事 战 略 方 针 ,提 出 跨 世纪海 防 战 略 新中…  相似文献   

2.
开发新水雷     
宋元 《当代海军》2001,(9):32-32
在未来作战中,台湾一方面可能受到布雷封锁,另外它又可通过布雷进行抗登陆作战防御,所以,台湾军界十分重视水雷战兵力的建设和水雷战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饮食装备维修是为保持和恢复饮食装备固有可靠性能而进行的保养和修理工作,其平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装备的良好技术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战时可以修复战损饮食装备,保证饮食保障的持续进行。随着新一代饮食装备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七月的隨想     
提起七月,同「军」字打交道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当年在「卢沟晓月」碑亭前所发生的事件,想起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太多的耻辱——南京的屠杀、武汉的陷落、长沙的大火......时过境迁,许多往事已为人们所淡忘,这不难理解。不过,有些东西是不该忘记的,因为即使在今天,它们也绝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那个年代,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对比国军的劣势装备,「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一类舆论曾经一度时兴,只搅得日月无光、人心痪散,就是一例。发表这类宏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一些关心国事的文化人。对于他们,不可一言以蔽之曰「无知妄  相似文献   

5.
军事运筹学在装备勤务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军事革命的挑战和机遇 ,军事运筹学在装备勤务中的作用重大。1 装备物资消耗和战损预测装备物资消耗和装备战损是战时装备勤务的前提。只有对装备物资消耗进行科学的预测 ,才能对物资供应进行周密计划。只有对装备战损进行科学的预测 ,才能对战场抢救和修理做出恰当安排。正确的决策是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之上的。装备物资消耗和装备战损的预测既包括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物资消耗和战损情况总体发展趋势的预测 ,也包括各种作战样式、各作战样式各战斗阶段中各种类型物资与装备消耗、战损情况的预测 ,军事运筹学都能提供极有参考…  相似文献   

6.
兰彻斯特方程的装备战损量预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战损量的预计是未来战争装备保障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的一个难点问题.从装备战损量预计的目的出发,分析了影响装备战损的因素;综合分析目前预计装备战损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指数多元兰彻斯特方程的装备战损量的预计模型和模型中毁伤能力系数的确定方法;点明了预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该方法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装备战损量模拟计算的一项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国三大实验室正在开发新型装备,以克服类似于沙漠风暴行动中伊军在科威特所使用的防登陆水雷和雷场,为在浅水岸滩上作战的两栖部队提供一个较安全、无水雷的作战环境。  相似文献   

8.
多管火箭作为炮兵装备序列中的有效武器,在覆盖范围及单位火力密度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炮兵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扩大打击范围,增加精度和命中率以及能够实施“近实时”还击。本世纪初,国外装备的火箭炮将是一种用高新技术改进的产品与新一代产品共存及轻、中、重3种系统共存的局面。 一、减少品种和型号 陆军炮兵是当前众多国家陆军精简整编的重点之一,其武器也正  相似文献   

9.
周义 《国防科技》2002,(8):53-56
台军认为,“现代战争无不依赖电磁波。武器装备越先进,对电子战需求越迫切。电子战必将主宰未来战场。任何军事行动。只有灵活运用电子技术,实施有效的电子战,才能达成察觉敌人之意图,反制敌人之行动,确保本军及友军之安全,进而瘫痪敌人之火力与指通力,以迅速获得彻底之胜利。”因此,台军一直高度重视电子战技术、装备和作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咸丰、同治之交的浙江包村,曾经发生一场持续半年多的惨烈之战。乡农包立身率领数千东安义军抵抗太平军5王、10余万人,太平军六次征伐,终将包村攻破。包村老少靡有孑遗,约有数万人丧生。包立身及其"义军"别具中华帝国崩溃时期地方精英阶层的某些特性。包村之战还是近代中国军事史上一场战争技艺的强力交锋,主要表现在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可以透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探寻太平天国的兴亡轨迹。  相似文献   

11.
“无防不安”几乎成了湖北崇阳县家喻户晓的口头禅,这观念也牢固树立在县党政领导一班人头脑里。 走进崇阳县人武部院内,一栋银灰色的钢筋水泥结构并配有现代防盗报警设备的新型民兵装备仓库拔地而起。原来,这个人武部的军械装备仓库和弹药库均是50年代初修建的。由于长年失修,使得墙壁脱落,地板松动,房顶破漏,给民兵武器装备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990年初,县委书记饶鹏在人武部开议军会,得知这一情况后,严肃地对在场的人说:  相似文献   

12.
陆凡  谢晴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3):100-104,107
针对装备战损量预计这一未来作战装备保障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运用兰彻斯特方程探讨解决途径。从分析影响装备战损的因素出发,综合讨论目前预计装备战损量的方法,提出基于指数多元兰彻斯特方程的装备战损量预计模型和模型中毁伤能力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到了装备战损量的兰彻斯特方程预计方法,并举例验证。该方法将经验计算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用较简单的确定性解析方程描述所考虑因素对装备战损量的客观约束关系,较好地满足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装备战损量预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是低空/超低空的优势作战力量,伴随战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战场威胁的不断升级,对直升机的作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简要描述了俄乌军事冲突中俄空天军直升机建设运用情况,概括了直升机战损情况,分析了直升机战损原因,在探究直升机能力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直升机装备建设发展的措施建议,对直升机适应未来战场环境和战斗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德福 《国防》2002,(3):13-14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祖国宝岛台湾仅一水之隔,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和责任,发挥着 十分重要的作 用。 多年来,具 有“双拥”和参 战支前光荣传统的福建人民,继承和发扬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全力支持部队官兵爱军习武,强边固防。各级政府加大海防建设的支持力度,依据新时期军事战  相似文献   

15.
海上救生愈及时,遇难人员生还机会就愈大。在未来海战中,高新武器的大量使用,海上伤员发生量大,救治要求高,且作战区域广,海情海况复杂,战时必须具备较高的海上救护技术与装备,对减少落水人员和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保持和恢复部队战X力、提高土气具有重要作用。刚刚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由我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海上救护装备,士要有搜寻装备、捞救装备、救治装备三部分组成,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搜  相似文献   

16.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13):41-43
随着水下无人作战平台、蛙人输送器等特战装备的不断发展,蛙人部队成为近海港口水域渗透、侦察、破坏的主角,其采用水下与水面作战,远程和近程相结合的模式,除了能潜入敌方海军基地进行破坏活动外,蛙人还能够对停靠在军港内的军舰实施攻击和破坏,对海军的舰艇、军用港口、码头和军事设施等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1950年春夏之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 15兵团指挥第 40、第 43军等部,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横渡琼州海峡,突破国民党军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立体防线,胜利解放海南岛。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以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岛屿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依靠单一的陆军,主要以木帆船和少量机帆船为航渡工具,其现代化程度远不及两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著名的渡海登陆战役,与发生在同一年的仁川登陆战役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从而赢得…  相似文献   

18.
未来战争将是知识化军人运用智能武器装备和网络化指挥控制手段进行的信息化战争,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智者”(指知识化军人和智能武器装备)们所进行的“智能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的关键因素。那么,何为“智能战”呢?从广义上来说,它既包括在有形空间的对抗,又包括在无形空间的较量;既有人的思维、智力的斗  相似文献   

19.
习主席关于“中国梦”和强军目标的重大战略思想,揭示了建设强大军队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新一代党的领袖治国建军方略,展示了党中央统筹推进富国强军战略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推动省军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习主席战略思想,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锻造战时当“尖刀”的胜战本领,依法从严治党治军,凝心聚力全面抓好各项建设,奋力谱写强军兴武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20.
二战初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军队曾经横行一时,横扫一片,惟独意大利法西斯的军队屡屡受挫,没有取得过一次巨大而又巩固的胜利。首战法国,占有绝对优势的意军竟然没能使法军后退一步;再侵希腊,却被打得丢盔卸甲,不久就被迫转入防御;抢占北非,除了克伦之战打得还算顽强,意军几乎每战必败。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北非意军总司令巴尔博元帅的座机竟被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东非战役中意军精锐部队的一个营竟然向一个英军士兵投降,成为了二战史上的奇闻和笑谈。那么,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