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鸿渐  刘威 《军事文摘》2024,(5):69-73
<正>尽管滑铁卢战役通常被视为拿破仑帝国的终结时刻,但在那前一年发生在莱比锡附近的大规模会战,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法国的失败命运。反法联军兵分三路1813年9月6日,在柏林西南60千米的登纽威茨,两支军队发生了交战,其中一路是由内伊元帅率领的法军,与之对阵的则是普鲁士-瑞典联军。结果,内伊掉进了陷阱,法军损失了2.4万人和50门大炮。内伊在给他的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信中写道:“将军和军官的意志被粉碎了,我们的外国盟军则一有机会就逃跑。”拿破仑依然显得镇定自若,但私下里对内伊的无能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2.
马伦哥会战,足拿破仑在1800年第二次意大利作战时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法军于此战大败奥地利军队,同时也粉碎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拿破仑可谓煞费苦心,在其一手策划下,法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真假预备军团的好戏,从而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  相似文献   

3.
称雄一时的拿破仑,以战争手段几乎踏平了整个欧洲,但在1812年征讨俄国的战争中,60万大军生还的不足3万人,拿破仑的这个克星就是俄国著名军事家库图佐夫。 年少有为,平步青云 1745年9月5日,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生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拉里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时尚之都巴黎,隔着战神广场,与艾菲尔铁塔相望的一排古老而宏大的建筑便是迄今见证了法国256年沧桑变化的法国“军校”(“军校”在巴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军事教学单位。“军校”是对这所军校的特指)。它始建于1751年,比艾菲尔铁塔还早138年。在法国军队历史上,“军校”一直被视为法军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必经之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拿破仑一世、福熙元帅、若佛尔元帅、贝当元帅、戴高乐将军都是从这里迈出大门、用刀枪篆刻法国历史的。1993年9月1日,法军总参谋部将军种高级战争学院、高级宪兵学院和高级军种联合教育学院与这所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军校”合并成一所直属于法军总参谋部的新军校,这就是现今的法国三军防务学院(简称CID)。  相似文献   

6.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50万大军渡过维斯拉河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和奋战,部队大量减员,于9月15日进占莫斯科。但迎接法军的是一座空城、饥饿和即将到来的严寒,从而使其无法在俄国久留。10月19日,拿破仑率余部11万  相似文献   

8.
1805年12月2日,法皇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同俄奥联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会战。法军奋战五个小时,即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恩格斯在评价这一军事历史事件时说:“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9.
18 0 7年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入侵葡萄牙 ,点燃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战火。虽然 ,法国曾一度占领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国土 ,并在马德里建立了以拿破仑兄长约瑟夫·拿破仑为国王的西班牙傀儡政府。但是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民反侵略的号角声中 ,拿破仑不仅损失了几十万精锐的法兰西士兵 ,在战争的后期 ,更使得法国的西南边境彻底暴露给了自己的死敌———英国 ,从而面临本土作战的窘境。战争持续了 7年 ,1 81 4年 ,英军将领威灵顿和法军统帅苏尔特在法西边境签订停火协议 ,西班牙半岛战争最终结束。在西班牙史研究的领域中 ,西班牙半…  相似文献   

10.
命定机缘弗雷德里克·威廉·冯·施托本,1730年9月30日生于罗马帝国治下的马德堡(现在德国易北河畔),其父是布莱登堡选帝侯腓德烈一世军队的军官。因此之故,施托本童年时代就随父见识过诸多征战。1746年,年仅17岁的施托本参加普鲁士军队,随即参加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在当时俨然就是世界大战,欧洲各国混战一团,腓德烈二世指挥的普军以寡击众,四面出击,硬生生打出一个强国地位。施托本在经年残酷战争中因功晋升为军官,并被选为腓德烈二世的副官随从,挤身参谋部精英军官之列。  相似文献   

11.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3):60-61
1939年9月7日,也即德军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一周后,法国军队大举攻入德国的西部边境。如此一来,德国的后背被插上了一刀,从战争之初就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法军的进攻是天方夜谭吗?不是。因为法国人在一开始的确就是这样做的。那么德国腹背受敌的局面是痴人说梦吗?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初,欧洲正处在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拿破仑统率的法国资产阶级军队所向披靡,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王朝;同时拿破仑的侵略扩张政策也激起了受害国家人民的反抗。就在这种形势下,普鲁士王国加入第4次反法同盟,向法国宣战,发誓要给拿破仑“这个来自科西嘉岛的穷小子”以严厉的惩罚。1806年10月14日,普鲁士、萨克森联军在耶拿和奥厄  相似文献   

13.
张学成 《环球军事》2014,(3):110-112
拿破仑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统一指挥。然而,利尼之战法军没有取得完胜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其结果恰恰为两天后兵败滑铁卢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1821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时,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即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兰西帝国元帅贝尔纳多特)这样说道: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能,才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马志杰 《国防科技》2005,(10):84-84
时至今日,罐头已成为人们远行旅游或家庭的必备食品。那么你知道吗?最早出现的罐头则是为了战争而发明的。故事还要从十八世界末期的法国说起。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野心勃勃,企图独霸整个欧洲。于是,法军开始了一次次的远征作战。由于远离国土,运送到前方战场上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常常发霉、变质,不能供作战士兵食用,令一向足智多谋的拿破仑大伤脑筋。为了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1795年,拿破仑发布了一道旨在解决食品长期贮存的奖赏令:谁能解决肉类食品长期贮存的问题,谁就可以获得一笔12000法郎的奖金。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  相似文献   

16.
1799年11月10日,拿破仑依靠自己手中的兵权和威望,发动政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在亲自指挥过的50多次战役中大多数是以弱胜强。1805年他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决战时创造的战略奇迹,便是一例。当时拿破仑率领7万法军在乌尔姆取胜之后,便沿多瑙河顺流直下,追击俄奥联军。但当他追到奥尔莫乌茨时,俄国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赶到了。援兵一到,俄奥联军便抢占了奥里谬兹地区阵地。这时联军兵力达到8.7人人。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思忖:现在普鲁士援俄大军也在往这里赶,如不在10万普军到来之前动手,那么打败俄奥联军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于是他决定立刻展开进攻。 面对拿破仑的进攻,随军出征的沙皇亚历山大十分自负,虽然他在军事上一窍不通,但虚荣心很强。他主张立即与法军作  相似文献   

17.
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时,萨贝安上尉在莫斯科撤退中被沙俄军队捕获,收容在萨拉托夫俘虏收容所。继拿破仑之后,法国当政的波旁王朝对于沙俄收容的法国俘虏漠不关心,未作任何努力促使他们回  相似文献   

18.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程广中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表,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曾一度横扫欧洲大部,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略俄国、苏联...  相似文献   

19.
赵兴国 《国防科技》2000,21(2):92-93
就坡骑驴,是指顺佯敌意、巧用谋略假装敌人的意图,把敌人的行动引向极端,使它犯错误。因势而利导,欲擒故纵,然后积极而胜之。国外军事名将拿破仑就曾利用顺佯敌意、投其所好的谋略大败俄奥联军,其运用手段在今天仍十分精彩。 1805年11月,俄奥联军在长距离撤退后,驻留在奥洛穆茨地区。这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军中,与随军撤退的奥皇弗兰茨二世会晤。联军在得到俄国的援军后,从数量上看,较尾随追击的法军占有优势。在俄国沙皇的努力争取下,普鲁士国王派出了使臣,向拿破仑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军于一个月内撤出奥地利…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中、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反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侵略的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参加这次大战的有61个国家,军队达1亿1千万人。战争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