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2005年开始订阅《学刊》,细细算来与《学刊》相识、相恋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十年来,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人,不仅亲眼见证了《学刊》的创新发展,更与《学刊》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真挚感情。《学刊》已经成了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如封底的四句话所说的那样:是政治干部的挚友,是工作实践的助手,是理论研究的园地,是开阔视野的窗口。恰逢《学刊》创刊400期,我想说说这些年我眼中的《学刊》。  相似文献   

2.
《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月刊,可以说,年年有新气象,岁岁有新发展,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比如刚刚过去的2011年,《学刊》与海政干部部联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成立《学刊》编委会等等。作为一名《学刊》的忠实读者和投稿者,对《学刊》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由衷希望《学刊》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想就扩大  相似文献   

3.
政工研究的园地基层干部的挚友海军政治部政研室主任赵洪才斗转星移。《政工学刊》已创办15周年了。作为学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向学刊的领导和全体编辑表示衷心祝贺。15年来,在海军政治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你们辛勤耕耘在这块平凡的园地里,为海军政治工作研究奉献出...  相似文献   

4.
《政工学刊》像一位长者,引导我入门,触类旁通地做好政治工作;亦像一位促膝谈心的兄长,教我做人,促我奋进。闻听《政工学刊》征集读者意见,怀着敬心、爱心,提几条建议:一、要多刊发武警部队文章。武警部队作为人民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尤其是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武警部队都冲锋在前,同灾  相似文献   

5.
在征塞北鄂尔多斯高原上,你可见到一簇簇迎风傲立、挺拔苍青的沙柳。它的根,枝枝杈杈,象一条巨龙的大爪,深深地插在黄土地中;它的枝,坚嫩柔韧,在寒风中不屈地拼搏着。据说,当地百姓最喜爱沙柳,因为它易栽植,耐干旱,防风固沙,生命力强。达拉特旗人武部参谋李兰栓,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助人为乐20年如一日,被人们誉为雷锋式的人武干部。1976年,经新民渠村代会选  相似文献   

6.
昊金 《政工学刊》2011,(8):80-80
读学刊第7期《出人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一文,感触良深。选好用好人才,体现的是一种大智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凭良心、辨真才、出实绩。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海军》报,看到学刊下月的要目;在国家图书馆期刊大厅高高的书架上。看到最新一期的学刊,很高兴。在这个大厅里学刊占有一席,可以看出它的影响。“编读往来”栏目,很好.希望能坚持办下去。近期刊登的几篇,有评价、有建议,作者是很认真的。可见,学刊有个高水平的读者群。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上号召老同志写点回忆。送上几篇,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黔中峰峦起伏的群山深处,某军工厂的干部、职工和家属争相传颂着本厂一位精神文明标兵的动人故事;广播里播送着他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尽职尽责的先进事迹;电视里播放着他八年如一日精心护理和照顾残废妻子的专题片。短时间里,他成了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9.
王群 《政工学刊》2011,(9):80-80
接触《政工学刊》十余年,见证了它的发展,从16开本48页到现在的大开本80页,一路走来,其间蕴含了多少办刊人的辛苦。责任成就事业,学刊编辑人员始终坚持着,努力做出精品。  相似文献   

10.
近来,遇到两件同《政工学刊》有关的事。一件是,收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外崇高论》,收入《学刊》刊发的鄙人文章《守卫英雄》。另一件是,一位归国华侨通过成都军区文工团来电话,说他看到《政工学刊》发表的《百姓认事不认言》一文,称赞了他的祖先,很感动,向笔者和刊物表示感谢。这样的事至少表明,各界人士是重视《政工学刊》的,是好事。  相似文献   

11.
3月23日,农十三师红山农场牧二连哈萨克族职工宝汗·埃恩赛根被评为"第二届感动农十三师人物",这是他继去年荣获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后的又一荣誉。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宝汗·埃恩赛根能获得这些荣誉,是因为他28年如一日忠诚戍边守防的事迹。红山农场的冬草场叫苏海图,其蒙  相似文献   

12.
《政工学刊》的可贵之处衣述强笔者是《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也是借《政工学刊》这个园地成长的一名作者。在《政工学刊》创刊15周年之际,结合多年读刊和投稿、用稿的体会,谈点感想。一、刊风正派,量“质”用稿。一个刊物办得是否有价值,真正能吸引读者,关键是能...  相似文献   

13.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李放鸣,周斌今年,86047部队订阅《政工学刊》70册,发给连队指导员人手一册。他们用《学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学刊》、用《学刊》已蔚成风气,《政工学刊》成为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基层政工干部普遍反映,《学刊》综...  相似文献   

15.
庐山情     
峰峦叠翠,云飘雾绕,巍峨秀丽的庐山,以其奇妙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中外无数的游客来这里避暑、观光、览胜。在庐山南麓的江西省星子县温泉乡板桥山村民兵连,也以庐山一样的情怀,以雷锋为榜样,28年如一日地先后照顾28名孤寡老人和14名孤儿,无私奉献着他们的情和爱,谱写出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曲曲赞歌。28年  相似文献   

16.
在冀南革命老区,人们如今颂扬着一位30年如一日,矢志武装终不悔的好民兵连长,他就是武邑县清凉店镇自行车零件厂厂长张丙生。  相似文献   

17.
教人向上的挚友申德昌作为消防战线中的一员,我们支队全体官兵与《政工学刊》相濡以沫,算起来,已有近十年的阅历了。每年支队领导都让政治处订阅《政工学刊》40份,分发每个政工干部人手一套。《政工学刊》成了支队每个官兵的———知心朋友。消防部队是一种特殊的部...  相似文献   

18.
她是阿吾斯奇边防站的"兵妈妈",她40年如一日地爱护着边防战士她,40年如一日地关心边防战士。她说她一辈子只做了5件事:每年的建军节,都在部队陪战士过,凡是阿吾斯奇边防站来的新战士,都把他们接到家中吃上一顿饭;凡到阿吾斯奇边防站来当兵的战士,都要给他们做  相似文献   

19.
《政工学刊》走过了近35年的历程,迎来第400期。在这35年的历程中,我从它的一个读者、作者到编辑,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亲眼见证了它的发展和创新。《政工学刊》取得成绩的经验是: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的读者和作者,紧贴我军的中心任务,紧贴官兵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努力编发传播正能量、受官兵欢迎的好文章。我们希望广大作者,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深入实际,紧紧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多写有人气、接地气、扬正气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