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夏,驱车前往四川新都县渭水村,眼前全然不是乡村的模样,瞧: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道路两旁每隔50米就是一盏盏崭新的路灯、一株株翠绿的柳树,一座座“小洋房”就是一道道风景线;好一派都市风貌。问村民,村民自豪:这都是李书记的功劳。 三年前,渭水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集体纯收入仅2000多元。三年后,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3100多元,集体年纯收入15万元,粮食产量连年稳中有升,一举成为省、市、县的“奔小康示范村”。谁有这般不凡的本事呢?那就是咱们的退伍军人、渭水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军。 乐当“撬门砖”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射洪县人武部于1999年与洋溪镇蒲家浩村结成共建富裕文明新村对子。人武部党委和村委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稳步发展一产业、突出发展二产业、快速发展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200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65元。村党总支、村委会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蒲登武同志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十佳百星村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3.
1983年,庭院经济在兵团诞生。1984年,兵团进行"一主两翼"的改革,"一主"即以职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两翼"即以家庭农场和庭院经济为翼。其中庭院经济由工会负责,当年便见成果,总产值1.2亿元,户均收入315元,人均纯收入79元。1985年,兵团庭院经济的产值翻了一番,为2.2197亿元,占兵团工农业总产值的7.5%,户均纯收入502.75元,人均纯收入106.18元。第一次庭院经济工作的现场会在农七师召开。1986年,兵团开展"庭院经济致富先进集体"和"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竞赛,农九师以庭院经济户均纯收入1037.39元的好成绩名列榜首。1988年11月,兵团第四次庭院经济工作会议在农八师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兴仁县新马场乡长箐村,是一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贫困山村。1992年,人均占有粮130公斤,人均纯收入460元。1993年以来,该村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民兵干部左克光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通过劈山造良田、发展种养业、修路办教育等,发生了"昔日石旮旯,今日米粮仓;昔日光坡坡,今日绿  相似文献   

5.
在参加党的十六大时,一位来自老区的村支书高兴地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同志汇报:2001年村人均纯收入7478元,户均存款15万元。全村平均每2户有一部货车,3.5户有一部手机.3户有一部电话,是远近闻名的汽运村、手机村、电话村,群众跨入了小康生活。他,就是十六大代表、江西省高安市龙潭镇塔水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营教导员王育才。 塔水的发展是神话,塔水的富裕是奇迹。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一个不靠海、不近城的山区小村,  相似文献   

6.
“一头头猪儿膘肥体壮,一只只鸡母活蹦乱跳,一株株果树枝繁叶茂,一条条公路在山间盘绕,一片片庄稼葱葱笼笼,村小学校里书声琅琅,村人均有粮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0元,全村180户贫困户全部越温脱贫,各项经济指标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这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茶场村,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5%,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村民都说是靠种茶能手杜玉书带领才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  相似文献   

8.
大面山,位于海拔1200米的四川宣汉茶河乡三村,是茶河乡三村的代名词。全村有13个社、525户、2025人,耕地1811亩。大面山,历来都被人们看作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十年前,由于交通闭塞,观念陈旧,加上自然条件差,大面山人均产粮不足200公斤,纯收入不足50元,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村里光棍汉有60余人,举家外迁的达80多户。  相似文献   

9.
2011年,农四师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68亿元,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万元,增长14.4%;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增长19.5%。为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农四师将着力狠抓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道真县是汉代名儒尹珍的故乡,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玉溪镇五八村位于道真县正南方,距县城16公里,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92元,属全县182个贫困村之一。2001年县人武部顺利完成了对桃源乡青冈庄村的扶贫工作任务,又于2002年元月主动向县委征得将五八村作为第二扶贫点。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五年前,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批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向人们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32:38,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职工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目标任务2015年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非农收入快速增长比2010年翻一番,农业经营以外的收入比重超过达到18000元45%三分之一的团场超过工资性收入占农牧工家庭人均22000元纯收入比重超过20%边境团场、困难团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重点帮扶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每年增幅高于兵团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衡淑侠 《兵团建设》2004,(12):25-26
广东省江门市白石村有村民4312人.外来人员6000人,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中,该村积极推进“三化”(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促进了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003年,这个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5亿元,集体总利润7008万元,上交税收4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  相似文献   

14.
四川双流县公兴乡充分发挥民兵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抓民兵,带全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底,全乡3685个民兵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并带动全乡97%以上的家庭步入小康行列,提前一年达到双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小康目标要求。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四川通江县人武部在人武战线广泛开展了一名武装干部帮扶一户特困户,救助一名困难儿童上学的活动,效果明显。全县武装干部包扶的104户特困户实现了钱、粮双增,有97户摆脱贫困,人均产粮503公斤,人平纯收入达到了714元。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寿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民兵功不可没。全市近2万个科技示范户中,民兵户占了1.6万个,4万多个民兵蔬菜专业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有10万多个农户在民兵的带动、扶持下走上了致富路;以民兵为骨干的销售队伍800多支,足迹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 “一兵带一户,一班带一片,一连带一村。”寿光民兵以自己的劳动丰富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菜篮子。纪台乡李家官庄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昔日是一个水、电、路、电话四不通的穷乡僻壤,在退伍军人、村支书林哲龙的带领下,渔区人民走“科技兴渔”之路。1996年,官坞村实现了社会总产值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800元,村财政收入126万元,上缴国家税费120万元,创建了福建省“科技兴渔第一村”。 1974年冬天,刚满18岁的林哲龙踊跃应征入伍。在军营里,他积极进取,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勇于磨练。当兵四年,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当了班长,入了党。退伍后,他以军人特有的本色,事事奋勇当先,乐于奉献,积极参加家乡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白庙村曾是一个全县穷得有名的小村。昔日这里沙丘连绵,土地贫瘠。现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家村办企业随处可见,一辆辆运输车来往不断。2000年,该村社会生产总值2360万元,人均纯收入2460元。谈起这些变化,大伙说,白庙村的富裕,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也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吴述福。  相似文献   

19.
新人新事     
不赶打工潮 本地也发财 四川达县某预备役团二营五连班长潘传平,不赶打工潮,因地制宜,发展养猪事业,去平纯收入7000余元,成为“养猪状元”,被上级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优秀预备役战士。(谭显余 郑林) 技术革新创产值60万 阿坝州林业机械厂电焊工、青年民兵岳玉川,立足岗位作奉献,勤奋钻研搞革新,去年共开展12项技术革新,为厂里节约资金和创产值60万元,被誉为“革新尖兵”。(杨新松) 捐款25万元修公路 四川洪雅县炳灵乡张坝村三社民兵李云辉和全家组织群众用自己勤劳致富的钱修通一条长4.5公里的公路。(崔大华)  相似文献   

20.
在豫西大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河南省栾川县赤土店乡竹园村。这里,山高沟深,农民生活贫困,199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二三百元,仍处于特贫困状态。然而到了1996年底,人均纯收入骤然上升到1460元。一举摆脱贫困向小康迈进。人们不曾想到,带动该村由穷变富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民兵——吴立明;人们更不曾想到,吴立明带动村民走向富裕,靠的竟是满山遍野的、人们不屑一顾的树根根、树桩桩…… 1994年8月的一天,吴立明和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