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打击精确化,即精确作战,是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战争形态的一个重大区别,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大特点。它是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 精确作战这种作战样式是怎么形成的?人们为什么要追求作战过程的精确化?怎样才能实现作战过程精确化?怎样对付精确作战?这些都是关于信息化战争中的精确作战必须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透过海湾、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的硝烟,人们发现,信息战这一战争样式正式登上了现代战争的舞台。这是军事革命深入发展的结果,更是高技术挺进军事领域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战的大系统中,指挥控制战、情报战、电子战、心理战、计算机网络战等作战样式,虽然都是信息战的基本作战样式,但各种作战样式通常都是以主导作战样式为核心,以其它作战样式辅助而构成的。指挥控制战这种新型的作战样式,在信息战作战形式的大系统中,通常起主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80年代以来世界上所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来看,较多的运用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即称之为“外科手术战”。这种作战样式是大量高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产物,它必然成为现代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所谓非接触性作战,是指敌对双方作战单元借助信息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的优势,在敌方防区外实施超视距打击的一种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样武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国外有些军事学家把采取这种作战样式的战争列为第六代战争。这种作战样式在海湾战争中初露端倪,在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反恐战争中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这些战争的共同点都是以强对弱的,非对称的非接触性打击,仅是非接触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把“闪击战”与“战略突袭”看作一回事,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从字面上看,“闪击战”一词来源于德文“BLitzkrieg”,其英文对应词是“LightningWar”,二者的完整译名均为“闪电式的战争”。而“战略突袭”一词在英文中是“Strategic Sur-prise Attack”,其完整译名是“战略上的突然袭击”。两相对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闪击战”指的是一场战争(War),而“战略突袭”则是指一种攻击样式(Attack)。其次,从词的含义来看,“闪击战”与“战  相似文献   

6.
坦克和装甲战车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陆战之王”。它曾经披靡于战场,被认为是主宰胜负的王牌兵器。 一战时期,是“陆战之王”的产生时期。此前,阵地战是敌我双方最常用的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方式对防御一方优势极为明显,被形象的称为“绞肉机”,使得进攻一方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会在战场上出现两军对峙、寸步难进的僵持状态。物极必反,“陆战之王”应运而生。在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作战时,就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敌方的阵地。此时的坦克其主要目的是依靠自身防护力为冲击步兵实施引导和掩护。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plasm)作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军事方面的隐身等应用被人们逐渐熟悉。但是等离子体作为防御武器却是一种新的概念,目前还少为人知。本文通过对等离子体防御武器的工作原理、作战过程和关键技术的介绍,使人们对这种防御武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所谓非接触性作战,是指敌对双方作战单元借助侦察探测系统、信息系统和攻击兵器的远程化,在对方防区之外实施的一种超视距、非接触的作战样式。当今,世界各国军事学家普遍预测,非接触性作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甚至可能会出现没有地面部队接触性交战的非接触性战争。于是,各主要国家军队纷纷借助近期局部战争中的经验,积极研究非接触性作战理论,大力发展用于非接触性作战的各种技术和武器装备。可以预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非接触性作战,将会以五种样式逞威战场。 超视距非接触性空战 此种作战样式是指敌对双方空中作战平台在视距以外,通过机载探测设备搜索发现和截获对方空中目标,并用中、远距空空导弹进行相互攻击的一种空中非接触性作战样式。这种非接触性空战样式,是中、远距离空空导弹和机载光电探测设备发展的产物,攻击距离通常为10公里以上,这是与10公里之内的视距(接触)空战的本质区别。 超视距非接触性空战包括中距空战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人们在研究无线电通信时,发现了相互干扰的现象,这种现象为电子对抗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一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对抗已演变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打赢电子战成为了掌握信息控制权、战场主动权和战争制胜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以空袭为开端的海湾战争,对城市人防建设是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益呢? 1.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反空袭的认识。空袭与反空袭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城市反空袭的认识势在必行。在这里我们应该首先深化对空袭“四性”的认识。一是突然性。这是由这种作战样式具有较高隐蔽性的特点所决定的。二是破坏性。这种破坏性可以是全局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三是选择性。比如在打击时机上,就有昼间和夜  相似文献   

11.
火力是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的决定性因素,作为陆军火力突击骨干的炮兵,在兵力和任务区分,作战编组,兵力配置,作战样式及战法运用上,都必须有新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佳火力效益,以全面满足机动作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无人机蜂群作战构成与作战过程研究为出发点,通过文字与图形的方式构想了未来无人机蜂群作战可能存在的对地、对空、对海、对城市4种作战概念,以及作战中可能存在的作战任务与作战样式,并分析了这种作战概念构想下,无人机蜂群系统为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关键技术,以期能为无人机蜂群装备的论证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穿插作战的认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精华的内容之一,是我军历来取胜的最基本的作战原则。我军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中优势兵力的局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主观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加以创造的。敢于插入敌人心脏,大胆进行穿插、分割作战,则是创造这种有利局面的最有效的作战样式之一。我们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采用了大  相似文献   

14.
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军事思维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军事思维基点,就是在进行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立足点和应把握的基本观点。在军事装备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能否确立改革创新的思维基点,将直接关系到军事力量的兴衰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只有立足我国情军情,突破传统的武器装备发展的思维定势,瞄准强敌,自力更生,自主研制,进行大胆的探索开拓,才能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一、坚持人民战争思想信息化战争——这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很多的作战样式,如信息战、网络战、网电一体战、导弹战、太空战等等,这些作战样式都是从战场上战争表现的不同角度来衡…  相似文献   

15.
前沿技术是指可能对军事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一定程度上,前沿技术的运用可颠覆现有作战样式,是军事强国大力发展的对象。本文重点研究美国空军主要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难点与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又称信息战争,信息战争是一种在多维(陆、海、空、天、电磁信息)领域中进行作战.其中在信息领域的作战,即双方在信息、信息过程、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方面的对抗,称为信息战.信息战和信息战争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信息战争是指一种作战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就象空战、海战、空地一体战那样,都是一种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7.
登陆作战是对据守海岛、海岸之敌的渡海进攻作战,亦称两栖作战,是一种极重要的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和新型登陆工具的不断出现,登陆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对登陆装备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选登这组文章,力图使读者对现代登陆作战有一个概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透过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硝烟,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随着信息技术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指挥领域里的军事对抗日趋激烈,一种新的作战样式——指挥控制战(command and control warfare)应运而生。指挥控制战是信息战的一种样式,其实质就是在情报信息系统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攻击敌信息系统,破坏敌信息流,从而影响、削弱和摧毁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人们在研究无线电通信时,发现了相互干扰的现象,这种现象为电子战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一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战已演变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打赢电子战成为了掌握信息控制权、战场主动权和战争制胜权的前提;电子战也  相似文献   

20.
特种作战是当前局部战争中一种典型作战样式,其作战特定决定了对C4ISR系统的特殊要求.在分析特种作战样式、特点及对C4ISR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描述了特种作战C4ISR系统应实现的宏观的和具体的目标.并以简单事例为导引,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松散耦合圆周模型的特种作战C4ISR系统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其概念、框架结构和功能设计,以及实现上的难点所在.最后指出构建特种作战C4ISR系统是从宏观上对特种作战理论、思想、实施的一种集成、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