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动地带     
网名一骏的读者发来电子邮件问什么是双重命中体制?有何特点?用于反导的舰炮系统有3种:一种是采用直接命中体制的较小口径的舰炮,另一种是采用间接命中体制的较大口径的舰炮,第三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双重命中体制”舰炮。“双重命中体制”就是近距离使用直接方式,远距离采用间接方式,集两种射击体制于一体,取两者之优点,从而达到较高的反导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2.
具有“双重命中体制”的多功能小口径舰炮是近1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舰载近程武器系统,它将直接与间接命中体制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一座舰炮发挥两种不同射击体制的作用,除具有对空对海作战效能之外,还使全航路反导毁伤概率得到较大提高,当然,这种多功能舰炮必须具备双路供弹系统和相应的自动更换弹种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等特点。中国是世界上“双重命中体制”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咨询园地     
Q读者刘宇航问中国37毫米自动炮的双重命中体制是怎么回事?具有“双重命中体制”的多功能小口径炮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舰载近程武器系统,它将直接与间接命中体制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一座舰炮发挥两种不同射击体制的作用,除具有对空对海作战效能外,还使全程反导毁伤概率得到较大提高。要想知道什么是双重命中体制,还要从直接命中体制和间接命中体制说起。  相似文献   

4.
谢群先生是中国自己培养的最早的舰炮总设计师之一,他是我国小口径舰炮的第一位总设计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谢群先生就开始担任我国自行研制小口径舰炮的总师级负责人。他还肩负主持我国多种口径舰炮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作为舰炮的总设计师,他善于思考,积极进取,使舰炮的设计与研制工作得以不断发展。从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攻击的难题,谢总带领设计与研制人员在小口径舰炮反导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试验,并陆续在国外和国内发表了有关双重命中体制的论文。从50年代末至今,我国的舰炮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人工手动操作到全自动遥控操作,从敞开式传统炮座到全封闭式隐身炮塔,从单一杀伤机理的射击命中体制到双重命中体制,在我国舰炮发展的历程中部有谢总的辛勤汗水。他为我国的舰炮发展,特别是小口径舰炮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项。近期我刊记者针对小口径舰炮双重命中体制的有关问题对谢总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双重命中体制”舰炮系统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小口径近程防御火炮,以前也曾进行过报道,近期瑞典、意大利及中国在研制此型舰炮系统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瑞典“特里尼蒂”单40毫米舰炮系统  相似文献   

6.
英国航空空间工业公司皇家军械分公司与瑞士厄利孔·康特拉夫斯公司合作研发一种使用可编程引信技术的AHEAD弹药的“千发”MDG-35舰炮系统。作为舰艇内层防御系统,是以硬杀伤方式防御反舰导弹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小型舰艇和两栖战舰或军辅船则是惟一的舰炮防御系统,它可以弥补反导导弹都有特定的最小发射距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零飞试验在舰炮武器系统试验中的作用,以舰炮跟踪真实目标获取的零飞误差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直接命中体制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较接近真实的条件下模拟计算了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给出了某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表明该仿真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武器系统零飞试验后的系统精度,还可以验证射击试验结果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和水面舰艇防御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抗击反舰导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目标机动对舰炮武器系统射击精度的影响,采用仿真方法计算了目标末端摆式机动时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以图示方式给出多种机动周期、多种摆幅、2种射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较小周期的摆式机动可显著降低舰炮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提高舰炮射速是增大对机动目标命中概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口径火炮反导防御中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采用直接命中体制机理,弹丸直接与目标相撞,引爆战斗部以毁坏导弹,这种体制的发展,主要是提高火炮发射率。例如,瑞士和意大利共同研制的“万发”系统及俄罗斯的 AK6-30系统,发射率均已达到10000发/分;另一种主张采用70年代才发展应用的间接命中体制机理,弹丸靠近炸引信的多普勒效应在目标的周围爆炸,造成目标的  相似文献   

11.
小口径舰炮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两大系列,亦可称为两大家族,一族是用于近程反导的速射火炮;另一族是为满足舰船防空和对海作战的小口径舰炮,这两族舰炮各具特点,下面分别给予介绍一、近程反导速射火炮第一族是专为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研制的速射火炮,其主要装载对象是那些在编队作战中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作战舰艇,这一族舰炮在性能上追求高射速、高精度、高初速、高比动能(弹丸)  相似文献   

12.
以反舰导弹在弹炮结合武器系统防御末端舰炮拦截情况下的毁伤评估为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种在小口径舰炮作用下,基于命中能力及命中后毁伤效能的反舰导弹毁伤评估方法。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了弹丸从发射到命中后毁伤过程,建立了相应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本研究对反舰导弹在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作用下的易损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舰炮作为水面舰艇装载的一种常规性作战武器,其具有防空反导、对海、对岸火力支援等多项重要作战功能,并具有费效低、作战范围广和作战指挥灵活等特点。随着技术和作战需求的不断发展,现代舰炮正在向模块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方向发展。舰炮模块化设计是加快新型舰炮研制步伐,缩短舰炮研制周期和降低研制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模块化设计”是欧美国家50 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法。美海军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模块化有效负载”(Modular Payload)的概念,并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多个成员国进行了代号为NFR-90(NATO friga…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舰炮火控系统解命中迭代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舰炮解命中过程的分析,推导出了首次解命中和非首次解命中两种情况下精确预估弹丸飞行时间迭代初值的有效方法,进而建立了相应的舰炮火控系统解命中模型。分别对传统方法和新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试验,试验证明,本方法较传统方法精度高,迭代次数少,计算周期短,可有效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所提出的方法对于提高舰炮武器作战效能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遥控引信技术反导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口径舰炮发射率和系统射击精度的提高,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引信的应用为提高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效能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需求,基于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现有技术状态,提出了应用遥控引信技术提高系统反导效能的技术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进行反导,是舰炮反导的一种重要方式,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弹丸威力是影响舰炮使用该弹种反导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舰炮使用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的反导过程和毁伤机理,用弹丸毁伤破片数描述弹丸威力,对弹丸威力及毁伤破片进行了定义,建立了一套计算弹丸毁伤破片数的方法,得出了反导过程中弹丸威力随拦截距离的增加而变化,是一动态威力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水面舰艇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效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分析水面舰艇编队的防空反导作战效能,采用一种新方法,即按照防御层次进行分析的方法,对远层防御圈、中层防御圈、近层防御圈以及末端防御圈等四个防御圈在舰艇防空反导作战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舰艇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效能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例仿真,得到了几条符合防空作战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水面舰艇在维权执法任务中舰炮武器试射问题,提高海警舰艇舰炮武器运用能力,基于舰炮命中概率构建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不同试射决策下目标分布概率误差随射击距离的变化,并分析了射击命中概率与射击距离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了海警舰艇试射决策:即当射击距离小于等于4 500 m时不应进行试射,且射击距离小于4 000 m时,不试射的命中概率较高与不引入新误差的命中概率几乎一致;当射击距离大于4 500 m时,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试射。研究成果可以为海警舰艇执行维权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精度设计的需求,以某型舰炮为例,采用蒙特卡洛法,利用6自由度弹道模型解算数百条弹道,求出在特定的命中概率下,火控系统修正舰艇摇摆时产生的随机误差对目标高度、水平距离及舰炮射角、射向的影响,从而对火控系统设计精度提出要求.靶场实践证明应用此方法可以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考核末端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能力,结合末端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拦截靶弹需求对威胁概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其思路及算法不仅直接适用于末端反导舰炮拦截靶弹的安全分析,对其它武器装备试验及训练的安全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