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军情动态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将为台湾建造卫星星座 美国《防务系统日刊》 3月 19日报道,台湾“空间规划局”已选定美国轨道科学公司为其研制“中华星-3”卫星星座。该星座将由6颗微型遥感卫星组成,用于收集大气数据,进行天气预报及电离层与微重力等方面研究。设计寿命为5年,计划2005年初发射。星座部署后,每天可提供2500多项关键的大气测量数据,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水平。这些卫星的运行将由台湾的—个控制中心负责,获得的数据传输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进行分析存档,并实时地提供给国际科学组织使用。为此,美国轨道…  相似文献   

2.
台湾“中华”-3号卫星系统原计划于3月16日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用“金牛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美国由于不同意火箭上出现“中华民国”及“FORMOSAT3”等字样,目前拒绝发射。台湾方面仍在争取之中。“中华”-3号卫星系统由6颗微卫星组成。台湾方面称,发射“中华”-3号卫星的目的是建立全球气候实时监测系统,用于天气预报,不过由于星上装有先进的GPS接收装置,可接收美国GPS卫星发出的信号,未来可为台军研制的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提供GPS制导,提高台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日,台湾岛内可谓“好戏连台”。其中,“国防部”电讯室间谍案为“精彩看点”之一。台湾“精英”苏东宏将台美卫星影像交换合作的资料泄露给日本防卫厅高层。此举不仅使美国人大惊失色,引发美方严重关切,而且间接证实台利用卫星监测台海一事。一度沉寂的台湾太空计划再度泛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蒋磊  文明 《当代海军》2002,(11):16-17
美国“白云”海洋监视卫星,由4个“白云”星座组成。每个星座,由1颗主卫星(NOSS)和围绕主卫星运行的3颗子卫星(SSU)构成。“白云”星座的轨道接近圆形,高度为1050正负50公里,倾角约63.5度,周期约107.5分钟。每颗卫星装有10—15米长的吊杆(BOOM)。由于重力的作用,吊杆都朝向球。这样,卫星就能保持适当的姿态,卫星上的侦察和通信天线也就可以始终对着地球。3颗子卫星在主卫星周围形成一个三角形,用于截获对方的雷达信号。其轨道与赤道的夹角在60—120度之间,所覆盖的地球表面的半径为3500千米。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媒体透露,台湾将于2003年10月在美国加州发射首颗自主遥测影像卫星“中华卫星二号”。这颗卫星的分辨率将达到两米,可获得台湾陆地及附近海域的即时卫星影像资料。该卫星潜在的军事侦察用途是显而易见的。它标志着台湾将有能力自主侦察祖国大陆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6.
台湾军队向来最惧怕解放军的导弹。最近台湾“国防部”公布了计算机模拟的解放军用地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台的4种方式,并鼓吹台军能拦截其中大部分导弹。这不禁让人质疑:台湾现有的反导能力真有其宣称的那么强吗?目前,台湾的反弹道导弹发展已从装备规划、论证阶段转入预研、试验和引进阶段,主要的拦截武器为“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和改进型“天弓”2地空导弹。另外,台湾在卫星和远程雷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资金。在天基预警方面,台湾已在1998年10月由法国发射了具有快速通信和信息传输能力的“中新”1号同步通信卫星,还在研制“中华”系列卫星。在远程雷达方面,台湾准备购买美国的两套“铺路爪”AN/FPS-115远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29日,1枚“雅典娜”运载火箭从美国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发射场升空,将4颗微卫星送入预定的地球轨道。这4颗卫星分别是萨里卫星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PICOSat卫星(PICO是卫星上进  相似文献   

8.
简讯     
台湾考虑潜射“雄风”反舰导弹据台媒体报道.台湾中山科学院可能将为“海电”号和“海虎”号潜艇研制潜射型“雄风”反舰导弹.但台军方认为研制成本过高,而想从美国购买AGM-84“鱼叉”导弹[一辉]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0,(1):16-19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日前在互联网上公布了利用“CORONA”、“SPIN-Ⅱ”及“IKONOS”等三颗卫星所拍摄的中国东南沿海军用机场和军事设施的高清晰度照片,同时公布了一些军事资讯。同时,网站也公布了台湾各军事机场卫星照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在其网站公布的一份新闻简报中说,该组织将在5月12日与美国国防情报中心联合公布中国在台湾对岸的空军基地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利用有关军事资讯问题进一步制造台湾紧张局势。她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有人想利用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欧盟于1999年提出了旨在建立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伽利略”计划。该系统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预计将在2008年投入使用。“伽利略”计划的投资总额估计高达33亿欧元。“伽利略”由欧盟的戴姆勒—克莱斯勒研究和科技中心研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星座与地面设施、服务中心、用户接收机等。我们知道,GPS星座由28颗卫星(4颗为备用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伽利略”有30颗卫星组成主系统,卫星采用中等地球轨道,均匀地分布在高度约为2.4万千米的3个轨道面上,另有12颗作为辅助运行,在个别卫星失灵的情况下起替…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国空军宣布历时多年研究的X-37B空间飞行器将进行首飞,这种号称“空天飞机”飞行器的成功研制,表明美国正瞄准“制天权”,加速走上太空军事化的道路。自从美国50年前将“先锋”号卫星送上天之后,这颗搭载有先进载荷的卫星指明了美国太空力量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部署的新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GEO的覆盖范围及探测能力,研究了卫星观测角和大气透过率2个主要因素对卫星探测能力的影响,计算了GEO覆盖下不同大气透过率对潜地弹道导弹探测能力的影响,并对GEO及其星座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潜地弹道导弹变时域和变海域发射的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天基红外系统(SBIRS)是美国部署的新型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GEO的覆盖范围及探测能力,研究了卫星观测角和大气透过率2个主要因素对卫星探测能力的影响,计算了GEO覆盖下不同大气透过率对潜地弹道导弹探测能力的影响,并对GEO及其星座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潜地弹道导弹变时域和变海域发射的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军事》2008,(6):13-13
2008年3月27日,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用“宇宙-3M”运载火箭将德国的“天基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4”(SAR—Lupe4)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提供分辨率优于1米的侦察图像,还可在夜间成像或透过云层成像。SAR-Lupe星座则由分布在3个轨道面的5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重约770千克,设计寿命为10年,星座运行在高度约为480千米的低地球轨道。根据计划,该星座的第五颗卫星将在2008年7月发射。  相似文献   

15.
“格洛纳斯”为俄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词(ГЛHACC)的译音.与美国GPS类似.军民两用。完整的“格洛纳斯”系统包括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网卫星共24颗.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这些卫星分布在3个近圆形的轨道平面上.每令轨道面分布8颗卫星.轨道平面两两相隔120°.同平面内的卫星之间相隔45°。  相似文献   

16.
军备动态     
美国计划缩小“天基红外系统”规模美国《C4ISR杂志》网站1月5日报道,美空军将请求国会批准2007年开始研制新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以取代“天基红外系统”(SBIRS)。据国防部的官员称,SBIRS后续系统将利用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及软件技术,对其性能要求也将不会像SBIRS那样雄心勃勃。由于SBIRS计划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其规模正在缩小,从至少制造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缩减到不多于3颗。首颗研制型卫星的发射时间,从2002年至今,曾四度推迟,目前计划在2009年发射。此后两年再发射第二颗研制型卫星;第三颗即首颗生产型卫星的制造,在确信首…  相似文献   

17.
解析法区域覆盖卫星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典型卫星星座进行了分析。使用解析方法,以卫星载荷的工作高度范围为约束条件,以有效利用卫星覆盖区域为原则,给出设计区域覆盖卫星星座的详细步骤,得出卫星轨道根数和星座轨道参数。利用卫星工具包(STK)生成卫星星座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将拥有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  相似文献   

19.
历经八年的研制,风云三号01星成功飞向天际。其研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气象服务保障,还将为全球大气监测提供综合性服务。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台湾“中华卫星2号”(ROCSAT-2,简称“华卫2号”)是一颗分辨率2米的数字传输型对地成像卫星,最初定于2003年10月下旬从美国西海岸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但因故再三推迟,目前确定的发射日期是2004年5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