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蓦然回首,《中国民兵》杂志15岁了,我们为她的生日祝贺,祝她今后越办越好! 1999年10月29日下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办公室和《中国民兵》杂志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座谈会”。会上,来自总部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各大单位的领导同志,为《中国民兵》杂志的创刊和成长壮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编辑以及基层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代表,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用饱满的热情,真诚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对《中国民兵》杂志的祝愿和期盼。这里,我们选编其中几篇,与读者共勉。 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世纪。在新世纪中,中国的人民武装力量在“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的基础上必将全面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的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常备军的精干”和“后备军的强大”。《中国民兵》将为促进中国后备军的强大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民兵》编辑部的新老同志们深情怀念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民兵》杂志的关怀。 就在邓小平同志80华诞前夕,他在百忙中为即将创刊的《中国民兵》杂志题写了刊名。这不仅对《中国民兵》编辑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而且对整个人武战线和民兵工作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人民战争过日寸”和“民兵无用”等论调,使得一些民兵不愿再当民兵,一些武装干部不愿再做民兵工作。当日寸还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兵》创刊十周年之际。山东肥城矿务局曹庄煤矿武装部,举办了《中国民兵》杂志百期展览。他们收集整理了《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出版的全部杂志,按年号顺序编排成展板,在全矿16个民兵连排单位进行了巡回展出。这次展览,充分展现了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5.
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迎来了《中国民兵》杂志创刊20岁生日。 1984年10月,在中央军委和总部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民兵》杂志在普天同庆国庆35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创刊了。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民兵》杂志题写了刊名。从此,我国亿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有了“自己的刊物”。 20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辱使  相似文献   

6.
我搬家多次,始终保留两大箱《中国民兵》杂志,虽然占地方,可这是我干一辈子武装留下的宝贝,说啥也舍不得丢。 我1965年退伍便从事武装工作,长期担任民兵训练基地主任。当时,按上级规定,民兵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都由基地组织实施,可基地只我一个“光杆司令”,在创刊不久的《中国民兵》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民兵教育训练任务。当时信息资料奇缺,我十分注意收藏和利用《中国民兵》。每逢组织教  相似文献   

7.
我从事民兵工作13年了,《中国民兵》创刊至今,我是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贵收藏。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它对我干民兵预备役工作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有谱。《中国民兵》刊物刊载的"基层新曲"、"国防教育"等栏目,使我读后吸取里面的营养,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指导我搞好基层工作。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9.
20年前,我从作战部队调到山东省庆云县人武部当参谋,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好在《中国民兵》杂志创刊,从此她便成为我无言的老师。工作之余,我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摘录整理,系统地学习到了民兵工作的政策法规、搞好民兵工作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大庆工人民兵得知《中国民兵》杂志正式创刊的消息,人人为之高兴。《中国民兵》诞生在改革的年代,因此,我们希望她担当起宣传改革、推动改革的重担,及时传达改革信息,介绍改革经验,反映改革成果,促使民兵工作适应全国改革的新形势。这个刊  相似文献   

11.
我的希望     
《中国民兵》从创刊以来,越办越好。我感到它反映问题及时,指导工作有力,知识面广,不少专栏很适合读者口味,对读者有教育意义。我希望《中国民兵》办得更有群众性,建议增设《民兵工作论  相似文献   

12.
《华北民兵》2008,(1):47-47
亲爱的广大读者:2013年,将是《华北民兵》创刊50周年。为认真总结50年来《华北民兵》宣传工作经验,切实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华北民兵》各项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华北民兵》作为北京军区党委、首长和机关的正确舆论导向,更好地为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服务,为基层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官兵服务,本刊编辑部拟从2008年开始组织力量撰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在此,我不想说《中国民兵》办得如何如何好,因为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里,我只想代表基层民兵对她说说我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编辑部参考。 每期《中国民兵》的内容都很丰富,但是看后还是不过瘾,希望《中国民兵》适当增加页码,或者改为半月刊,一可增加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兵》创刊10周年的时候,我代表报社总编室和各部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0年,《中国民兵》作为在人武战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在军内外有相当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为宣传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宣传军委大政方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造就了一支后备军新闻队伍。 10年,在这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国民兵》杂志全体同志付出的是创业的艰辛,带来的是成功  相似文献   

15.
金秋十月,《中国民兵》迎来了自己20岁生日。1984年10月,在军委、总部的亲切关怀支持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了!亿万民兵、预备役人员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字号”期刊。20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民兵》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弘扬人民战争思想,以大力宣传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宣传坚持民兵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人武战线先进人物、宣传民兵工作的调整改革、宣传服务经济建设依法办民兵、宣传国防科技知识等为主旋律,把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使《中国民兵》逐步被省军区系统各级领导和人武、专武、民兵干部的认同与喜爱,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被誉为指导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好老师”、民兵政治工作的“好帮手”和民兵刊授教育的“好教材”。时值《中国民兵》创刊20周年之际,许多人武系统的领导和广大读者在热烈祝贺中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这里采编一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新年献辞     
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中国民兵》编辑部全体同志怀着由衷的心情,谨向全国各族人武干部、民兵干部和民兵、预备役官兵以及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祝贺。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中国民兵》创刊十多年,受到读者的厚爱,伴随读者度过十一个不平凡的新年。说不平凡,因为这十一个年头,正是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7.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是山东省莘县人武部的政委,多年来,我从民兵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国民兵》是我做好民兵工作的指导老师。每期杂志一到,我都认真阅读。今年《中国民兵》第1期刊登的《民兵预备役工作要点》和《当前民兵政治工作应注意抓好的几个问题》,对我帮助就很大,我依据这两篇文章的要点,结合本县的民  相似文献   

19.
15年前,当我离开作战部队来到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武装部当上武装干事的时候,恰逢《中国民兵》创刊。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像一个无声的老师,指导我工作、学习。使我在武装战线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20.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