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957年日本防卫厅决定自行研制第一枚空空导弹。时至今日,日本空空导弹工业即将走过半个世纪。作为空战导弹领域后发而先至的后起之秀,日本自行研制的空战导弹正以其优异性能逐渐占据世界空战导弹领域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与飞机或挂架刚性连接,用来悬挂、发射或投放机载导弹的专用装置,是机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飞机、导弹一起,构成了先进飞机军械系统,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3.
编队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代战斗机主要空战模式是超视距空战,对编队战斗机超视距空战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战斗机编队和导弹的运动模型,以领先发射概率和空战交换比作为评估指标,对编队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进行评估,最后给出了算例,重点分析了地面防空火力和编队战斗机数量、携带导弹总数等因素对空战交换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3年第6期发表了《浅谈直升机空战及其战术》一文,谈及先进传感器和空战武器对于直升机空战的重要性。本文再就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直升机所配备的导弹、机枪/炮、火箭三类空战武器,以及直升机载传感器做一个概要的资料性介绍。用于直升机空战的导弹借用空地导弹50年代末,法国、美国开始在直升机上装载 SS-10线控制导武器。其后继系统(如法国 AS-11和俄罗斯 AT-2、AT-3)的速度相对较慢、空战能力有限。第二代反装甲导弹如美国 BGM-71“陶式”和法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发生的几次战争,充分显示了空对空导弹的威力。导弹拦射,已成为现代空战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何准确地使用空对空导弹,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飞行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时机”、“截获”、“发射”、“离架”等程序。空对  相似文献   

6.
空战对抗决策的原则是规避目标威胁并使目标进入我方的威胁区,威胁特性建模是战斗机空战决策的基础。基于威胁属性,将战斗机威胁分为雷达探测威胁和导弹攻击威胁,基于雷达探测概率、目标RCS动态特性和目标暴露距离等指标对雷达威胁进行了建模分析;基于导弹攻击包络对导弹攻击威胁能力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给出战斗机威胁分布的集合描述。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威胁模型能有效描述战斗机空战威胁,为战斗机空战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实现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的关键问题--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的空战决策,设计了空战决策算法,并对整个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然后,设计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空空作战系统,将空战决策,导弹攻击区判断,导弹攻击融为一体,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空战决策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超视距机群空战仿真的应用场合,建立了一种超视距机群空战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在导弹攻击典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对抢先发射导弹这一随机事件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计算飞机损失数的解析表达式.然后讨论了超视距空战中抢先情况的条件,提出了抢先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着重对抢先发射、抢先发射区域的影响因素以及飞机机动性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空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特征之一,有着重要研究价值.简述HLA组成及原理,根据假设的空战情景,将战机模型分解为雷达、指挥控制和导弹3个模块.分别对雷达发现目标概率,战机在多机空战下攻击目标的选择,导弹在电子干扰下命中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并结合战机联邦成员内部的数据交换和对外声明情况,提出可行方案.有助于多机空战战法研究和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远距一对一的空战问题,从效能分析的角度建立了一对一中远距空战及作战效能分析的模型,包括飞机运动模型、飞机机动动作控制模型、推力模型、火控系统模型、导弹运动模型、导弹制导与控制模型、信息系统模型和效能评估模型等。依据该模型进行了空战仿真并给出效能分析结果,仿真结果与实际吻合,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多对多空战仿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是指在攻防对抗的战场环境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武器系统的效能是研制、使用该系统所追求的总目标。为获得空战导弹武器作战效能,避免传统主观评价带来的缺陷,设计了采用仿真方法评价空战导弹武器作战效能的架构。设计了基于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的空战仿真框架和组成模块,对HLA的盟员进行了开发,规划了接口,提出了能够保证仿真实时性的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近距格斗是空战双方在视距范围通过急剧机动,使用格斗导弹和航炮攻击目标的一种空战样式。随着一大批采用隐身、精确制导等高新技术的新一代作战飞机陆续投入使用,有人认为,近距格斗将退出空战舞台。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空战实践表明,未来空战中,近距格斗不仅将与超视距空战并存,而且会表现得更为复杂,更为激烈。近距格斗依然是未来空战的重要样式机载雷达和中远距空空导弹性能的提高,使新一代作战飞机具有很强的超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多机空战系统的顶层模型结构,给出了机载雷达、武器控制和导弹等三个主要部件的模型,可以将其应用于多机空战仿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软件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对空导弹获得了飞速发展。局部战争中空对空导弹发挥了突出作用,击落飞机的数量占被击落飞机总数的70%,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因此,空对空导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空战武器。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链的空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数据链对现代空战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在现代空战效能评估中的不足,结合现代空战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数据链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最后以4种战斗机型在有无数据链信息支援情况下的空战效能为例进行计算对比,评估结果符合现代空战实际,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空战训练对手的智能性与自主性,提升空战训练效果。针对空战战术训练智能对手自主空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体训练方法,采用最大熵强化学习(SAC)算法平衡策略探索与利用的优势,引入自博弈和多智能体联盟训练方法提升空战智能体策略的多样性和鲁棒性。针对一对一近距格斗空战场景建立智能博弈框架及奖励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零经验训练得到的智能体能够有效自主机动决策并实施近距导弹攻击,产生较好的战术效果,证明该方法在一对一近距格斗空战智能体训练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指挥引导效能评估方法缺少对电子干扰因素定量分析的问题,在基于攻击区空战态势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子干扰因素的超视距空战指挥引导效能评估模型。分析电子干扰对导弹攻击区的影响,从指挥引导目的态势分析入手,选取空战能力指数威胁函数和基于空空导弹攻击区的空战态势威胁函数两个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建立指挥引导效能评估函数,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空空导弹参加空战始于1958年,现在已成为空战的主战武器,在空战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战果。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被击落的38架飞机中有36架是空空导弹取得的战果。1994年2月28日在波黑西北部上空,美军2架F-16战斗机也是使用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在5分钟内击落4架“海鸥”G-4型攻击机。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空空导弹已经具有惊人的超远程攻击能力、多用途的中距攻击能力、突出的近距格斗能力、令人称奇的后向攻击能力,以及导弹打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岩毅  陈国栋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118-123,129
针对空战中飞行机动与电子对抗之间的协同攻击决策问题,通过建立符合空战仿真需求的超视距基本战术动作库和运动模型,将机载火控雷达威力区、电子对抗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条件下的空空导弹攻击区、允许脱离时间等要素有机结合,建立了电子干扰条件下空战态势与空战能力协同的综合优势评估方法.作战推演结果表明,建立的空战综合优势评估方法较全面合理地反映了现代空战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空战机动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20.
1985年,美国史密斯研究所出版社出版了《导弹时代的空中战争》一书,该书的作者小隆·阿·诺迪安将“导弹时代空战”的开端定为1964年8月的“北部湾事件”。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1958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在《美国侵略者指使蒋机使用“响尾蛇”导弹》的通栏标题下,刊登了新华社传发的电讯:【新华社29日讯】蒋介石空军先后出动飞机一百四十三架次,窜入我福建、浙江、广东三省上空进行军事挑衅。空战中,蒋介石竟然使用了美国制造的“响尾蛇”导弹五枚,时间9月24日上午9时30分至9时40分……电讯稿旁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