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d Hoc网络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场合的移动多跳无线网络,其生存性备受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Ad Hoc网络可生存性面临的特殊问题和挑战。然后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Ad Hoc网络的可生存性问题即可生存的网络连接和可生存的通信服务。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
郑博  任清华 《国防科技》2006,(11):22-24
近年来,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以其组网灵活性强、支持移动性、易于迅速展开、系统整体抗毁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优点,成为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搜寻与营救、灾难重建、移动办公、虚拟教室、传感器网络等。同时,移动Ad Hoc网络的诸多特性也符合现代战争对军事战术通信提出的许多新要求。若将移动Ad Hoc网络应用于军事战术通信建设中,无疑将会大大提升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和整体战斗力水平。一、移动Ad Hoc网络概述(一)移动Ad Hoc网络的概念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无线移…  相似文献   

3.
Ad Hoc网络黑洞攻击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洞攻击是一种典型的针对无线自组织(Ad Hoc)网络的攻击,也是Ad Hoc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为实现对黑洞攻击的仿真研究,基于黑洞攻击原理,在AO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利用OPNET网络仿真平台,建立了Ad Hoc网络黑洞攻击仿真模型,搭建了不同攻击强度下的仿真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基于品质度量的分层密钥优化管理机制。该机制通过动态选择高品质的节点作为PKG来增强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性,并将网络生存时间最大化。节点的选择可以归结为随机(restless bandit)问题,并且将密钥更新过程分为在线和离线两个部分,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可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将网络生存时间最大化,非常适合移动自组网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依据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有限规模BA无标度网络模型来分析Ad Hoc网络,为进一步分析对其实施通信干扰的可行性打下结构基础。依据所建模型的拓扑结构,建立了通信干扰方程,探讨了通信干扰可能对Ad Hoc网络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节点势能的概念,分析了通信干扰条件下Ad Hoc网络的效能,证实了实施通信干扰的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Ad Hoc网络可以不依赖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快速搭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络,然而其灵活性又使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密钥管理是Ad Hoc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分析现有的Ad Hoc网络分布式信任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簇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具有较强的抗假冒攻击能力,密钥分发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7.
MAC层是认知Ad Hoc网络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决定频谱的感知策略和接入策略,在保证主用户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与主用户及其它认知用户的共存。文中综述了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的设计要求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对认知Ad Hoc网络进行了分类。对几种典型的MAC协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耿鹏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11):186-189
介绍了目前针对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各种攻击模型,分析了攻击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邻居监听的安全路由机制.将这种安全机制应用在典型的按需路由协议AODV之上,以黑洞攻击为例,对各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机制能够很好地预防和解决Ad Hoc网络中恶意节点的路由攻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Ad Hoc网络逐渐成为实现复杂战场环境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网络安全逐渐引起重视。针对Ad hoc网络易遭受恶意节点攻击而造成大量丢包现象的安全问题,分析了目前针对移动Ad hoc网络AODV协议的几种典型的攻击模型,运用简单的缓存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AODV的安全路由协议AODVCA,并以黑洞攻击为例,对各种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协议能够很好地预防和解决Ad hoc网络中恶意节点的路由攻击。  相似文献   

10.
虚电路技术可以为Ad Hoc网络中的节点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然而,由于拓扑动态性等特征,Ad Hoc网络中的虚电路容易断开,从而导致业务时延、时延抖动增大甚至通信中断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弱多径覆盖的虚电路恢复策略,通过将虚电路机制与弱多径覆盖多径策略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虚电路恢复时间和需要重新预约资源的节点的数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对雷达网的性能评估是雷达网对抗论证和战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复杂网络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此系统的组成、特性,提出了它的网络结构及性能层次模型,以全新的角度去解决系统的评估问题。对网络结构模型的信息传输能力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模型能够正确指导系统的结构组建及性能评估。根据网络性能层次模型,应用最优指标法,实现了该系统网络综合性能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2.
赵敏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6):139-143
Suter计划是网络中心战的组成部分,它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美国空军的网络攻击系统.从网络中心站的角度介绍了Suter计划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实战中的应用,分析了Surer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NCCT(network centric collaborative targeting)系统,提出了3种可能实现Suter能力的网络攻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无标度网络理论对军事信息网络进行分析,认为军事信息网的逻辑层应为符合幂指数分布的无标度网络,传统的以泊松分布为理论基础的随机网络分析方法已不再适用,并通过构建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这个结论.根据无标度网络理论,对军事信息网的抗毁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随机攻击鲁棒性强,对智能攻击脆弱性高"的结论,并提出了以网络连通性为标准,判定节点重要性的一般方法.参照国外的先进网络应用经验,针对军事信息网节点间非常不均衡的无标度特性,给出了"关键节点热备份"和"物理节点分散配置"的抗毁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复杂网络抗毁性是复杂网络在节点或边遇敌攻击后能继续维持基本功能的能力,是衡量军事信息网络鲁棒性和敏捷性的重要指标。针对复杂网络及对作战体系支撑能力的多指标、复杂化和动态演绎特点,在静态分析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复杂网络抗毁性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复杂网络抗毁性评估模型,提出确定评估模型参数的方法。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信息化的战场环境下,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战术通信网作为信息化战争的神经中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组网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通信网性能的优劣,因此,如何在战场环境下快速、自动、客观地评估战术通信网组网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战术通信网的特性和要求,提出了战术通信网组网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灰关联的方法对组网方案进行评估优选,该方法方便快捷并且可以编程实现,不仅能够在战场环境下实时、自动地对组网方案进行评估优选,而且评估结果也符合实际情况,为指挥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网络建设也逐步复杂化。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上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网络安全成了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从功能、操作、性价、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真正适合国内企业使用的企业级网络管理系统应该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网络火力控制是陆军未来作战的主要形式,这对通信网中信息的传输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通信网数据链路层CSMA、TDMA协议虽然成熟,但是未考虑火控信息的优先传递等级、实时态势信息的传递等需求。针对网络火力控制对信息传输需求,提出一种支持高速实时数据分发和多类型业务及时传递,具有良好抗干扰性的通信网数据链路层协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航材配送是航材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地构建航材配送网络是提高航材保障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开展航材配送网络研究,对提高航材保障工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航材配送网络节点繁多、线路交错的特点,分析了航材配送网络的复杂特性,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航材配送网络模型,设计了航材配送网络的拓扑特征参数,研究了航材配送网络的抗毁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攻击时航材配送网络的抗毁性要大于选择性攻击,节点选择攻击时航材配送网络的抗毁性小于边选择攻击。  相似文献   

19.
战术通信网业务流量模型是对网络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只有模型精确,才能正确地刻画网络的各项特性.以流量建模技术为主线,对所研究网络的流量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术通信网业务流量的建模方法,同时结合所研究的相关技术对战术通信网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针对在仿真中如何加载业务量分布模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PDF Destination Address模型,利用OPNET PDF概率编辑器及相关控制代码来实现业务量比例分布矩阵的运算,从而完成流量加载.用该方法所加载的业务分布模型与实际业务比例分配关系相符,能有效满足各指挥单元在业务量强度、大小和方向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网络的应用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应用方式实现《海军工程学院学报》的网络发布.这对于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应用系统开发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