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美国和俄罗斯海军不约而同地对各自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驱逐舰“阿利·伯克”级和“现代”级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改进计划。实际上,这两型驱逐舰从出世起技术改进就从未间断过,但如此大规模的改进,却均属首次。特别是在冷战结束,美、俄两国海军战略均做出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其改进计划就更加显得耐人寻味,从中也不难看出两国海军对未来驱逐舰发展的指导思想。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及其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2日凌晨1时许,美军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一天之内,美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320多枚巡航导弹,3000多枚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伊境内的大量军用和民用目标,动摇了伊拉克军队的士气。那么,指导这一行动的“震慑”理论是如何发展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哈兰·厄尔曼博士:“震慑”理论之父“震慑”理论在诞生七年之后走向了战场,将一些美国将军们的空想变成了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的基础计划,也使“震慑”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海军退役指挥官哈兰·厄尔曼将军名声大噪。哈兰·厄尔曼,参加过越南战争,毕业于美…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中旬,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向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认为“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网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最急迫、最严重的威胁”。他认为,尽管美国通过与西方盟国的合作,挫败了一系列恐怖活动的阴谋,但是,本·拉登的国际恐怖网络正处于飞速的发展壮大之中,其蔓延的速度远远快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美国高层领导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以本·拉登为首的国际恐怖活动正在迅速成为美国的头号威胁。 美国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 美国的这种担心并非是风声鹤唳、草木  相似文献   

5.
近几天,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士兵可谓焦头烂额、狼狈不堪:5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与来访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会晤后对记者说,他“对伊拉克战俘和他们的家人受到的羞辱表示抱歉”;5月7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国会作证时说,他对受到美军虐待的伊拉克战俘表示“最深切的歉意”,并对此事“承担全部责任”;同日,年仅22岁的美军女士兵林恩迪·英格兰被正式起诉,面临军法的审判;而美国国务院也推迟了原定于5月5日公布的一份主要内容为美国过去一年中如何在全球“推进自由和民主”的人权报告……一时间,总统、部长、士兵都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美国陷入了自伊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岛链”的由来岛链一词最初源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1950年1月12日,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1951年1月4日,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进一步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  相似文献   

7.
连鲁军 《国防科技》2004,(10):21-24
在世界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家族中,有两款特别引人注目:俄罗斯的米-26“光环”和美国的GH-47“支奴干”。它们是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强的两种军用运输直升机,也是两国军队中最重要的“空中驮马”之一。那么到底谁能称得上是“直升机之王”呢?本文将从研发背景、战技术性能等方面对两者加以比较。一、俄“光环”和美“支奴干”的研发背景苏联是最早研制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国家之一。1957年苏联著名的直升机设计局——米里设计局在创始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的领导下,研制成功了重型直升机米-6,1959年米-6正式投产。米-6的研制成功是苏联直…  相似文献   

8.
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9·11”事件后的美国不再是此前的那个美国了。据报道,一向以鼓吹民主为其立国之本的美国,竟然计划在全国普通公众中招募数百万名志愿“告密者”,要求他们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周围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任何“可疑行为”!美国一些民权组织为此惊呼:如果这一计划得到实施,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将处于“间谍”的监视之下。  相似文献   

9.
泰石 《环球军事》2004,(15):15-19
1944年10月30日凌晨,法国孚日山区,爱德华·格伊军士感到这次可能是挺不过去了。一周前,他所在的美第36步兵师141团1营中伏,275人被德军团团围住。29日深夜派出的36人联络小队只活着回来了5个人。这支素以善战闻名的部队现有了一个新绰号——“失踪的营”!透过晨雾,绝望的格伊隐约看见了数个灰影正朝他摸来。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出现在他面前的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常见的美国兵,而是黄面孔的亚洲人。格伊没有看错,在过去数日内,美第36师442团级战斗队以伤亡800人的代价拼死突破了德军精锐部队的包围圈。这支部队全部由日裔美国兵组成!本文追述的正是二战史上这支最特殊的美军部队的传奇征战历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10日,正值第二届“世界空间周”活动期间,美国宇航员伊昂·斯图亚特·布鲁福特先生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瓦连金诺维奇·伦查科夫先生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2001年“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并在全国航天科普知识竞赛颁奖大会上为与会者做了翔实生动的航天科普报告,博得了阵阵掌声。会后,二位宇航员就航天科普、国际空间站的建立,以及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记者以下简称“记”,加伊昂·斯图亚特·布鲁福特先生以下简称“布”,尤里·瓦连金诺维奇·伦查科夫先生以下简称“伦”。  相似文献   

11.
邵骏 《国防科技》2004,(8):54-57
“巴达利亚”和“阿特拉比亚”发生激烈冲突的背景,联合国授权俄美两军实施联合防御行动,对入侵第三国的行动实施反击。这是代号为“托尔高-2004”的俄美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中的一幕。前些时日,俄罗斯军报《红星报》等媒体就这一演习进行了深度报道,全程揭秘。一、俄美联合挽救阿特拉比亚5月17日至22日,俄罗斯与美国两国军队在俄久负盛名的诸兵种合成军事学院(原伏龙芝军事学院)举行了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俄美双方非常重视此次演习,俄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科尔米利采夫大将和美驻欧洲陆军司令Б.Б.贝尔将军…  相似文献   

12.
下一场战争何时打响,无法预料。下一场战争的对象是谁?且听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的预言:昨天:兵戎相对,剑指伊朗2009年是伊朗伊斯兰革命30周年。30年前,伊朗人民推翻亲美的巴列维国王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新型国家。在那场革命中,激进的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使馆,扣留数十名美国人质达444天。  相似文献   

13.
美“里根”号航母即将服役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纽波特纽斯船场近日宣布,美国最新和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罗纳德·里根”号(CVN76)在初步完成海试后返回该船场。此次海试主要是对航母的2个核反应堆及推进系统进行全任务能力验证,据称系统的各项性能都达到或超过了预计水平。“里根”号航母是“尼米兹”级航母的第9艘,于1998年2月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段,日韩双方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问题展开激烈交锋,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可就在一个多月前的3月 7日,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威廉·法伦曾建议美国突破现行与日韩分别建立的双边同盟关系,推动“韩日美3边军事合作”。驻韩美军司令伯韦尔·贝尔也透露,美日韩“三角”军事合作应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这些观点基本上得到美国军政高层的赞同。于是,打造东亚军事“铁三角”,便成为美未来东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球军事》2010,(23):5-5
“美国支持印度成为一个崛起的全球大国,并欢迎印度成为改革后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印两国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形成伙伴关系,获得更大权力的同时需承担更多责任,美印两国可以在发展、安全和亚洲伙伴3个方面进行合作。在安全方面,稳定、繁荣和民主的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符合美印两国利益。”  相似文献   

16.
12月2日,一群伊斯兰武装分子在克什米尔南部山区打死7名印度教徒。同日,印度士兵在克什米尔多处地区同伊斯兰武装分子交火,16名伊斯兰武装分子被打死。 “9·11”事件以来,美国为了顺利实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极力安抚印度和巴基斯坦。美总统布什宣布解除因核试验而对印巴两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国务卿鲍威尔分别与巴印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但印巴紧张局势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双方仍然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立刻宣布国际恐怖主义对美国的袭击是战争行为,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反恐怖主义斗争。10月7日,美国发动了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行动。反恐怖战争由非军事行动扩展到军事行动,其目的是摧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力量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实力,并捉拿本·拉丹。布什在美、英军队开始进攻阿富汗的声明中说,“这次军事行动是美国反恐怖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役的另一条战线已经在外交、情报、冻结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构筑美国在21世纪的超级霸权地位,着手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9·11”事件的发生,极大地影响并加速了这一进程。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对安全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布什入主白宫之后,特别是“9·11”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是否会攻打伊拉克”,对伊武器核查成为事态发展的焦点。在美、伊的猫鼠之斗中,核查成为双方都想打的一张牌——美国想方设法证明伊方藏匿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抗拒核查,“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第1441号决议,造成了可以成为对伊战争理由的“严重后果”;而伊拉克则摆出积极配合核查的架式,力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辜”,以此作为抵御战争的保护伞,并争取国际社会取消长达12年的对伊制裁。那么,“对伊武器核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吴大海 《当代海军》2002,(10):25-26
6月26日,俄罗斯海军第四代核动力战略导弹核潜艇“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下水,交俄海军北方舰队试航,并将于2005年加入北方舰队战斗序列。“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战略导弹核潜艇是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经过12年时间对第三代“台风”级核潜艇进行现代化改造完成的,新一代“台风”是目前世界上最重型和最大号的核潜艇。新一代“台风”上也很可能装备在俄最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级上所装备的先进武器和技术装备。因此,新一代“台风”不仅因其为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还因其巨大的作战能力而被称为“可怕的东斯科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