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披露战略核计划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总司令雅科夫列夫不久前宣布,目前俄罗斯已有10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服役,部署在战略火箭军“塔曼”(Taman)师下属的第104团,到2010年“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将取代其他6种类型的战略导弹。俄岁斯战略核部队的框架最近已确定。到2007年,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将更换陆基和海基导弹,机载战略导弹的替换时间将在2015年以后。根据目前的计划,俄国防预算的28%将分配给俄战略核部队,以装备新型武器和改进现有系统。如果经费得以落实,俄将改进图-22M3、图-95MS、图-160,使  相似文献   

2.
核战略一直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为提高俄罗斯军队在核威慑下的机动作战能力,提高打击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今年2月,俄军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带有核战争背景的军事演习,除了常规部队,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战略火箭兵和航天兵都参加了演习,标志着俄“现实遏制”核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一、紧握“核王牌”,趋于积极的核威慑战略核战略是俄罗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现行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以“核”为基础的战略遏制。“安全—2004”演习中显示的战略核遏制能力,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俄罗斯对战略核…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围绕大国复兴这一主线,总体上经历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再到“战略反攻”的演变过程。2009年5月公布的《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表明,俄罗斯已经结束过渡时期,进入了长期战略发展的高水平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俄将在新的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推行“合理、实用”的对外政策,并继续凭借能源、军事两大支柱,在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建,力争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  相似文献   

4.
陈长君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2):32-33
鉴于美国在NMD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和研发太空武器的举动,俄罗斯制定了2001—2010年航天发展规划,决定以现属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太空导弹防御部队为基础,在一年内组建一支新的航天部队(“天军”)?并决定,为“天军”研发新型空基导弹监视系统,部署地基超视距雷达。目前,俄罗斯太空导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15日,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本文将向朋友们介绍一下这级艰难降生的无朋巨物。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第一副总理马斯柳科夫1998年12月29日指出,俄罗斯部署首批“白杨—M” 型战略导弹,表明俄在任何外来挑战面前有了可靠的核盾牌。他说,不久前美英对伊拉克的导弹袭击再次令人信服地表明,俄应不断关心本国的安全。“白杨—M” 型导弹的部署,使俄能以最小的资金消耗大大加强战略核力量。  相似文献   

7.
《军事史林》2008,(1):61-61
莫斯科2007年8月国际航空航天展是自苏联解体以来,饿罗斯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航空航天展,也是俄罗斯军事力量复苏的明显象征。8月,普京总统宣布,俄罗斯业已老化的战略轰炸机群已经恢复了“战备执勤”。  相似文献   

8.
李庆功 《环球军事》2008,(23):18-19
从地缘战略上看,拉美地区可谓是美国的“后院”,而原苏东地区则可谓是俄罗斯的“前庭”。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的“前庭”肆意围剿,急欲吞并,而俄罗斯则在坚决捍卫其“前庭”的同时,一举包抄到美国的“后院”,闹得美国不得不“瞻前”而“顾后”。这场“前庭后院”争夺战以美攻俄守开打,现已转为美俄互有攻守,而且正愈演愈烈,日趋尖锐化、白热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由于其面临的复杂因素,国防开支的大幅度削减已非新闻。但它仍在军事工业方面坚持着这样一个新观点,即强化战略核武器的研究和促进出售技术先进的各种武器。俄国防部副部长科科申透2架预警机伊尔—76。1架伊尔—76要价4000万美元,但俄准备让到2500万美元,米格—29上涨为2500万美元。据《蒙德》报道,如果这笔总计达110亿美元的生意做成,德黑兰的空军潜力将提高40%。德黑兰方面还表露对前苏联地对空导弹Cam—5、Cam—11、Cam—13的兴趣。1993年8月伊朗从俄罗斯订购的3艘海军潜艇中,第二艘已到达位于波斯湾的伊朗阿巴斯湾。另据报道,北朝鲜和伊拉克也拟定购买俄罗斯武器的计划。舰队纷纷卖军舰俄国防部已同外国签定了出卖黑海舰队退役军舰的合同。1991年曾出口了9艘航母,总重量为18500吨;老巡洋舰“日丹诺夫号”于1991年5月21日以214200美元卖给了英国“特里麦克司—马尔克钦格”公司;4艘护卫舰卖给了土耳其“奥久”公司;战争时期设计的两艘潜艇和导弹驱逐舰“难找”号给了意大利“康马尔”公司;一艘潜艇被乌克兰“克里木—大陆”公司买下。1992年黑海舰队出售了24艘属于独联体的船只,大部分卖给乌克兰,现停泊在赫尔松、奥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基辅。1993年随着黑海舰队的局势变化,又将有一批舰船出售。1993年国防部为了缓解太平洋舰队经费紧张的问题。决定出售太平洋舰队退役的舰船60多艘战舰。海军造船及装备部主任列奥尼特·别雷舍夫少将透露,实际上仅仅打算出售2艘小型反潜艇,2艘导弹艇,2艘护卫舰,1艘扫雷舰和1艘内燃机潜艇。老买主是印度、波兰、罗马尼亚、部分非洲国家,新的客户为伊朗等国。武器黑市交易猖獗西方军事专家估计,俄罗斯1993年武器出口总额将达90亿美元,而非法的武器黑市交易额则可能高达180亿美元。仅1993年6月,就约60万支冲锋枪、10万箱手榴弹和几十万具火焰喷射器被运往波黑、中东、拉丁美洲等热点地区。西方军火商如是说:“目前,俄罗斯最值钱的产品是军火装备,凡是世界上拥有硬通货者,均可以廉价从俄罗斯获得所需的装备。”小到手枪、手榴弹,大到坦克、装甲车都在交易之列,且手续简便。一般情况下,一支自动步枪的黑市价格为50美元,但不法商人转手可卖到500美元。几乎所有的走私武器,在运输过程中都打上“工具”、“农具”或“机械”等标签,再加上有相当数量的贿金,即可通行无阻。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备受青睐俄罗斯不断在国内外举办武器展销会,向世界推销武器产品。今年6月在法国布尔热第40届国际航展上,俄罗斯新研制成功的“虚伪卡—50型”多用途战斗直升机,以设计先进、机动性强、火力猛、防护力强等特点备受军方及航空界的青睐。据报道,不少国家军方和航空界正积极准备购买或与俄合作生产卡—50型战斗直升机,其中美国拟为其特种部队订购8架。中东、非洲一些国家已表示了购买意向。俄航空部门在决定立即投资成批生产该机的同时,还计划在美国、瑞士、希腊等国开辟合作生产线。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40届国际航空博览会上,俄罗斯新型歼击机—轻型单座多用途全天候米格—29M,非常引人注目。在“阿布扎比1993年国际武器展览会”上,SS—21“圣甲虫”导弹表演共发射了6枚托什卡导弹。俄罗斯正在向外推销这种导弹,售价为170万美元,发射装置为330万美元,运输和装弹系统为70万美元。另外,在这次展览会上俄罗斯的Mcta—c火炮以其优越的机动性能、越野能力、射击情度、高射速为外国军事专家看好。9月在下诺夫哥罗德举办了俄罗斯第一届武器军事技术装备、军转民产品博览会,至少有25个国家的代表参展。10月在莫斯科航空展览会展出了“米高扬”公司的一幅多用途远程战斗机的设计图,引起了西方军界人士的兴趣。同月在高尔基城举办的俄罗斯最大军备展览会上,亦游客如云。俄罗斯不仅加紧推销军火产品,而且还致力改善现有的装备并投入生产,企图打入国际市场。如:俄罗斯依靠一整套可供出口的武器装备打进了装甲车现代化市场。这些武器主要是BMP型,可供BTR—80式装甲车及诸如美国M—113式和法国的AMX—10P式装甲运兵车等西方装甲车辆使用的一种外装式武器系统。俄罗斯已宣布向出口市场提供正投入生产的R—77空对空导弹。西方国家表示忧虑,这将使一些好战的第三世界国家拥有未来的冲突抗衡西方超视距空中优势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海湾战争中盟军保持空中优势的关键。由此不难看出,俄罗斯依靠自己的优势将会成为主要军火出口国之一,中东、非洲、亚洲将从俄罗斯获得先进的武器,从而打破世界武器市场的旧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25日一天,俄罗斯接连发射两枚弹道导弹,其中包括从位于巴伦支海水域的“图拉”号核潜艇上发射一枚RSM-54(北约代号SS-N-23“轻舟”)潜射弹道导弹,以及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一枚RS-24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都取得了成功。俄罗斯最近表示,在2008年将至少试射11次洲际导弹,2009年后的试射频度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倍,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核威慑力量都不被削弱”。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训练场观摩"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演后突然宣布,俄已于当天开始恢复中断15年之久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战斗值班飞行。这一声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人质疑俄罗斯是否单方面重启冷战,开始保持与西方国家的战略对峙状态,媒体也对此纷纷猜测。那么,俄罗斯究竟为什么要恢复战略轰炸机的战备飞行,此举会对俄罗斯军事力量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的初步设计。这也意味着这种冷战时期令西方胆战心惊的“死亡列车”又要“重出江湖”。实际上,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反导系统和“全球快速打击”计划,面对北约东扩和复杂多变的安全局势,俄罗斯正在重点加强战略力量的建设,一个攻防兼备、跨越太空和海洋的“战略新力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俄罗斯各级政要纷纷透露,俄欲在临近中国的东部地区建设一座“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航天城。由于不是正式的公布消息,因此外界在高度关注的同时,只能从这些政要的只言片语中进行猜测。因为,兴建航天域表面上是俄欲振兴航天工业的壮举,但一旦建成,该航天城可与同样位于俄东部地区的堪察加半岛海军基地、西伯利亚军区战略预备队一起构成俄抗击北约战略进攻的东部陆、海、空一天战略支撑点。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11日.俄罗斯成功试爆了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代号“炸弹之父”。俄罗斯公共电视台第一频道实况转播了炸弹试爆的全过程.引发了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俄罗斯试爆高威力巨型炸弹恰逢“9.11”这样一个敏感日子.无疑触动了美国紧绷的神经。  相似文献   

15.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在俄罗斯3月大选前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核演习,展示其军事力量的复苏,俄总统普京亲自视察此次演习。这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火箭兵挥舞“撒手锏” 战略火箭兵是每次战略演习的主角,也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主力。据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上将透露,这次大演习将从俄罗斯不同地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演习的重头戏将是“白杨”-M导弹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的发射。 全球火力量强的地面力量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掌握了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武器。按照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出版的最新年鉴统  相似文献   

16.
方亮 《现代军事》2008,(10):68-70
2007年,俄罗斯军工出口净收入70亿美元。凭借着这一佳绩,军工业成了继油气产业之后俄罗斯又一创汇大户。但就在军工业捷报频传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却已将手术刀对准了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并极大提高了俄罗斯人民族自豪感的产业。2007年7月10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组建高科技工业生产国家集团“俄罗斯技术”的若干问题》的命令,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底,俄罗斯的“白杨-M”(SS-27)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完成最后试飞并进入俄战略核力量作战序列,由10枚导弹组成的“白杨-M”新型导弹团部署在俄南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夫基地,正式担任战略火箭军的作战值班任务。“白杨-M”的研制成功和部署标志着俄罗斯的战略武器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这种被俄罗斯官员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导弹究竟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8.
8月13日,俄罗斯大型军工科研企业——中央科研精密机械设备建设研究所的总经理德米特里·谢米佐罗夫在俄“国防出口—2014”展会上向媒体透露,该军企领导研发的俄军第二代单兵作战系统——“战士”,将于9月结束国家试验,尔后正式列装全军。从第一代“铁阿护甲”系统到第二代“战士”系统,俄罗斯正在体系化发展“未来战士”系统、打造未来战场数字单兵。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于今年8月29日宣布,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装备了公路机动导弹系统“白杨”-M的导弹团将在2006年担负战斗值班任务。它的装备将提升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的质量和作战效果。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装备了巡航导弹的战略空军和战略核潜艇。这两种战略力量可以在极其隐密的状态实施集中进攻,并处于潜在敌对方的视距之外。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海基战略核力量,战略核力量的支柱是井式发射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但这种导弹极其容易被发现并被敌方瞄准。因此,俄罗斯除了公路机动洲际战略导弹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0.
8月17日,俄罗斯14架战机从7个机场同时起飞,进行了长达20小时的远程战斗巡逻。普京总统随即宣布,在长达15年之久的间断后,俄罗斯已于当天恢复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值班飞行——重新恢复远航巡逻8月17日,在观摩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后,普京在现场发表了颇有分量的讲话。他说:"我已决定,恢复俄罗斯远程航空兵的日常战备巡航。就在今天,8月17日0时0分,14架战略轰炸机、数架辅助飞机和加油机,从俄罗斯各地的7个机场起飞,开始了战备值班,参加此次飞行的飞机总数达20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