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19):70-70
偏弹一发决出胜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军在凡尔登会战长达两个月之久,双方发射74000多万发炮弹,伤亡上百万名官兵,还未决出最后胜负。然而,一发偶然偏离射向的炮弹对战役结局起了决定作用。1916年4月初,在双方混战中,法军的一发炮弹打偏了,无意间击中德军的秘密弹药补给基地,—下子使德军的45万发大口径炮弹全部爆炸销毁。法军抓住这一偶然得到的有利战机,逐个炮轰德军的炮兵阵地,摧毁了所有的重型火炮,使得德军只能被动挨打而无力还手。  相似文献   

2.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全线溃败,到12月初就损失约七百万人。然而,在莫斯科城下,苏军却创造了奇迹,第一次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把德军击退一百至二百公里。战前,德军估计苏联陆军有一百八十二个师,能用于对德作战的足一百四十一个。苏军遭受惨重损失,仍有力量进行反击,这使许多德军将领迷惑不解。德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过低估计了他们的力量,现在被我们发现和识别出来的师就有三百六十个!”当然,低估苏军实力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强击机曾在德军阵地上空反复进行超低空飞行,既不投弹也不射击,但坚啸刺耳、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却使德军官兵惊恐万状,战斗力锐减.原来这是苏联红军专门利用噪声给德军以心理打击的战术行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真正厉害的声音却是那些人耳所听不到的声音一次声.  相似文献   

4.
王作化 《环球军事》2004,(22):15-17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由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突然袭击和苏联的准备不足,苏军遭到惨重损失。德军直逼莫斯科城下。危急关头,为赢得积蓄力量争取反攻的时间,苏联政府一度考虑过与德国签订媾和条约,但因希特勒的傲慢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最终放弃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5.
1943年1月16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夺回了德军占领的波特姆尼克机场。该机场是德军进行空中补给的重要基地。苏军控制了机场的照明和无线电导船设备,并以巧妙的手段继续欺骗德军飞行员。由于德军前线指挥部对一线混战情况不明,未能把机场失守情况通报下属,一些分布在不同机场的运输中队继续向这里实施紧急空运。尽管见到机场跑道弹痕累累,但是为挽救在风雪中挣扎的第6集团军官兵,德军飞行员还是鼓足勇气一架  相似文献   

6.
年迈的英国穆勒夫妇在美丽的小城市龙斯比特尔科克开了一家小酒店。能干的穆勒老汉把小酒店经营得红红火火,经常门庭若市,生意兴隆。穆勒夫妇俩待人和善热情,博得了常在这里就餐的德国潜艇官兵们的欢心。他们都亲热地称小酒店为啤酒桶——波尔卡。每当他们出海之前总要到这家小酒店来,而穆勒又总是慷慨地奉送每人一杯啤酒表示热情。德国潜艇上的官兵也都把这杯啤酒当作是饯行酒。日久天长,出海前来小酒店喝上最后一杯啤酒,也就成了德军官兵的自觉习惯。 他们除了喝啤酒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仪式。那就是在每次临别之际,穆勒部要虔诚地拿出一本签字簿,请德军官兵签上  相似文献   

7.
惊心动魄大决战。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德军150万人被歼。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伤亡惨重。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市区防御战斗极为激烈。双方对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反复争夺,对火车站的争夺竟达13次之多。尽  相似文献   

8.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9.
数九隆冬,随着一道紧急动员号令,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团迅速启动人员收拢预案、物资器材装载输送预案、临战训练预案等。20多个小时后,10多路预备役官兵开始从城市乡村、企事业单位奔向茫茫雪野中的一处山林,一批作战保障物资从各储备库室运向指定地域,200多名官兵随到随训,30多个重点难点课目先后出现在练兵场上……  相似文献   

10.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指挥着纳粹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当时苏联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致使德军长驱直入,战争只进行了18天,苏联就丧失大量领土。到7月10日,德军约40个师的兵力直抵列宁格勒城下。列宁格勒位于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入海处,是苏联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在苏联人看来,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建筑物、色彩画、雕塑品、名胜古迹、美丽的花园、公园和博物馆,都是苏联人的骄傲。在希特勒看来,夺取苏联这一重工业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占领了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就能使德国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得到好处。早…  相似文献   

11.
9月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并以此为借口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9月25日,中国八路军115师于山西平型关前线首战告捷,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9年9月1日,德军大举入侵波兰,揭开了德波战争序幕,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9月15日,英德空军发生激烈空战。这是不列颠之战的一场决定性战斗,德军战败。此后,德军对英空袭转入低潮。1941年9月30日,苏德开始莫斯科会战,苏军以重大代价取得胜利,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2.
失血过多——战场的生命杀手战场上一名重伤员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救助的话,将有可能从死神的手中逃脱出来。而往往是由于战场恶劣的医疗救护条件让许多伤兵白白地牺牲掉年轻的生命。早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依靠战场救护直升机赢得了宝贵的伤员抢救时间。这种快速的运载工具弥补了医疗条件的不足。98%的重伤员被抢救了过来。但还是有2%的重伤员永远失去了再继续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后,一个神话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希特勤所向无敌的大军是被苏联的严寒击败的,是可怕的"冬将军"挽救了苏联. 这一说法来自希特勒的将领们.他们把德军、在苏联的失败,归于1941年严寒的冬天,声称如果不是苏联的严寒,他们一定能攻下莫斯科,从而取得对苏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一笔“固定资产”一笔“无形资产”一笔“流动资产”不管你是什么人到九连当兵你都会得到这三笔人生财富13年31名战士提干,27名干部走上营、团岗位,21名转退官兵当上了县处级领导和私营企业家,178名退伍兵成为乡村干部、企业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步兵连队,何以人才辈出?“红九连”官兵的回答是:在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得到了3笔“资产”——一笔“固定资产”,一笔“无形资产”,一笔“流动资产”。  相似文献   

15.
1943年11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谈,也为德黑兰会议作准备,这预示着战争将很快结束。同时,在大西洋彼岸,希特勒还在精心策划着绑架丘吉尔的行动。这一隐藏多年的令世人震惊的秘密被一名英国记者从对英国北诺福克海滨一个名叫斯德莱康司坦卜尔的村庄的调查后发现。在这个村庄教堂后面的墓地里埋葬着当年执行这一任务的德军特别行动队成员。  相似文献   

16.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3,(12):58-60
1945年3月,盟军主力已打到莱茵河畔。然而,西线战场的大后方——法国西北部芒什省港口小镇格林佛却遭到了德军的突袭。 被遗忘的战场 1944年夏,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国,西线战事朝向欧陆腹地推进,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英吉利海峡的5个小岛上仍滞留了25000名德国守军。伦敦绝口不提此事,是因为1940年失守的海峡群岛是大英帝国的唯一丢失国土,说了怕丢人,柏林倒是想把人撤出来,只是交通隔绝,爱莫能助。要说最倒霉的,还是孤悬小岛的德军官兵。虽然海峡风景如画、轻风阵阵、海鸥不时掠过,但困守于此的德军可谓窘态百出。  相似文献   

17.
战争轶闻     
据《莫斯科新闻》报道:1954年9月13日,苏联驻白俄罗斯的一个步兵整军,4万多名官兵在哈萨克斯坦平原上的托特斯克进行了一次使用真核弹的所谓模拟核战争条件下的军事学习。据消息说,当天天气闷热得令人窒息。随着一颗真的核弹在演习部队之间1150英尺高的空中爆炸,“红”方  相似文献   

18.
最近,石家庄市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相继发生山林大火,石家庄警备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组织2000多名民兵,协调驻石部队官兵4000余人,参加灭火战斗。省市军地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广大民兵和部队指战员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  相似文献   

19.
读懂闪击战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腾 《军事史林》2010,(2):37-39
二战结束已经65年了,但德军横扫欧洲的历史仍然令人记忆深刻:1个月吞并波兰,43天打败法国,1天占领丹麦,2个月征服挪威,3个月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赢得这些辉煌的战果,“闪击战”理论功不可没。闪击战从诞生开始德国人就赋予它一个光鲜的外表,滚滚的铁流,惊人的速度,因而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德军先进的战术和强大的力量。波兰人用马刀迎战坦克的战例,常被用来证明德军当时的强大和先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军的装甲力量并非压倒式的,  相似文献   

20.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苏军接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8月,当骄横的德军逼近莫斯科时,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策划了一次举世震惊的军事行动——轰炸柏林。一个大胆的决策1941年8月初,海军总司令库兹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