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了.我国核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一个生机蓬勃、前景广阔的天地。我作为核工业的一个老人.回顾这30年的历程,不由得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2.
胜境关览胜     
2002年7月.我从军校毕业,被分到中越边境一个偏远的边防连队当步兵排长。我在军校学的是营房建筑,军事指挥从未学过,在队列前一站就会把脸憋得通缸.边防执勤更是一窍不通。工作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错误.“三把火”倒把自己烧得威信扫地。我的情绪跌到了水点.开始想办法要调离边防。  相似文献   

3.
我从部队转业到大连旅顺开发区工作已有10个年头了。回首20年的军旅历程。每当忆起为老红军首长担任警卫员的一段军中往事。我心头就会涌起一股热流.总想深情地说一声“老首长.您传承给我的长征精神.足够我一生受用。”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串平常的数字,这个时间长河里微小的一瞬。因了一场灾难,成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时刻。那一瞬间,我刚从午睡的梦中醒来,爱人正把一杯热茶递向我,忽然的头昏目眩,我莫名其妙地扑倒在床上,杯了碎裂.床在摇晃——地震了!  相似文献   

5.
1970年3月.我在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校园内拍摄了一张照片。当时.我在海军航空学校当飞行学员.虽然被称为“空中骄子”.但那时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军队也不例外。除了伙食低.穿的也很差。尽管我们学员有飞行服.但只限于训练、学习时穿用,所以一套军装就不够穿了,营房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维吾尔族女孩,名叫玛哥达斯。2006年4月,我来到农五师81团综合加工厂棉检班工作。刚到团场时,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很陌生。但是.我很快就熟悉了棉检班班长韩岩霞。  相似文献   

7.
部长,我知道您收到信.一看地址就知道是我给您的信.从1996年12月入伍到现在我给您的书信都是汇报我的情况,但今天我的信是向您通报,因为您。而使我们在异乡海防服役的军人更加骄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超越     
曾经有那么一天.我站在危崖最顶端的那块巨石上.张开观臂深呼吸.放眼四野,心旷神怡。在那时.我感觉到了一种超然的洒脱,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豪迈.那种从未有过的放松,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去国还乡的非常心境.令我淡漠了心理上的恐惧,令我忘却了自我。  相似文献   

9.
岁月不知埋藏了多少记忆,但一些闪光的事物常常会被人们铭记于心。年过60岁的父亲已经离开好多天了.可每当想起他头戴旧草帽.顶着炎炎烈日.从遥远的农村给我们送鸡蛋的画面,总是让我记忆犹新.为之动情。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即将退伍的战士。5 年前,我从一座江南小城走入军 营,来到北国边陲。军营生活我是 很热爱的,而这些年也是有锻炼 的,比如,入了党,当了班长,有 了一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对此, 我欣喜过,骄傲过。但近一个阶段 来,我心里很烦,不踏实,时常很 担心.原因是今年要退伍了。我的 家乡经济很发达。但我觉得,我与 家乡已经离得很远,恐怕难以适应 家乡的生活了。前不久.我回了一 次家.看到昔日的一些同学,甚至 有的可以说是以前看上去不成器的 同学,居然很发达了,有好几个成 了企业家,还有的成了村镇领导, 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些人与我 谈起经济、谈起企业、谈起营销, 头头是道。听着他们的谈话,我感 到军营终究有些闭塞了,顿时发现 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而自己以前  相似文献   

11.
爱女涵涵     
张帅政 《华北民兵》2005,(12):58-58
大学毕业那年,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和好奇.我入伍到内蒙古草原.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在银装素裹的冬日,我到边城锡林浩特市报到。刚下车.零下30多度的严寒.就给了我迎头一击。看着街道上厚厚的积雪和包裹严实的行人,在举目无亲的北疆小城锡林浩转,生性怕冷的我感到一片凄凉.我打电话对朋友诉苦,朋友却说,没关系,初来乍到总有些不习惯,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它的.人都这样的。当时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1992年8月1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天,我所在的军医大学里,满院挂满了彩旗,道路两边摆满了熟菜和各种点心、肉食,校门口花团锦簇,音乐喷泉一浪高过一浪。全院上下.洋溢着一派过节的气氛。我信步来到学员三大队,从5月份休产假至今,我很长时间没有上班了,恍然隔世。我是学员队干事。学员队静悄悄的,新生没有  相似文献   

13.
雪儿是我在报社参加新闻报道学习班时的同学,虽然当时彼此联系不多.也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后来。个偶然的机会,却使我们成了恋人,经过一年多的相知、相恋.1998年春节过后.征得双方父母同意,我们决定结为秦晋之好,井把婚礼定在了“八一”这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电话     
八一那一天父亲给我打了电话。这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手在颤抖,心在加速,嗓子中好像卡了一个又干又硬的馒头。.“节日快乐。小子,你出息了。”这是我隔着听简听见父亲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我当三年兵刚转了士官的第一年。自从我懂事的那时起,父亲就是一直冷冰冰的模样。明朗坚硬的轮廓,拉碴的胡须,不爱说话的嘴,高高的个,风一样  相似文献   

15.
家信     
当兵那一年,最难忘的.就是写家信、读家信了。记得新兵训练开始不久,班长就问我.给家里写信了吗?我说.已经打过电话了。班长笑起来:那是不一样的,你应该写信。开始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放着先进的现代化通信工具不用,偏偏用最原始的方式,慢慢地我就发现.给家里写信.不仅仅是向家里报平安,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抒发。同样是一件事.电话里三言两语就说完了.但要是写信表达就不一样了.你得一面写一面想,甚至连每个字怎么写,用什么词表述,都需要认真思索一番。特别是对家人父母的思念之情.落到笔端.是那么的亲切自然.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思乡的深情,这是聊天说话表达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所承担科研.生产任务的特点及其实际情况.由我所质量管理中心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于下半年在所内颁布并试行。  相似文献   

17.
向祖国致敬     
金秋是美丽和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执行飞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以及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全体科学技术人员、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我196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市赵屯镇陈家堡村。1987年11月入伍.曾在某团神枪手四连当战士、班长.1990年9月考入大连陆军学院,1993年7月毕业,历任某集团军排长、作训参谋、政治指导员、连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词     
一天,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20.
告别红松     
是山是石,是松是桦.是溪是泉,山青似黛.水绿如蓝,净化了仙境般的自然。有客从内地来.有客从异乡来.山吏锦绣,石史秀俏,树史挺拔,水更幽碧,城更热闹。山水好吟诗.葱郁应入画.此时此刻.再优美的词句.再潇洒的笔墨也难以表达我对第二故乡的赞美和留恋.更无法体现我对红松的痴情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