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兵 《华北民兵》2005,(9):55-56
位于安新县城东6公里的白洋淀,由大小几十个岛组成。四面环水,是个纯水区,这里的村民收入主要以编织苇席、打箔、养鱼为主。抗日战争时期,安新县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和区长李刚义在大张庄召集王家寨、郭里口民兵组织建立了著名的民兵水上抗日武装——雁翎队,雁翎队利用白洋淀的水面、港汊和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神出鬼没。伏击敌巡逻艇,端岗搂,除汉奸.痛打“包运船”等一场场战斗.使日伪军闻风丧胆。如今白洋淀雁翎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民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有着"华北明珠"的美誉,又是当年雁翎队打鬼子的主战场,如今成为红色与生态完美结合的国家首批5A顶级景区。安新县人武部组织白洋淀景区民兵连,传播精神文明、应付突发事件、保护生态环境、抗洪抢险救灾、维护旅游秩序,为创建平安和谐景区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当地群众和八方游客都称他们是新时期的"雁翎队"。  相似文献   

3.
河北保定,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这里曾发生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冉庄地道战、白洋淀雁翎队,更是闻名遐迩。一大早,笔者驱车来到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随着解说员的介绍,我们仿佛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1939年秋,在中共新安县三区区委书记徐建等人的领导下,成立了由陈万任队长的抗日武装。他们用打猎的枪排、大抬杆、火枪作为武器,利用淀区密布的  相似文献   

4.
枪插雁翎,船行排成"人"字形,像群雁飞翔,这支水上游击队因而得名"雁翎队"。雁翎队"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直喊疼",它英勇善战,常常出敌不意,因而得名"淀上神兵"。  相似文献   

5.
"坚定发展信心保稳定、立足岗位实干促增长……"近日,笔者随同河北省保定军分区工作组检查基层民兵整组工作时,在安新县穗宝集团"青年民兵之家"看到,一名民兵干部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内,在标有"坚定理想信念、忠实  相似文献   

6.
张洪新  徐兵 《华北民兵》2005,(10):56-56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攒的白洋淀上,活跃着一支神出鬼迓、来去无踪的抗日武装——白洋淀水上游击队。1939年2月15日,日寇占领了新安城(现安新县),对白洋淀人民进行了无绝人性的“三光”政策。为了抗击日寇的野蛮侵略,1939年秋、根据县委的指示,三压区委书记徐建和区长李刚义到大张庄召集郭里口、  相似文献   

7.
安新县人武部为使民兵政治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他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利用地处白洋淀革命老区和身边雁翎队老英雄的优势,让教育活动更加多  相似文献   

8.
与陆地上的游击战相比,水上布雷游击战由于其对象的特定性,具有诸多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比陆上游击战实施起来更加困难。第一,地域固定而环境复杂,游击队必然活动于江海湖沼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敌人重点控制且自然环境复杂的区域,从而限制了游击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作为一种作战方法还是一种战争形态,游击战在东西方都有很长的历史,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次大战期间,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游击战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游击战。其中,中国的抗日游击战最为典型,其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为游击战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将游击战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们走进军事博物馆展览大厅,看到“雁翎队”使用过的大抬杆和鹰排的时候,总要激起对这支抗日民兵小分队深深的敬意。他们利用水上的自然条件,顽强、机智地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激荡着我们的心。“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  相似文献   

11.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史册上,记载着游击战的光辉业绩。尤其是抗日战争中,我国的游击战“演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伟大的一幕”。在今后反侵略战争中,游击战仍然是人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军内外读者尤其是各级武装干部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传统战争样式的出现及迫于人道主义灾难的压力,有些战斗任务是无法用大规模军事力量以扫荡的方式来完成的,必须借助于特种部队以反游击战来赢得胜利。然而,反游击战很不好打,许多优势兵力和先进装备都派不上用场。此一难题,使一些军事大国头疼不已,因此,反游击战就成了军事专家们研究的对象。美国近年来加强了特种部队的作战训练,为的就是在战争中能有效地实施反游击战,达到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其中,在对阿富汗塔利班军事打击中,就曾出动过不少的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14.
游击战作为一种战争样式,在未来战争中不仅是需要的,而且应该是有效的.未来的游击战.如果说同以往的游击战有什么不同的话,主要是:未来的游击战将是在现代高技术兵器条件下进行的现代游击战.发生在七十年代的越南战场,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战场的游击战,虽然有些现代意味。但是,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游击战争景况相比,恐怕只能说是幼童  相似文献   

15.
姚健  许杰  王翼 《国防》2004,(6):15-18
游击战是我军三大作战形式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一直是民兵和地方部队的基本作战形式。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战争面貌,同时也使游击战这种传统作战形式面临巨大挑战。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游击战的生命力如何,怎样才能使这种传统作战样式重放异彩?值得深思。在此,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认识。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但游击战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法,必须树立对这一传统作战形式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军事革命浪潮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吸收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教训,采取了某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虽然最终伊拉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其抗击联军的目的,伊军在战争中的游击战战术运用表明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采取游击战战术以弱抗强依然有其可行性,也表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进行游击战要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游击战在过去革命战争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在高技术条件下,游击战还灵不灵,还能不能运用游击战对付高技术装备之敌,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理论问题。本文仅此谈几点看法。 纵观六十年代后的几场局部战争,游击战非但没有消失,而且还显示了其独具特色的风采。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是“非线式” 的整体作战,这就为游击战提供了应有的天地。现代游击作战,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游击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实践中经历了战术、战役层面运用到战略层面部署的演变过程。抗战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国民党注重的是游击战的战术价值,通过小规模正规部队的游击行动配合阵地战;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和对战争实践的总结,徐州、武汉会战期间,国民党从战役层面部署和实施了游击作战;武汉会战后,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战略价值,并在战略层面实施了游击战。但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战争总体战略和游击战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其他诸因素影响,其游击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强 《军事史林》2013,(5):48-52
传统的非正规作战是以游击战为基本形态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种作战诞生以后才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非正规作战。现代非正规作战一经形成,就在战争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分别以特种作战与游击战两种基本形态与正规作战相互配合,有力地推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