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在继续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的同时.不断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频频将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安倍晋三上台后,首访东南亚各国,其加快亚洲外交布局,重拾价值观外交,构建“钻石包围圈”围堵中国的企图昭然若揭。 防务渗透显示军事存在  相似文献   

2.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4,(11):33-33
近期,安倍接连出访欧洲六国,多边推进所谓“俯瞰地球仪”式外交策略,向海外兜售所谓“积极和平主义”概念.为日本修宪扩军造势,寻求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是活跃在清朝晚期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对外交涉中提出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思想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鸿章所提出地“以夷制夷”“和戎外交”“诚信外交”“弃藩邦保疆土”“重海防轻塞防”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外交思想进行阐述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台湾在“对外交往”中,以花巨额的美元为媒介,投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搞“务实外交”,实为“金钱外交”,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在去年元旦祝词中表示,台湾要积极争取加入国际组织、扩大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边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我们应当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并致力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亲”就是要传承山水相连、血脉相通的传统友谊;“诚”就是要坚持重义守信、言出必行;“惠”就是要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周边,实现互利共赢;“容”就是要实现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包容开放发展。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并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带动亚太梦和世界梦。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关系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军事关系也在日趋“军事经济化”。从当今世界的战略全局看,“经济外交”已成为各国对外政策中愈来愈重要的内容和实施外交行动的手段。外交和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国家经济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同外交政策上的失误或外交工作的不力有关。目前,世界上的外交官和外交机构或多或少都有经济外交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法斗争方略的演变。文章认为 ,自 1 881年 1 2月总理衙门上对法“豫筹办法”奏折起 ,至 1 882年 1 0月清政府获悉“法越和约”条约内容止的近一年内 ,清政府以“保护越境”、“屏蔽吾国”为目标 ,外交强硬、军事威慑并用 ,企图达成“消弭衅端”之结局。自 1 883年 1 0月清政府获悉“法越和约”内容后发出上谕起 ,至 1 884年 8月法海军突击福建水师止的 1 0个月间 ,清政府以“保境息民”为目标 ,军事上 ,越境抗击 ,中土守御 ;外交上 ,以“不损国体 ,不贻后患”为原则对法交涉 ,企图达成“保全和局”之结局。自 1 884年 8月下旬清政府对法宣战起 ,至 1 885年 8月清政府发出“和局既定”、“通谕中外”上谕止的一年里 ,清政府以“保全疆土”为目标 ,军事上 ,中国沿海反击 ,越境陆路进攻 ;外交上 ,以不赔款为原则对法交涉。最后 ,军事上实施“乘胜即收”方针 ,外交上进行和谈 ,达成了“弃藩保台”之结局。  相似文献   

8.
豫夫 《环球军事》2012,(20):48-50
台湾“中央社”报道称,10月8日,随着马英九特任袁健生为“国安会秘书长”的生效,岛内“国安”、两岸、“外交”高层人事上演大搬风暂时告一段落。在这波人事大调整中,“国安会秘书长”由原驻美代表袁健生接任;“陆委会”主委由“国安会咨询委员”王郁琦接任;国民党“外交顾问”金溥聪出任驻美代表;海基会理事长由国民党秘书长林中森转任。  相似文献   

9.
6月底,我一踏上越南这片曾经饱受战火的国土,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变化”。尽管此次休假来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是探望担任武官工作的丈夫,但一融进这个“外交圈子”,我也免不了被冠上“武官夫人”的头衔,心头难免有种受宠若惊的滋味。 在国内由于工作紧张,我一直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叫人想在假期里把压力感一抛脑后,轻轻松松地过一段休闲日子。没想到此行也没得闲儿,我时时在感受着“外交”,体验着“外交”,在这座外交围墙里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0.
《环球军事》2013,(3):43-45
曾几何时,被视为“不负责任”与“不成熟”的安倍不仪:莺新活跃于日本政治舞台,而且还以“救世主”姿态重登首相宝座。1月18日,安倍在首次出访的东南亚之行最后一站~印度尼西亚,宣布了自己所谓的“外交新战略——日本东南亚外交新五项原则”,这即是日本媒体所吹捧的“安倍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0,(4):42-43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代诗人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花》抓住了兰花的特征:花朵不大,也不问是否有人赞赏,却默默地散发着幽香。20世纪60年代.小小的兰花更是成了中国、日本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次巧妙的“兰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这是跨越历史的航迹,这是谱写友谊的征程,在中韩建交10周年之际.海军副参谋长周伯荣少将率领南“嘉兴”号、“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5月6日至13日,作为祖国特别的外交使者.首次访问了隔海相望的韩国.谱写了中韩两国海军交往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的春天,1951年3月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新中国专司军事外交工作的部门——中央军委外联处诞生。岁月流转,光阴荏苒,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新中国军事外交已经披荆斩棘,大步向前。今天,当“中外联演联训”、“国际救援”、“亚丁湾护航”、“联合国维和”等名词频频见诸报端,各种涉外军事行动不断出现时,  相似文献   

14.
印度外交中较少为人所了解和审视的一面也许就是新德里有近20多年历史的“东向”政策。  相似文献   

15.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4,(4):11-11
日本2014年版外交蓝皮书获内阁批准 4月4日,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向内阁会议报告了2014年版《外交蓝皮书》,并获得批;住。蓝皮书声有关涉华内容称,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对“飞行自由原则的侵害”,并认为中国军力增长“不透明”,  相似文献   

16.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通过对“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外交实践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可以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可以消除国际上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疑虑和不信任,对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快中国的和平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美国外交与新兴媒体“联姻”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刘庆 《环球军事》2013,(2):20-22
近日,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近藤大介刊文称,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以自己第一届政权时期的外务省外务次官谷内正太郎为中心,努力统筹“自由海洋之弧”新构想。明眼人立刻可以看出,这既代表又一个新名词的诞生,更代表日本外交政策的又一轮调整。究其实质,这更像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遏制之弧”,反映日本这个“海洋国家”的总体心态开始从满怀激情走向空前阴郁。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的外交战略构想多如牛毛,几乎每隔一个时期就有新名词出台,让世界看得目不暇接。但这些构想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以价值观外交为中心,而最终以遏制特定对象为目标。如早在2006年11月,时任第一届安倍政权外相的麻生太郎就在演讲中同时提出了“价值观外交”和“自由与繁荣之弧”概念,企图将欧亚大陆周边所谓“新兴民主主义国家”连成带状。其后,安倍晋三又在此构架下重点推进“四国价值观同盟”或者叫“民主国家联盟”,并在任内取得一定进展。就在去年12月底再次上台执政后,安倍晋三迅速与周边数国元首电话沟通,以实现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双边关系上,要纵观全球,拟定战略”的夙愿。  相似文献   

19.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次推出其创新理论成果“震慑理论”,这一理论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心战理论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伊拉克战争,其“斩首行动”与孙子的“擒贼擒王”思想如出一辙;其“震慑行动”与孙子的“上兵伐谋”思想异曲同工;其“外交攻心”与孙子的“伐交”思想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20.
豫夫 《环球军事》2009,(7):42-43
3月16日,台“国防部”公开发表了首部“四年期国防总检讨”(QDR)。台“国防部长”陈肇敏还专门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进行项目报告,台“国防部”也于当天召开记者会及学者座谈会,为QDR的出台摇旗呐喊。那么这个首度推出的“总检讨”都讲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