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正>当前,太空军事化正处于愈演愈烈之势。如2001年1月22至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规模空前的大型太空战演习,这只是美国空军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太空战模拟演习的首次演习。同年的3月5至9日,美陆军航天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国家联合试验中心也进行了本军种第四次年度太空战模拟演习。  相似文献   

2.
当前,太空军事化正处于愈演愈烈之势。如2001年1月22至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规模空前的大型太空战演习,这只是美国空军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太空战模拟演习的首次演习。同年的3月5至9日,美陆军航天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国家联合试验中心也进行了本军种第四次年度太空战模拟演习。不难预见,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太空战已经变得越来越伸手可及了。战争动员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战争,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就需要有什么样的动员样式与之相适应。因此,太空力量动员做为一个崭新的动员领域…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20~27日,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了代号为“施里弗Ⅱ”(SchrieverⅡ)的大型太空战模拟演习。这是继2001-年1月“施里弗-2001”太空战模拟演习之后,美国空军的第二次类似演习。尽管  相似文献   

4.
袁俊 《国防科技》2005,(8):43-47
2001年,美军举行首次太空战演习太空战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在2l世纪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在21世纪能否拥有太空这个战略制高点,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凭借强大的太空军事优势,达到称霸太空,攻击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1年1月22日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Schriever2001)的大型太空作战模拟演习。这是美国第一次把太空作为主战场而进行的演习,并把中国作为主要假想敌。这次演习既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而进行的导弹防御模拟演习,也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侧生和用太空支援地面作战的模拟演习,表明美国新政府更加重视太空作战,把控制和使用太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威慑手段,试图以其强大的空间能力永远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使战争在作战实验室中“排练”时,“在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便成为了新的战法研究和战争演练方式。21世纪的第一个月,美国空军举行了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太空战模拟演习,神秘的美国空军太空作战实验室(Space Battle Lab)随之浮出水面,并成了太空战模拟演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吴勤 《现代军事》2008,(11):45-49
太空已经成为新的军事“要地”,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武器.不仅能摧毁处于太空的敌方卫星,还能向地面目标发起致命攻击。近年来,美国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拒绝签署有关禁止太空武器的条约。美国的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引发代价高昂的太空军备竞赛.破坏目前的稳定局面。那么到底太空武器有哪些?太空武器真的那么有用吗?美国会发展什么样的太空武器?太空战能避免吗……  相似文献   

8.
就在美国新总统走马上任伊始,美军便爆出新世纪第一则惊人的消息——2001年1月22日到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普林斯空军基地秘密举行了代号为“斯科里埃弗2001”的太空战模拟演习。 美国空军斯科里埃弗空军基地,美军高级军官盯着大屏幕上显  相似文献   

9.
美军积极准备太空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附近的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首次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作战模拟演习,其目的是探索在未来太空作战中有效夺取制太空权的方法。国外军事分析家认为:此次太空作战模拟演习清楚表明,美军正在加紧准备实施太空作战。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军就提出了太空作战的思想。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过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和科索沃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实践后,美军更加重视太空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施里弗”太空战演习是美军检验航天力量运用、探索作战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施里弗”太空战演习中商业航天力量的基本情况和运用特点,了解美军商业航天力量建设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我国商业航天力量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相似文献   

11.
段宁 《国防科技》2023,(4):81-85+91
随着21世纪进入第3个十年,第二次太空竞赛日益激烈。针对美国这一太空强国,通过分析其太空战略,研究其太空部队、太空军事基础设施的特点以及新太空军事联盟的发展历程,得出由美国主导的太空军事化、战场化、武器化格局已经成型的结论。这种形势对和平利用太空国家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结合上述分析,为更好地解决第二次太空竞赛带来的风险和冲突,使人类能够共享共有太空、和平利用太空,提出加强和平发展宣传、普及强化太空安全意识、完善太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全球太空深度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太空作战,指作战双方至少一方在大气层以外发生的军事对抗行动。它包括用天基武器攻击空间、空中、海洋和陆上目标,或用陆、海、空基武器攻击空间目标。随着空间军事化和商业化的迅猛发展,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必须关注和占据的战略“制高点”。太空作战是现代航天技术的产物,也是太空军事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太空部署天基平台,可以占据高度优势,能够“合法”地经过或驻留在他国领土上空进行军事活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信息,并具有长期持续作战能力;太空还是部署各种武器的场所,可以用来攻击太空中或地面上的目…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这次“猎星”行动,其实质是一次反导系统和反卫星能力测试,极有可能加速太空军事化进程。美国是当今对太空依赖程度最高的国家,太空军事化的加速必将使其自身受害。  相似文献   

14.
樊高月  宫旭平 《国防》2016,(2):40-44
美国太空战略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历届美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予以修改、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各届政府的鲜明特点。在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了军民双轨制太空战略,“以民掩军”开发军用太空项目,打出“和平利用太空”旗号,定下了美国太空战略的基调;里根政府建立军种和联合太空司令部,实施“战略防御倡议”,首次公开提出要在太空大规模地部署武器,同时把太空作为一个作战领域。这两届政府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对太空武器化、军事化趋势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樊高月  宫旭平 《国防》2016,(3):52-55
美国太空战略思想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历届美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予以修改、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各届政府的鲜明特点。在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政府确立了军民双轨制太空战略,“以民掩军”开发军用太空项目,打出“和平利用太空”旗号,定下了美国太空战略的基调;里根政府建立军种和联合太空司令部,实施“战略防御倡议”,首次公开提出要在太空大规模地部署武器,同时把太空作为一个作战领域。这两届政府对美国太空战略思想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对太空武器化、军事化趋势负有更为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月22日-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附近的一个空军基地,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太空作战模拟演习。演习的目的是探索在未来的太空作战中有效夺取并控制太空权的方法。国外军事分析家认为,此次太空作战演习已经清楚表明。美军正在加紧准备实施太空作战。  相似文献   

17.
当人类跨入新世纪的门槛后,随着美军大举操演“太空战”、俄罗斯成立新“天军”,欧洲、印度、日本等加速发展太空军事力量的举措不断出台,太空作为人类军事活动的一个新的战场正逐渐受到世人,尤其是那些太空强国的重视。可以预见,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太空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太空战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 太空战受战场区域、武器装备和尖端技术的影响,具有十分突出的作战特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施里弗"系列演习是美军专门针对未来太空安全和太空战进行的高层次战略演习,截至目前共举行了10次。通过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美军"施里弗"系列太空作战演习,对历次演习的举行时间、演习地点、演习内容、演习想定设置时间、运用/涉及的武器装备与技术手段、结论影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演习的组织力量以及6种参演力量,剖析了演习所担负的传播器与演练场双重功能;并按不同背景将系列演习分为以应对地区冲突为背景、以反恐作战为背景、以多国参与为背景3种类型,总结了演习所具有的系列化、多元化、单边化、互动化、实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阿兵 《国防科技》2003,(5):47-48
又出新招 2003年2月20日至27日,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为期8天的施里弗-2(Schriever)太空战演习。此次演习假定的背景仍是2017年,演习的内容涉及到新型航天系统(包括天基雷达和改进后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军事应用。演习的唯一目的就是确定美国军方在未来数年内如何进行太空作战,例如测试可以对地面运动坦克作出反应的基于卫星的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20.
自1960年8月美国成功发射并回收“发现者”13号侦察卫星以来,伴随着美、俄、英等国对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的不断加强,太空军事化已引发广泛关注。文章剖析了太空军事化的科技、政治及军事动因,探讨了围绕外空伦理及军备控制等展开的相关争议。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国家利益本位”阶段,太空军事化进展正呈现出加速态势,相关伦理规约及国际法虽有一定阻滞作用,但约束效力十分软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