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嫦娥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测控系统至关重要。我国的航天测控网不仅轨道测算精度高,而且具备天地话音、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传输等能力.可对火箭、各种轨道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提供高精度测控支持服务,实现了“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一网多星、国际兼容、飞船回收”六大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器     
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太空站和航天飞机。 载人飞船,简称“飞船”,是一种乘载人员较少(3人以下),在太空作短期(十几天以内)运行,然局返回地面的、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 太空站是一种体积较大、可接纳多名(3-6人)航天员在其中长期工作或作短期巡访的航天器。太空站在轨道上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既可在有人照料下工作,也能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钟的太空试验飞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这次飞行试验中,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  相似文献   

4.
发展简况把活动领域从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太空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1957年10月4口,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Vostok)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1962年2月20日,美国航天员约翰·格林乘“水星”(Mercury)飞船也实现了轨道飞行。在60年代,前苏联发展了“东方”号“卜升”(Voskhod)号和“联盟”(Soyuz)号三个系列的飞船,美国发展了“水星”和“双子星座”(Gemini)二个系列的飞船。通过飞船的轨道飞行试验,前苏联和美国已掌握了人在太空中生活,工作,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以及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出舱活动等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在此期间,美国还实施了举世闻名的“阿波罗”(Apollo)飞船的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月面上着陆。  相似文献   

5.
吕彦刚 《国防科技》2003,(12):79-79
航天飞机为什么是太空全能冠军 航天飞机是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它兼有人造地球卫星、货远飞船、载人飞船甚至小型空间站的许多功能。它还有一般航天器没有的功能,如释放、维修和回收卫星等。 航天飞机的大容积货舱可把29.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可以在轨回收和维修卫星及更换卫星的组件,最突出的—个例子就是3次在太空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使这一价值连城的太空“巨眼”焕然一新。1984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飞行中曾用机械臂抓回—颗有故障的卫星,修好后又将其送回轨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太空城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当巨大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的那一瞬间,人们欢呼跳跃、激动不已,而这仅仅是“神舟”邀游太空的开端。长征二号F火箭把“神舟号”送上太空后,它能否安全返回还要听从地面测控人员的调遣。指挥控制大厅里指挥决策者、科技专家和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收集着从各测控站发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船箭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如果把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7.
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乘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一种用火箭发射到地球轨道上作短期飞行,在完成特定任务后再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俄罗斯(前苏联)载人飞船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叫东方号,共发射6艘;第二代叫上升号,共发射2艘;第三代叫联盟号,共发射了80余艘,目前仍在服役,并承担着国际空间站救生飞船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术雷鸣  匡乃雪 《国防》2000,(1):36-37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我国第一艘载入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钟的太空试验飞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这次飞行试验中,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圆梦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是全体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整,中国长征-2F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急速飞向太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于10月16日6时许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外层空间(outer space) 地球大气层以外广袤的宇宙空间。又称太空或空间。外层空间的下界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距地面约100千米。按照有关国际组织的定义,把地球静止轨道(高度约35800千米)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距地面80000千米至768000千米(后一数字等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的外层空间称为深空。迄今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包括各种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绝大多数运行在近地空间。航天器要不因为大气阻力而过早陨落,其轨道高度一般须超过180千米。  相似文献   

11.
空天飞机欲霸太空 空天飞机是一种以液氢为燃料、采用航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推进系统的水平起飞、可以自由跨越大气层往返于天地之间的大型航天器。空天飞机可由零高度直达200公里以上绕地球轨道高度,最高速度可达3万公里/小时,其起降不受“发射窗口”、天气和地点的限制,不需要规模庞大设备、复杂的航天发射场。 空天飞机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作为载人航天器,又可无人驾驶入轨与空间站对接;既可作为太空作战平台,又可从事大量的太空侦察活动。在未来太空战场上,空天飞机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利用其高效能的武器系统,遂行战略轰炸、侦察、截击等任务;二是可将大而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如将空间站、天基武器系统所需的大型构件运往太空轨道,并进行组装等;三是可以对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  相似文献   

12.
运载火箭,有人把它比作从地球通向太空的“天梯”。其任务是把有效载荷送入太空。根据任务和需要,有的从地面发射,有的用飞机从空中发射,有的从移动的海上平台发射,还有的从水下发射。有的要把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有的要把有效载荷送入高地球轨道,有的要把航天器送入月球、金星和火星。其运载能力仅以低轨道而论,有的达8.6吨,有的达10吨,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一种可以往返于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的可重复多次使用的大型航天器。其主体部分靠火箭助推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在轨道中象飞船一样运行,返回时象飞机一样在大气中滑翔着陆。航天飞机是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和飞机的综合产物,技术复杂,是目前已投入实用的较为先进的航天运载器。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例,它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①轨道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供载人、装货和从事太空活动,可重复使用上百次。②外挂贮箱。为轨道器主发动机携带推进剂,是航天飞机唯一使用一次即报废的部分。④固体助推器。提供80%以上的起飞总推力,可重复使用20次。航天飞机用途十分广泛,其载荷量大,在轨道上停留时间长,具有轨道机动能力,可用作短期的空间试验平台,在民用和军事上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高硕 《国防》2002,(6):32-34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顺利升空,虽未搭载宇航员,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乘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及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在研的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15.
茫茫星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邀游太空,更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1957年10月,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航天史的序幕;196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载着苏联宇航员Y·A·加加林进入空间轨道。从此,人类漫游太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是指在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测控网的基本知识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并控制肮天器运动和工作状态的专用系统,简称航天测控网。航天测控网通过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监视、控制,来测定和控制航天器的运动、检测和控制航天器上各种装置和系统的工作、接收来自航天器的专用信息,以及与载人航天器的乘员进行通信联络。航天测控网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跟踪测量运载火箭、航天器的飞行轨迹,获取各分系统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10-10
3日凌晨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3,(11):4-10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突破,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国家进入太空,太空轨道拥挤和太空碎片增多,太空安全出现新情况:航天器相互碰撞和碎片撞击航天器的几率增加。美国为谋求制天权,力图使太空武器化,拒绝有关禁止太空部署武器条约的谈判。为了对抗美国的霸权,一些国家也在开始研发、试验新太空武器,导致太空安全困境的再次出现和进一步恶化。未来太空安全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和国际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