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陈辉 《华北民兵》2005,(5):54-55
美日联手插手台湾问题,结局是自找没趣;美国干涉叙、黎内政,也将是自寻烦恼;驻伊“联军”飞鸟投林,也够美军受的。奥地利军队别具一格的兵民体制,对我国的民共和预备役体制颇有启示:欧盟组建“全球部队”,从快速反应的角度,对未来作战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美日长期觊觎的战略要地。 早在1854年,美国就曾想用重金买下台湾,或变台湾为美国的殖民地。自冷战开始到60年代末,台湾一直被美国视为其部署在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是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基地。因此,美全面扶持台湾,给予台广泛的军事援助。其中,美台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旨在抵制新中国武力解放台湾,使大陆与台湾长期隔海分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台湾海峡发生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3.
张欣 《国防科技》2004,(6):57-59
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援助。79年美国与我国建交后,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显示其在台湾所拥有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了对台政策,向台湾出售的武器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性能日益更新,几度导致台湾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多年来,美售台武器一直保持“交易额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特点,成为台湾全面军备的保护伞。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04年间美售台武器的情况如下:1980年1月,美售台陆军托式导弹、改良“鹰式”导弹、840枚改良“小槲树”导弹,价值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美日台情报合作与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媒体相继披露了美、日、台联合跟踪大陆潜艇、日本间谍窃取台湾情报、美高级官员向台湾提供机密文件等一系列事件,美、日两国与台湾地区之间的情报合作与交流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热点。那么,美、日、台之间究竟进行着怎样的情报合作,是否也在彼此防范,勾心斗角呢?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9日下午,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乘飞机抵达佛罗里达州,参加由“美台商业协会”举办的“2002年美台防御高峰会”。该次会议为期3天,从3月10日开始至12日结束。在这次“美台峰会”中,汤曜明以台湾“国防政策”以及台军的军备采购原则、程序、“国防二法”的理念等主题发表演说。汤曜明以台湾“国防部长”的身份访问美国,是自1979年台美断交30年来,也是继蒋经国任“国防部长”时访美后,首位能“专程赴美”访问的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在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举行了密谈。  相似文献   

6.
《宁夏科技》2001,(3):50-50
近20年,美国向台湾出售高性能武器高380多亿美元。仅在1994年到1999年的短短五六占年间,美对台军售就达126.35亿元台湾进口13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的95%。  相似文献   

7.
由于台湾地位的特殊性,台湾军贸市场的发展一直很是兴旺。台湾地区又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尤其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美、法等西方国家为实现各自的利益企图,积极开拓台湾市场,使得台湾军贸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自1995年开始,台湾开始成为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军贸市场。台湾军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未来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军备控制理论中的军贸控制理论,深入探讨对台湾军贸进行控制的策略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10,(3):5-5
“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实施布什政府的售台武器计划,严重损害了中美军事互信,为中美两军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制造了严重障碍。我们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立即撤销有关对台军售项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及台海的和平稳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1月8日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对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9.
袁浩 《政工学刊》2010,(10):17-17
有副对联叫“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副对联告诉人们,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皆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每每想起这副对联的含义.都颇感受益。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一个时期,美台勾联的事件在增多,我方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多次军演,大陆内部武统的声音日益高涨。可以说,美台的勾联每多一次,就倒逼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向前迈进一步。现在已经到了台湾解放后,明确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模式治理台湾的时候了。在这方面,当前除了"一国两制"说外,鲜有深入讨论的声音,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的程度要远远大于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因此完全有必要做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贵华 《国防》2000,(7):41-43
中东局势骤变;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金门;美国“划峡而治”阴谋破产中美日内瓦会谈难以就台湾问题达成协议,蒋介石又紧闭和平大门,美蒋联合磨刀霍霍,致使台海局势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12.
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和美国之间作任何有关台湾的考虑都应坚持恪守一个中国的原则。据报道,日本和美国近日已就台湾海峡发生事情时作出应对计划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在今年2月展开具体讨论。有分析说,美、日双方的这种行动可能是想遏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崛起。其实,回望美、日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小动作,三者间危险的军事互动关系已十分扎眼,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寒丁 《当代海军》2001,(5):11-11
按照美台间的军事采购操作机制,每年4月份,美台将在华盛顿召开年度军售会议,会上,双方要就年度台湾向美国进行武器购买的项目、售价等问题磋商。  相似文献   

14.
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美台之间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此条约旨在抵制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阻止大陆武力解放台湾,使祖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划峡分治,达到“不统、不独、不战”的目的。 目前形势表明,台独势力仍很猖狂。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在搞分裂祖国的阴谋,那么祖国大陆绝不会坐而不管,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国必然会采取  相似文献   

15.
豫夫 《环球军事》2013,(3):105-107
台湾媒体近日报道称,1月8日,正在台湾访问的美国国会参议员、参议院“台湾连线”共同主席殷霍夫(JamesInhofe,R—OK)在会见岛内领导人马英九后公开宣称,美国将在2013~2015年问向台湾出售30架“长弓阿帕奇”直升机、60架“黑鹰”直升机以及“爱国者-3”导弹。殷霍夫还透露,美国很多国会议员支持向台湾出售F-16C/D战斗机。对此,岛内媒体认为,殷霍犬所提的几项军购没有新意,但他可能会成为美台军售的新推手。  相似文献   

16.
军闻述评     
美售台潜艇出现转机据防务新闻网2006年7月14日报道,五角大楼确认将分两步向台湾出售8艘常规潜艇,军售的总价值没变,但允许台湾分期付款。据称,五角大楼亚洲区负责人查德·劳勒斯说,将潜艇项目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分  相似文献   

17.
祝弘 《当代海军》2005,(7):62-63
据台湾媒体最新报道,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近证实,美将向台湾出售449枚“地狱火”导弹,总价在5000万美元左右。洛·马公司指出,美国陆军已执行与台湾之间的一项军售协议书。依美国政府与该公司的采购合约,该公司将生产600余枚AGM—114M和AGM—114K型“地狱火”导弹,其中约70%将供应台湾,5~10%将售予以色列,其余则提供给美国陆军。该公司已开始生产这批导弹,预计于半  相似文献   

18.
戴旭 《环球军事》2006,(16):10-13
正在进行的以黎(真主党)战争可谓大爆冷门。正像几乎占有全部战场优势的美军一直无法战胜被认为是乌合之众的伊拉克反美武装一样,以色列精锐的陆、海、空军和特种部队在过去近一个月对同样被称为乌合之众的真主党的牛刀杀鸡般的战争中,其军事效果也乏善可陈,其战略战术失误和战争损失倒比比皆是、惨不忍睹。不仅美、英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以色列打不赢这场“一支游击队在对抗一个国家”的“不对称战争”,现在以色列自己的媒体也承认,这是一场“最不成功的战争”(以《国土报》语)。牛刀杀鸡,战果寥寥以黎战争初起,以色列倚仗多年来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美对台军售政策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化。以往,美台之间每年的武器采购作业,都是先由台湾在军售预备会议上向美国提交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及购买清单,尔后美派员赴台实地了解、评估台湾的武器装备采购需求,再在每年的“台美军售会议”上,就武器装备购买的项目、售价等问题进行“磋商”,最后美国才正式做出“卖”与“不卖”的答复,台军方据此开始建案编列预算并送立法院审议,美方则同时展开立项、审查程序。这是一种“我开价,你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向台湾出售大批先进的武器。在美对台新一轮军售计划清单上,最令人注目的是8艘柴油动力潜艇。在以往的对台军售中,美国一直坚持潜艇是一种进攻性武器,不能卖给台湾,此次售台,说明美在售台武器道路上越走越远。 台湾计划把这8艘潜艇与两艘现有的海龙级潜艇组成两个潜艇舰队,现有的两艘美制潜艇“海狮”和“海豹”号将继续作为训练艇使用。 由于美国已不再生产常规潜艇,美国将通过第三国购买生产许可证,分两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电船部门、立顿集团英格尔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