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它是我党最早独立创办的第一束大型综合性兵工厂,被后世誉为"人民兵工的始祖"、"国防工业的摇篮",并早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开始时的一两个人,只有"一把斧头、一把铁锤"的修械小组发展到修械所,又由修械所发展到修械处,最后发展成兵工厂.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修理到制造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山西淮海机械厂的前身是由八路军总部修械所扩建而成的黄崖洞兵工厂。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晋东南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兵工厂,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军事基地,一年生产的武器可装备十六个团,为赢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立...  相似文献   

3.
<正>官田兵工厂是人民军工的第一个兵工厂,并由此掀开了中国特色人民军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壮丽篇章。经过85年的奋斗,人民军工走出了一条从兵民结合到军民融合的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于1927年创建了人民军队。有军队就要有武器,有武器就要有兵工厂。1931年10月,中央红军在原有修械所和修械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民军工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官田兵工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抓好军分区修械所的开源节流工作,做到以“所”养所,不仅可以弥补修械所正常经费之不足,而且可使修械所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拓展生产经营门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破除过去那种任务靠指令、经费靠  相似文献   

5.
<正>19岁那年,经老乡引荐,他报名参军,从河北平山的晋察冀军区供给部修械所学徒工做起,先后锻造刺刀、砍刀,修机枪、大炮,加工零部件,装配步枪、掷弹筒、枪榴弹筒、飞雷等,在血雨腥风中辗转于"马背式"兵工厂,在战场和作坊装配、运送弹药之间摸爬滚打,逐步成为一名掌握高超加工技术的革命工匠,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正义战争和新中国兵工建设献出了青春热血和毕生精  相似文献   

6.
<正>自造小型迫击炮——1941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要求兵工建设以弹药为主,枪械为辅,充实部队的技术装备。4月,新四军一师组建军工部。当时,一师只有个30多人的修械所,时任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要求师部给军工部配备大专学生和有专业技能的工人。在他的督导下,军工部很快发展成拥有50多名干部和200多名工人的兵工厂。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11,(8):45-59
1.红军建立人民兵工的摇篮——官田兵工厂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此相应的一批兵器生产组织和修械所破土而出。1931年9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缴获了大批枪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兴国白石乡收集枪支,就地筹建一座修械厂。不久,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军工专业村"人们还喜欢称呼它为"山尖上的红色兵工厂"。这里不仅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宅院、古街道,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兵工厂遗址。——这里就是邯郸市磁县陶泉乡花驼村。2019年2月28日,笔者一行在磁县县委宣传部赵飞同志陪同下来到花  相似文献   

9.
<正>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时值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反动军阀混战割据,社会极度动荡混乱,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从小耳闻目睹人民群众受"三座大山"压迫剥削的现实,受先进思想启蒙立志抗争解救劳苦大众,长大后当教书先生一年,从1926年考入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学习造枪炮开启传奇人生;日本鬼子入侵后,毅然参加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太岳军区决死队修械所,1941年秋季日本鬼子扫荡太岳军区期间,因保卫兵工厂被日军抓获遭受严刑拷问,经历百死一生后机智逃脱,  相似文献   

10.
英雄梁沟村     
<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第四修械所(梁沟兵工厂)曾一度成为八路军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职工人数近700人,产量最高时月产步枪200余支、掷弹筒30余具,还试制出一种7.62毫米撅把子单响短枪,先后生产2 000支。从1940年2月至1942年5月共生产步枪4000余支,有力地支持了抗日作战。  相似文献   

11.
近日,二师三十三团团结小区又有280户居民开通了天然气,安装和使用天然气成了很多居民谈论的"热点"。"这样的民生工程实在,真是太感谢河北人民了。"家住团结小区一号楼的三十三团中学教师彭涛这样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8月31日刚好是星期六,她和丈夫一起去购置了安装  相似文献   

12.
正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立即停止了新四军的武器弹药供给。参照八路军的做法,新四军军部专门成立军工部,管理军工生产。先后建立了炮弹加工厂、手榴弹厂、子弹翻造厂、铸造厂、机械厂等,形成三四百人的专业队伍。一些师也成立了军工部及兵工厂,自己解决武器弹药,改善部队装备。自造小型迫击炮——1941年4月,新四军一师组建军工部。当时,一师只有个30多人的修械所,  相似文献   

13.
<正>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曾经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在地,被誉为"中原红都"。如今,清丰县已连续7次被授予"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大军民发扬"中原红都"好传统,谱写双拥新篇章,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经验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5,(3):34-34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1938年他带着中共安源党支部的介绍信,辗转来到皖南参加了新四军,并分配到修械所,从此与革命的兵工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艰苦而又激昂的日子,吴运铎和战友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白手起家,硬是在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正官田中央红军兵工厂始建于1931年10月,旧址现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是当时中央苏区由我党独立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兵工厂。该厂鼎盛时拥有人员近600名,全厂共分成总务科、利铁科、枪炮科、弹药科等多个专业部门从事军工武器生产,被誉为"人民兵工的始祖"。2011年,在纪念人民军工成立80周年之际,官田兵工厂又上升成为"人民军工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正>有梦想才会有动力,凌云的步伐势不可挡"我们一直都想‘走出去’,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走出去…’"集团董事长如是说。老兵工厂,往往都是父一代子一代都在工厂工作,凌云也是如此。除了引领凌云发展的"股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区域化"的战略格局,凌云发展还有一"化",那就是"国际化"。凌云要成为国际化大公司,走出国门是必然选择,也是内在需求。为此,凌云一直在  相似文献   

17.
<正>宋志强,中国兵器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16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全公司唯一的废旧爆炸物品销爆专家,最近荣幸入选"沈阳市十大最美工人",工友们称赞他是安全的"守护神",是兵工新时代的吴运铎。熊熊燃烧的火海,震天动地的爆轰冲击波……这并非是影视作品中的战争画面,而是兵工厂进行报废火工品销爆的作业场景,也是一名兵工战士的工作阵地。在这都市繁华与时尚的喧嚣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和坚守了这份"轰轰烈烈"的职责,35年生死度外、无私奉献。他,就是宋志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兴国县兴连乡官田村的官田兵工厂,是在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后创办的兵工总厂,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党领导下兵工厂的诞生。成立之初,对内称呼为“中央军委兵工厂”,对外称呼则为“中央红军兵工厂”,当时人们习惯简称为“中央兵工厂”。当年的中央兵工厂厂址,是由红军总司令朱德确定的,选在“馨香瑶圃”、“文体公祠”、陈氏祖祠、万寿宫内,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瓦顶、油漆粉画,飞檐翘角的古建筑。房子依山傍水,后山突兀,便于防空。官田中央兵工厂直属中央军委、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后方办事处领导,第一任厂长是吴汉杰,党委书记张健,特…  相似文献   

19.
<正>时光移回上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指导下,毛主席关心的"三线建设"如火如荼。河北涞源县城西南方向约13公里处有个牌坊村,牌坊村村后一条狭长山沟在大山和树木的遮掩下向远方延伸。这条件十分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方针的山沟,确是个屯兵生产的好所在。于是依托牌坊村边山坞的地形地貌,在沟沟壑壑中建起了三线兵工老厂——凌云机械厂(即333兵工厂)。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凌云遇到几十年未遇的难题——1980年军品停止订货,1985年军品全部下马,这在当时兵器工业部所有企业中是唯一一家。战争思维下深山兵工厂的一切有利条件,以市场的眼光看,几乎全成劣势。一个没有产品、交通不便的工厂该如何存活下去?两千职工和他们家属的未来在哪里?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凌云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开始了军转民的艰难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