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前,法国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两次遭受德国入侵。为防止德国再次入侵, 法国建造了以当时的国防部长安德烈·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的马其诺防线。然而,在短短4年时间里,马其诺防线被两次突破。 1940年5月至6月间,德军采取绕过马其诺防线的迂回战术直捣法国腹地,迫使法国败降,进而逼迫马其诺防线的主要守军投降。而4年后的1944年秋至1945年春, 美军又对据守在该防线的德军展开了一系  相似文献   

2.
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是1927-1936年法国为防止德国入侵修筑在法德边境的防御工事,长约700公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入侵法国。耗资巨大的马其诺防线在战争中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然而,在亚洲战场上.为实现控制亚洲大陆的“大陆政策”,日本关东军在中苏中蒙边境上构筑的长达4000公里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却鲜为人知。前不久,通过遗留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当时日军军用仓库中的一批日军军用地圈,才使笼罩在日军要塞上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侵华日军在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峥嵘显露——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20世纪五大军事防线马其诺防线:1929年由陆军部长马其诺组织实施,1938年完工,并命名为“马其诺防线”,全长360公里。马其诺防线给了法国人虚假的安全感,1940年5  相似文献   

4.
黄涛 《国防》2013,(4):71-7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凭借凡尔登一线实施的阵地消耗战,打败了大兵压境的德军,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为此,在后来的20多年时间里,阵地防御成为法军主流作战样式和训练模式,并使其对战斗机、坦克等机械化装备所蕴藏的巨大战争潜能熟视无睹,且热衷以举国之力拼凑各种"防线"。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一番"闪电战",使法国于6周内上演了军败国亡的悲  相似文献   

5.
提起诺曼底登陆可以说是无人不晓。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17万名空降兵乘1200架运输机,首先在德军防线背后着陆,夺取海滩堤道和主要桥梁,占领主要登陆地段的侧翼,阻止德军增援。同时,100多艘舰船上的火炮对登陆地点的德军阵地进行轰击。6点半以后,登陆部队开始突击上陆,9点已经基本突破德军阵地,站稳脚跟。到7月初,盟军已有100万人登陆,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赶来。7月下旬,盟军已占据了比较广阔的登陆场,完成了地面总攻的全部准备工作。诺曼底战役结束。从此,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失败的速度加快了。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次二战史…  相似文献   

6.
只要有战争,就有用兵的谋略。进攻需要谋略,防御需要谋略,排兵布阵需要谋略,用人需要谋略,甚至在武器装备的使用上也有谋略问题。在近代战争史上,就有不少以武器为“谋”的成功战例,一、巧用计探照灯平射显神通1945年3月,苏联红军取得了对德作战的绝对优势,大军近逼德国首都柏林,不久,苏军统帅部制定了攻占柏林的作战计划。4月17日凌晨,趁天还没亮,苏军开始了对柏林外围的攻坚战,在突破奥德河坚固防线作战中,苏军巧妙利用探照灯这个不是“武器”的武器,对德军阵地实施照射,赢得了战争胜利。其具体使用方法是:发起总攻的前一天,苏军在阵地前…  相似文献   

7.
使用空降部队实施大规模的空降突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在运用闪击战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对于达成其初期战略目的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示出空降兵在战略突袭中的重要价值。德军在战争初期共进行了四次空降作战。第一次是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麦、挪威时,使用一个伞降团和三个机降团,运输机五百架。第二次是在1940年5月10日入侵比利时、荷兰时,使用两个空降师,共一万六千余人,运输机约五百架,滑翔机四十架。第三次是在1941年4月入侵希腊时,使用两个营及工兵等加强分队,共一千五百余人。第四次是在德军占领希腊后发动的夺取克里特岛的空降战役,使用运输机五百余架,滑翔机近百架,兵力为两个师又一个团,二万二千余人。德军的这四次空降作战,都是在战争初期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或登陆战役中进行的,在组织指挥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兴登堡防线德国兴登堡防线全长近200公里,是一次大战期间最著名的防御工事。1916年德军在与协约国英、法联军争夺凡尔登要塞中损失惨重,伤亡达百余万人。有鉴于此,新上任的德军司令兴登堡元帅决定在西线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德国人花了两年时间修筑兴登堡防线:纵横交错的铁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障碍,深  相似文献   

9.
史放 《环球军事》2011,(14):50-51
1944年7月,卫国战争进入第4个年头,苏联红军在全线展开的反攻势头随着暑热而不断升温。而在北方战场。已历时半年有余的纳尔瓦之战一直在苏德两军的拉锯中呈胶着之势,苏军的这场旨在解放爱沙尼亚全境的战役,在开始阶段赢得了成功,但随后因遭到德军强势反击而停顿下来。到了夏天,双方对峙在德军所谓“坦能堡防线”的战线上,而这里便成...  相似文献   

10.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11.
1944年 6月,盟军为保障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集中了美空降兵第 82师、第 101师和英空降兵第 6师,约 3.5万人(其中伞降 1.76余万人),实施了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夺取了德军防御纵深的桥梁、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控制了部分登陆场,保障了登陆部队的上陆和向德军纵深发展进攻。诺曼底空降作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作战的成功范例。这次空降作战,利用在敌人头顶上开辟出来的翼侧空间,在战役上有力地配合了正面部队的登陆作战,取得了大规模战役空降的实战经验。   一、兵力运用上,动用了空前规模的空降部队,并集中使用在主…  相似文献   

12.
不列颠战役以德国失败而告终,英德双方在这一战争中的情报表现极大地左右了最后的结局。英国信号情报系统对德军作战指令的成功截收,连同雷达系统针对纳粹空军空袭的出色预警,在英国本土上空形成了一道严密的信息防空网,成为英国最终取得空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国空军情报工作却差强人意,外国空军处在忽略德国空军缺陷的同时,总是盲目乐观地判断德军轰炸的效果,轻视了英国雷达系统在空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希特勒政府在不列颠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并导致德军的失利。  相似文献   

13.
提起希特勒的“巴黎大炮”(又称“炸巴黎”),知道的人可能不少。然而,对希特勒曾下令制造比“巴黎大炮”更大的“多拉”巨炮,就鲜为人知了。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称霸世界。他最早想的是进攻法国。但法国早从1928年开始,在法德边界筑起了世界闻名的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达3.5米厚,装甲炮塔厚度达300毫米,可抗两发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因此,马其诺防线就成了希特勒德国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于是他命令重新制造比“炸巴黎”更大的超级武器——“多拉”巨炮。希特勒为什么想首先干掉法国,这得从…  相似文献   

14.
六、随军记者对温格特率"钦迪特"突袭缅北的作战实录 温格特率"钦迪特"突袭缅北作战的胜利,策应了英军在缅甸南部若开的攻势作战,为挽回颓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温格特和他的"钦迪特"由此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在此,请允许笔者摘引几则,以作本文的实录和补遗:  相似文献   

15.
1945年3月22日,巴顿麾下的第3集团军突破莱茵河。德国腹地暴露无遗。舆论认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已成定案,德军防线崩溃指日可待。就在这个时候,第4装甲师史密斯师长收到了一份巴顿亲自签发的密令,命令他立即组成一支小型援救部队,快速夺取德军防线纵深60公里处汉姆堡的OFLAGXⅢ-B战俘营。但德军大势已去是一回事,命令一支孤军深入德军战线后方,再折返回来是另一回事。鲍姆特遣队数日之内,美军就组织起一支特遣队,包括第4师37装甲团的两个连和第10装甲步兵营部分人员,共计11名军官、282名士兵,指挥官由巴顿亲自指定的鲍姆上尉担任,故该特遣…  相似文献   

16.
水雷侦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水雷战历史中,几乎每一次反水雷作战都伴随着水雷侦察作战的踪迹。其中最为典型的战例,当属二次大战中英国对磁性水雷的成功侦察。当时,磁性水雷首次被德军使用,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了极大威胁,而打破这一海上封锁,就开始于一次成功的水雷侦察。英军一名海军少校,机智勇敢地  相似文献   

17.
当阳桥上一声吼,喝退曹操百万兵,生动地刻划了三国时期猛将张飞的神勇。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的一辆坦克单车拒守桥头,迟滞德军一个步兵师达两昼夜之久,也充分展现了苏联红军的神勇。 1941年末,由于苏军准备不足,德军没费多大劲,就撕开了苏军的防线,大规摸地向苏联境内推进。当德军的一个步兵师前进至立陶宛境内的一条河边时,突然发现对岸桥头上赫然屹立着一辆苏军的新型坦克。这辆坦克独自停留在道路中央,用炮火阻击从桥上过来的德军,迫使德军后撤。  相似文献   

18.
梁军  冯晨 《当代海军》1999,(5):57-58
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构想完全是三十六计中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看盟军是准备在加莱地区登陆,实则出奇不意地在德军防线薄弱的诺曼底登陆。那么,一向狐疑善察的德军统帅希特勒为何就没识破盟军设下的这一骗局?这恐怕要归功于至今  相似文献   

19.
航空兵对地突击作战中,某一道防线看成由多层梯次的子防线构成,作战飞机依次通过这些子防线完成对一道防线的突防.突防过程中,航空兵和地空导弹拦截区相邻两层构成不同子防线,高炮拦截区相邻两层构成同一子防线,基于此,建立了多道防线梯次防御的航空兵对地突击突防概率模型.通过案例计算分析,验证所建突防概率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针对...  相似文献   

20.
空袭这一作战样式,首次出现在1849年的意奥战争中,其作战平台是气球。利用飞机进行空袭始于1911年的意土战争。它最初只是其它作战样式的一种辅助或补充手段,但是随着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空袭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袭已上升为首要的作战样式。不列颠之战——德国对美国的战略空羡不列颠之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第一次空中战役。德国空军企图通过大规模空袭夺取制空权,进而为登陆作战铺平道路。英国成功地进行了反空袭作战,挫败了德军的空中攻势,进而迫使希特勒放弃了征服英伦三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