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不对称再入弹头滚动共振特性。将运动方程、建立在不随弹头慢旋的坐标系上,利用线性化方法进行近似研究。研究了不对称弹头由于慢旋对滚动共振的影响,给出避免发生滚动共振的慢旋角速度公式,并研究了当慢旋角速度较小时,慢旋引起的可能发生持续滚动共振区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稀薄大气中真假弹头识别的问题,通过对弹头及轻诱饵目标群在稀薄大气层中的运动特性的仿真,提取了诱饵相对弹头的运动特征,分析了稀薄大气层内弹头与诱饵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稀薄大气层内利用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的二维特征识别真假弹头的新思路。典型算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弹头再入运动的特点,建立了旋转圆球地球模型下弹道导弹弹头再入运动的简化方程,通过将大气密度、地球引力和弹道倾角分层计算,同时结合气动阻力系数的两种解析计算模型,推导出了计算弹头再入参数的解析解。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解析解非常接近数值解,能够较真实的反映弹头再入运动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4.
环球防务     
以色列装备发展局设计出新型非对称钻地弹头据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报道,以色列拉斐尔装备发展局设计出一种新型非对称钻地弹头,可用来攻击诸如高价值掩体等硬目标。这种新的设计可使弹头命中目标后偏差减至最小,因此可增大弹头的穿透深度和杀伤力。当前使用的钻地弹头都是对称形的,通常采用45℃~65℃命中角攻击目标,在弹头撞击到目标后,作用在弹头头部的非平衡力使弹头绕其重心旋转,使弹头呈“J”形弹迹运动,最终导致穿入深度和杀伤力降低,甚至偏离目标。非对称钻地弹头则不同,作用在其头部上的力会产生一个相对弹头重心的力…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考察万向铰传动旋转轴的动力学特性,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由万向铰运动约束描述的旋转轴系横向振动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该系统可能存在的多种共振模式,对从动轴横向振动的超谐波共振、主共振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对其振动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系统超谐波共振及主共振的稳定性条件与支撑轴承安装位置、从动轴转动惯量、输入扭矩、轴承弹簧刚度以及阻尼等因素有关;加大轴承距万向铰中心的距离、增加轴承弹簧刚度与阻尼系数等,均可导致超谐波共振或主共振的非稳定区扩大;系统在对应中心频率附近容易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典控制理论,引入姿态角加速度反馈,采用零、极点相消,变增益补偿等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再入机动弹头滚动回路姿态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论证了反导导弹对战术弹道导弹弹头进行迎头拦截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机动弹头,在反导系统能测出其机动加速度的条件下,研究了迎头拦截最优制导律的数学模型及其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反导雷达使用宽带信号对目标进行一维成像,检测目标几何特征的特点,从弹道导弹(BM)弹头雷达一维像(HRRP)特征出发,参照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原理,讨论了对BM弹头HRRP可采取的几种电子干扰措施,包括对BM弹头HRRP的模拟和遮盖,给出了模拟BM弹头HRRP时所需生成的各信号特征,分析了每种遮盖干扰信号的功率利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每种干扰措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在牛顿经典力学的基础上,详细推导出高超音速质量矩导弹的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简化,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高超音速导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方式,并以此为其工程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手枪子弹的弹头与其他子弹的弹头不一样。其他子弹的头部都呈尖拱形,而手枪弹弹头则呈卵形。这是为什么呢?要搞清这个问题,还得先从弹头的停止作用谈起。 停止作用(stopping power)简单地讲,就是弹头使敌对者丧失反抗能力的作用。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反导作战中目标的有效识别问题,提出利用临近空间红外探测系统配合地基雷达对弹道导弹目标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案,给出了临近空间前置反导目标综合识别时序图并建立了反导作战目标综合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空间弹道目标的光学强度序列与识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弹头和诱饵的光学强度序列信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最后提出根据弹头与诱饵对应点目标的等效温度的变化特性,提取特征参数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弹壳变形强度与枪弹拔弹力的关系,建立求解弹头速度的理论模型,并在实验中对某型枪弹烧毁时的弹头速度进行测定,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在此基础上,对弹头的侵彻能力进行仿真,为枪弹烧毁炉的炉壁强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弹道导弹弹头和诱饵的反红外识别能力是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评估指标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对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弹头变质心机动控制是通过移动弹头的质心位置,利用气动配平力矩改变弹头的飞行姿态和攻角,从而可实现弹头机动控制.在给出变质心弹头的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简化和线性化,推导出变质心弹头关于攻角和侧滑角的传递函数,在加入舵机伺服系统后,分析变质心伺服系统的性能对弹头跟踪精度和弹道命中精度的影响,最终确定变质心执行机构的动态性能参数并为今后变质心执行机构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军备动态     
美加快发展远程常规快速打击弹道导弹美国《每日防务》3月8日报道,美国防部计划为部分“三叉戟Ⅱ”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安装常规弹头,以使美国在近期内具备利用非核武器快速、精确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能力。据了解,美国防部的目标是发展能在一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地点的常规弹道导弹。导弹飞行时间约为12~24分钟,因此可有效打击多种类型的目标。该导弹从8000~9600千米外的地方发射时,误差不超过10米。美国防部为这种导弹设计了两种弹头,它们都不装填炸药,而是利用动能直接摧毁目标。第一种弹头是类似于枪弹弹头的整体战斗部,可穿透坚硬目标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面或海上低速移动目标的特点,运用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及变质心控制方法,探索变质心姿态控制问题。研究了变质心弹头控制质量块移动的方法。通过移动质量块引起整个弹头质心的变化,进而改变弹头的气动配平力矩,修正惯性弹道,实现对地面或海上低速目标的有效攻击。  相似文献   

17.
弹道导弹微动模型及微多普勒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多普勒可以提取弹道导弹目标的微动特征,利用弹头和诱饵微动特征的差异可识别出真弹头.运用角动量守恒定理分析了弹道导弹目标在各阶段的微动形式,运用叉乘矩阵、泰勒级数等原理,推导出了弹道导弹目标的微动模型,给出了弹道导弹目标的微多普勒计算公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微多普勒特征.利用时频分析方法从回波信号中提取了弹道导弹目标的微多普勒,从回波信号中提取的微多普勒与理论上计算的微多普勒一致,表明分析方法有效,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18.
对弹道导弹目标的运动特性和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弹头的微动模型,并较为逼真地仿真了弹头的轨道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引入准静态技术的思想,提出了考虑弹头脉内运动的雷达回波模拟方法。同时计算了经过平动和微动调制后的弹头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数据,而后对弹头RCS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bert-Huang Transform,HHT)时频分析算法从弹头RCS数据中成功提取出了进动周期,处理结果表明模型可行有效,为弹道导弹目标的识别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滚转弹头的再入过程中,滚速过零对落点精度影响最大。本文分析了滚速过零的机理,推导了考虑滚动阻尼影响的过零高度公式,以及滚速过零影响下的落点散布公式。最后用六自由度弹道数字仿真结果同近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了近似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作者在1993年11月24日在莫斯科国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的译文,原文无书面材料,是按其录音整理而成,文中阐述了反弹道式导弹弹头战斗部的设计要求,杀伤弹头的准则,反导战斗部主要参数,如破片质量,破片速度范围,拦截杀伤弹头的地面仿真等问题。文中提出的新的杀伤弹头的方式值得思考。给出的战斗部质量与制导精度的变化示意图只是根据与会代表的手作草图重绘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