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1,(18):52-53
广岛原子弹轰炸,原本是一次“教科书”式完美行动,然而轰炸长崎一开始就状况不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后者是一次失败行动。  相似文献   

2.
8月6日上午8时30分,日本海军司令部地下防空洞二层的通讯部接到了广岛被炸情况的报告。11时30分,日本内务大臣木户幸一才向裕仁天皇作了20分钟含糊其词的汇报。木户只是说军方报告广岛遭到了可怕的轰炸,不敢对裕仁说是原子弹爆炸。 8月7日下午1时30分,内务大臣木户再次谒见裕仁,汇报说:“昨天广岛落下一颗很难相信的非常可怕的炸弹。” 裕仁并没有显出惊讶的神色,因为在昨天晚上,侍从武官已经将消息报告给他了。他打算再知道些详细情况,于是追问木户:“最新的报告有什么?”当本户说到美国广播播送了杜鲁门的声明,说这种炸弹是原子弹,一颗就能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时,裕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侧过脸去,长时间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3.
元旦刚过.山东省寿光市人武部就针对去年底乡(镇)机构换届结束后基层专武干部调整面大、部分专武干部业务不够熟悉的状况,举办为期一周的专武干部封闭式集训,拉开了2007年“全能型”专武干部综合培训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闻舞 《环球军事》2013,(17):42-45
8月6日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日本都要在广岛举行纪念仪式。今年的8月6日与往年不同,广岛市中区的和平纪念公园举行的和平纪念仪式钟声还未散尽,  相似文献   

5.
43年前在日本广岛·长崎受原子弹爆炸的几十万遇难者中,有当时正在广岛留学的12名中国留学生。其中牺牲和幸存者各一半。在这6个幸存者中,除1人留日、1人去朝鲜外,其余4人都先后回国,目前健在。  相似文献   

6.
基本平衡     
二次大战末,对两个非军事目标——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从而结束了战争。当时每颗原子弹的当量约为二万吨。广岛总人口为二十五万六千人,六万八千人死亡,七万六千人受伤。长崎总人口为十七万三千八百人,三万八千人死亡,二万一千人受伤。 在西欧没有投原子弹。但是包括失踪的人在内,苏联损失一千三百六十万人。德国、奥地利大约损失八百五十万日耳曼人。日本伤亡一百二十万。法国则为三十四万人。意大利三十三万人。英国三十二万六千人。波兰三十二万人。捷克斯洛伐克四十一万人。而美国则伤亡了二十五万九千人。  相似文献   

7.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3,(12):60-60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军队也向驻扎在东亚占领区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在苏军的猛烈攻势下,裕仁天皇的百万军队几天之内便土崩瓦解。可以说苏联对日作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在历史上,由于发生在同一周,美国对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让人忽视了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东京时间:1945年8月6日8时16分,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枚原子弹,代号“小男孩”。随着蘑菇状的核烟云腾空而起,广岛毁灭了。据统计,当日死伤人数达13万人。这是人类首次使用核武器。 时隔3天后的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胖子”坠落日本长崎市,刹那间,又有7万多生灵灰飞烟灭。 “原子弹的出现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或者是人类本身的结束!”世人发出了惊呼。世界大国急忙  相似文献   

9.
民兵文摘     
新年的第一天,称元旦。元旦的由来:元旦,是合成词,“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太阳升起的意思。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又发现了“旦”字被简化成日出时地平线的形状了。“日”与“一”字连起来,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形象。从那时起,就将作为一日开始的“旦”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元旦前夕,从武警某部退役的山西省原平市轩岗镇青年李庆虎,回乡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轩煤集团刘家梁矿的上岗通知。乡亲们闻讯后纷纷打听,当前经济危机对我国冲击较大,工作难找是不争的事实,老李家的儿子咋这么就快找到了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这两次核突击所造成的惨状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恐怖和毁灭的阴影:瞬间两座城市大部被夷为平地,当即共死去10.17万多人,伤残20多万人,并潜伏下无法计数和难以根除的核辐射病源。人类从此被带进了核时代……  相似文献   

12.
民兵文摘     
每年的公历元月1日叫做元旦,又称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为年之初,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只是元旦的日期不尽相同。相传五帝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趄继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周、秦三朝,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月初一、和十一月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又将正月初一恢复为元旦,并相沿至清末。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将春、夏、秋、冬定为节,其中元旦为春节,于是每年春节就成了农历正月初一的代名词,而阳日(公历)的一月一日则被称作“新年”,而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阳历的元月1日正式规定为我国的元旦。  相似文献   

13.
1990年5月15日,日本官方公布:日本厚生省于1985—1988年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调查结果表明,1945年8月6日广岛原子弹爆炸有25375人遇难,同年8月9日长崎有13298人被害。爆炸当天死亡  相似文献   

14.
何鸣 《军事史林》2008,(2):50-56
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它的超强威力半个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得到了令人骇然的验证。美国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掌握这种复杂的核裂变技术,可以使美国的核垄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地保持下去,其他强国在这一领域尚难望其项背。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再花巨资搞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超级炸弹的主张,便被视为是不必要的浪费了。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公历每年开始的一天称“元旦”,但对于“元旦”的由来和世界上欢度元旦的种种风俗,可能知得较少,说起来也是相当有趣的。我国“元旦”一词,据说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辛亥革命之后,我国普遍采用公历,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相似文献   

16.
一颗1亿吨当量的氢弹被引爆后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瞬间就把广岛夷为平地,这颗原子弹的当量仅为1万多吨TNT,也就是说,它是这1亿吨当量的氢弹威力的万分之一。假如这样的一颗氢弹在莫斯科上空爆炸,莫斯科市将立即从地球上消失,距莫斯科方圆 70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也将会毁于一旦;假如把这颗氢弹投在美国的纽约,纽约市内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倾刻便会化为灰烬,像费城这样距纽约7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也将无一能幸免于难。无疑,这样的一颗氢弹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瘦子”、“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用双手把原子弹掰开过。听起来十分荒唐,可这是事实。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相似文献   

18.
爆炸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带来的灾难,至今使人们记忆犹新,也更加使当今人类对核武器畏惧。它已成了一柄高悬当今人类头顶的利剑,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核利剑作为人类武器的最高发明,是很难消灭的,尽管有核与无核国家都在为消灭或削减核武器而努力,但遗憾的是,核武器不仅未得到丝毫遏制,反而仍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9.
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邀请,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驱逐舰6月19日9时(北京时间8时)从日本广岛县吴市军港出发,于24日驶抵中国广东湛江港,进行为期5天的对华访问,属于来华回访。日本海上自卫队第四护卫队群司令德丸伸一少将任指挥官,随访官兵240人。访华期间,双方举行了日本防卫省和自卫队向四川地震灾区提供救援物资交接仪式;中国海军官兵与“涟”号驱逐舰官兵互相参观对方舰艇,开展专业交流和文体活动;日方舰艇向湛江市民开放。  相似文献   

20.
马沈  张秀芬 《环球军事》2009,(17):36-38
1945年,美国为夺取对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日本广岛与长崎先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爆炸当量分别为1.4万和2万吨梯恩梯。按二战时的武器标准,一颗2万吨级梯恩梯的原子弹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400万门76.2毫米火炮同时发射。尔后,1950年1月,美国又批准了发展热核武器的计划。热核武器一氢弹是以百万吨为单位的,一颗百万吨级氢弹的威力,则相当于2亿门野战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