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炳辉同志,1897年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916年入滇军,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22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因英勇善战,屡建功勋而升任营长。1928年,因共产党嫌疑被编遣。后来在国民党江西省吉安县任靖卫大队长时,于1929年7月秘密入党,11月率部起义,从此开始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生涯。一位很有才干的红军指挥员罗炳辉同志先后担任过红军的团长、旅长、  相似文献   

2.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他在人民战争、人民军队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对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朱德在人民战争、人民军队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军事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经济体制的改革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战争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4.
“游击专家”罗炳辉的指挥艺术杨升华罗炳辉将军,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阿嘟嘎偏坡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的军事指挥生涯中,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贯穿始终。1934年9月上旬,周恩来曾对被派到红九军团任第8团政委的辛世修说:“罗炳辉虽然文化不...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德怀从196年不满18岁投入湘军当兵,到1928年率部起义,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有三十多年都是在战场上烈火硝烟里度过的。他经历了从军阀战争到革命斗争,从阶级斗争到民族战争,从国内战场到国外战场的复杂战争过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英勇奋斗,南征北战,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皿,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彭德怀的戎马生涯,映照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治军经验,记录了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人民军队的…  相似文献   

6.
梁必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深切缅怀这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特别是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开国将领。(一)梁必业同志在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模范实践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直接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历史功勋。1916年3月,梁必业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影响,13岁即投身土地革命,先后任儿童团…  相似文献   

7.
朱德的军事理论,即朱德关于当代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问题的理性认识。它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关于游击战争等问题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朱德早年抱着富国强兵的思想奋身军界。辛亥革命时,在云南昆明参加起义。1916年在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护国战争中,即以善战著名。1917年升任旅长,积累了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因不满旧军队的腐败,决心外出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人民军队建设尤其是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经验做法到规章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坚持不懈、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人民军队从一支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军队顺利转变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在紧张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始终保持官兵思想道德的纯洁性,艰苦奋战不断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出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发展实践对于今天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仍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张云逸在十大将中年龄最大,除了比徐海东大8岁以外,比其他大将都大10岁以上。他的资历也很辉煌,190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1914年,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5年任旅长时,先后两次参加国民革命军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作战,屡立战功。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5师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长。在北伐战争中先后参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河南等战役战斗,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0月,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反侵略战争,也是人民军队建立以来进行的最具现代水平的战争,因而对人民解放军包括空军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民空军通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得到了实战锻炼,形成了空战战术原则,提高了武器装备水平,带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并为后来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素有儒将之称的叶剑英元帅可谓一颗耀眼的智多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些重要职务同他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人民解放军参谋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心血。一、立足战争实际,致力于人民军队参谋部的建设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叶剑英一向把参谋部的工作视为保证军队胜利的枢纽工作。他认为:司令部是军队组织至关重要的部门,是军队的领率机关和指挥中心。军队的管理教育、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等都需要司令部来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一切军事计划只有通过司令机关才能实现。因此,他在几十年的参谋长生涯中,总是敏锐地关注战争的特点、进程和需求,及时落实和调整参谋部的组织机构与业务制度,从而使参谋部能够充分发挥“领率”与“指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贺龙同志在抗战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提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搞好根据地各项建设,解决财经困难,为我军提出巩固的依托和基地;他提出军队有庞大生产力的思想,为人民军队参加生产提供了指导意义,对毛泽东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关于依靠群众搞好建军基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力发展生产,坚持勤俭建军等思想,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第一块基石.在自由资本主义后期和垄断资本主义萌发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恩格斯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活动和战争实践,并以极大的精力对战争和军队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为行将到来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创建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建军治军的方针原则,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成果,指导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引领着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缅怀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重大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编读互动     
回音壁 江苏省南京市 李凯:“二战”时德国有个曼施泰因元帅,但我很少见到关于他的文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情况? 曼施泰因 德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地区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为希特勒所采纳;1940年任第38军军长,率部参加法国战局;1941年2月任第56装甲军军长,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翌年7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晋升元帅,8月份转战列宁格勒,11月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未果;1943年  相似文献   

15.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军的职责使命;实践人民军队宗旨和任务的具体行动;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过程中,一贯重视军事后勤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物质观,深刻分析军事、政治、经济诸因素与军事后勤之间的内在关系,围绕正确处理战争与经济、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后勤实践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发展经济、建立根据地和后方基地,是搞好战争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在民兵队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革命战争年代,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民兵,作为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曾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民兵制度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和动员体制。1951年,全国由过去自愿参加民兵制逐步改为普遍民兵制,民兵是人民解放军后备力量建设的主体。1955年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接触军事工作,最早主管军事工作的中共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曾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有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必须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并阐明红军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等,对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作为人民军队杰出的军事家,长期指导和参与人民军队司令部工作与实践。他亲自领导创建了人民军队第一个司令部,主持制定了最早的司令部工作法规,对司令部的地位作用、组织体制与履职关系、工作规范和参谋人才建设等均有独到建树,为司令部工作发展和理论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领导长期武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适应革命战争要求、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相对健全的军事领导体制,不仅保证了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和革命战争的不断胜利,也为新中国创建军事领导体制提供了模板。这一军事领导体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指挥;它是在战争中形成、在战争中发展、历经战争考验的军事领导体制;是一个建立在单一陆军基础上的、基本上以战略区进行作战和建设的军事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