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黄宗爱 《环球军事》2010,(23):46-48
最近,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补给频繁遭到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袭击,仅10月上旬一个多星期,武装分子就针对以美军为首的北约盟军部队后勤补给线发动了6次攻击,近百余辆油罐车先后被焚烧或炸毁。  相似文献   

2.
塔利班要东山再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卡尼披挂上阵阿富汗战事频繁据驻阿富汗美军5月21日证实,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以及阿政府军5月20日在阿南部赫尔曼德省桑金地区与塔利班武装激战,1名美军士兵和3名阿政府军士兵死亡,另有25名阿士兵受伤。3天前即5月17日在阿南部和东南部双方的激战已造成至少260人死亡。自从塔利班垮台后,残余武装分子的抵抗过去仅局限于自杀式爆炸以及小型  相似文献   

3.
数字     
《环球军事》2008,(23):4-4
37名 驻阿富汗美军11月8日发表声明说.调查显示11月3日美军在阿南部坎大哈省沙瓦利库特一村庄针对武装分子的空袭造成当地平民37人死亡、35人受伤。美军此次确认的平民死亡人数与7日阿富汗官员公布的数据一致。据当地官员和村民表示,美军空袭时炮火击中该村正在参加一个婚礼的人群。近年来,驻阿外国部队频频误杀平民,  相似文献   

4.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37名驻阿富汗美军11月8日发表声明说,调查显示11月3日美军在阿南部坎大哈省沙瓦利库特一村庄针对武装分子的空袭造成当地平民37人死亡、35人受伤。美军此次确认的平民死亡人数与7日阿富汗官员公布的数据一致。据当地官员和村民表示,美军空袭时炮火击中该村正在参加一个婚礼的人群。近年来,驻阿外国部队频频误杀平民,这引发当地民众对外国驻军的不满甚至敌视情绪,并削弱了百姓对阿富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9月3日,驻阿富汗美军发言人戴维斯表示说,以美军为首的驻阿富汗反恐联军决心消灭藏匿在阿南部山区的所有塔利班武装力量,塔利班继续向那里增兵只会招致更大规模的打击。 近日有消息称,塔利班武装向阿富汗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查布尔省山区增派了一支大约300人的部队,以向正在那里清剿塔利班残余武装力量的美军和阿政府军发动袭击。 戴维斯在就此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尽管美军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塔利班武装分子藏匿在该地区,但美军将动用一切现  相似文献   

6.
11月2日对于驻伊拉克美军来说,绝对是一个黑色星期天:一架CH-47D型“支奴干”双旋翼纵列式全天候中型运输直升机被不明导弹击落,至少16名美军士兵葬身火海,另有20多人受伤。这是自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在单起袭击事件中美军士兵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天,在伊拉克其他地区的美军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相似文献   

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20):44-46
2011年5月25日,在阿富汗一个地形险要的山谷地区,一支美军作战分队陷入了塔利班武装分子的重重包围。形势紧急,美军立即派出了包括F/A-18、F16、F-15在内的各型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紧急展开空陆联合作战行动,与塔利班武装分子展开了长达13小时的激战,最终击毙270多名武装分子,而美军却无一伤亡,创造了美军在阿...  相似文献   

8.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1):14-15
在距2001年“9·11”事件10周年不到5个月的时候,本·拉丹于巴基斯坦一处小镇被从天而降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虽然这是一次让美国期盼已久的胜利,但美国人也知道,此次可以弹冠相庆的只是抓捕行动本身,而不是美国全球的反恐战争。应该说,倒在海豹突击队枪口下的只是本·拉丹一个人而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恐怖分子仍然很活跃。那么继本·拉丹之后,哪些地区将会成为下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9.
11月2日,美军一架“支奴干”武装运输直升机在巴格达以西被肩扛式导弹击落。机上共有16名美军士兵死亡、21人受伤。那些受伤的美军士兵经当地美军野战医院的紧急抢救后,陆续被撤离到了德国兰茨图尔的美军医院接受治疗。11月5日。受伤的克里斯托弗·尼尔逊军士和雷蒙德·利特菲尔德军士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向《纽约时报》的记者描述了坠机前后那段刻骨铭心的可怖梦魇。首次乘直升机就大难临头  相似文献   

10.
夏雷 《环球军事》2009,(20):42-43
如果提起美军海豹突击队,大家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而提起特别战艇驾驶队,则鲜有人知。实际上,美军特别战艇驾驶队同海豹突击队的关系就同船和桨的关系一般,正是特别战艇驾驶队的支援,才让海豹突击队如虎添翼,威猛异常。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中的一支精英力量,美军海豹突击队无论在越战期间,还是在海湾战争,或是在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打击等行动中,他在侦察情报、排雷破障、解救人质、反恐怖、佯动欺骗等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骄人的战绩。但美军“海豹突击队”并不是在每次执行任务时都非常顺利,实现美军“零伤亡”的目的,有时还会因遭对手的强烈抵抗或用兵不当而带来惨重的伤亡.  相似文献   

12.
4月11日,驻日美军冲绳司令兼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司令约翰·威斯勒中将对媒体表示,如果钓鱼岛被武装“占领”,美国海军陆战队甚至不用登岛,只需海空进攻的方式即可夺回岛屿。这是美军高级将领首次在公开场合表明美军将直接介入中日钓鱼岛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3.
6月1日,巡逻在印度洋西海岸的一艘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炮轰了索马里北部庞特兰地区一偏僻渔村。美军怀疑"基地"武装分子将此村庄作为据点,偷袭过往索马里之角的海上船舶,其中还有涉嫌1998年参与袭击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嫌疑犯。  相似文献   

14.
如果问一下驻伊美军,他们最害怕的是什么,那么答案肯定是路边炸弹。自去年夏天以来,这种在伊拉克战场频频扬威的路边炸弹竟成了驻伊美军面临的最危险的武器。现在,伊武装分子已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这种令美军不寒而栗的武器。隔三差五的,美军不是被这种炸弹炸死就是被其炸伤。且伊武装分子又不断翻新花样,改进炸弹的灵敏度和杀伤力,已令驻伊美军谈“路边炸弹”色变。难怪驻扎在费卢杰的美第82空降师的排雷工兵们哀叹:“这简直就像越战时的饵雷一样厉害!’1月26日,英国《独立报》的记者帕特里克·考克伯恩从费卢杰发回了这篇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军“山地挺进”军事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击毙了约10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但是塔利班的进攻势头依然不减。7月16日,数十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攻击了阿富汗南部一个警察据点,并在两天之内攻占两座城市。7月22日,当北约部队的车队在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大街上行进时,一辆满载炸药的汽车冲进车队爆炸,当场炸死8人。就像美国记者阿迈德·拉斯希德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美国每天都在报道击毙了数十名塔利班分子的时候,这个组织已经控制了整个城镇,甚至包括南部赫尔曼德省的省会。现在,就连美军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阿富汗的确存在着这样…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9月14日报道,近几个月来,几百名外国武装分子潜入伊拉克对美英军队展开“圣战”。最明显的是巴格达西北80公里的一个宁静的小镇法卢贾一夜间成了伊斯兰武装分子和美军士兵交战的主战场,街道和屋顶上不时地响起激烈的交火声。为了搞清楚这些“圣战”分子的背景和动机,该报记者马克·弗兰切蒂经过一番费劲的周折,终于在上周与法卢贾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让记者感到惊愕不已的是这些接受采访的“圣战”分子向记者披露了他们都曾在叙利亚的营地接受过“圣战”训练的爆炸性新闻。  相似文献   

17.
日前,美国和菲律宾于1月底开始的在菲南部城市三宝颜开始的代号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正“打”得热火朝天。3800名菲律宾士兵和包括160名特种部队士兵在内的600名美军士兵参加了这场历时6个月的演习。由于这是首次以实际敌人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这场联合实战军事演习被看成是美军开展反恐怖战争的新战场和美国反恐怖战争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13):40-41
7个月前,驻伊美军克单斯托弗·莱杰恩中士开始在巴格达危机四伏的街道上执行巡逻任务。实际上,他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诱饵,将伊拉克武装分子吸引到空旷之地,以便己方部队将其一举歼灭。7个月后,莱杰恩发现自己有了任务之外的“重要”收获——变得越来越抑郁。事实上,在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中,像莱杰恩这样的士兵不在少数,为了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美军悄悄地开了先河:向士兵分发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9.
若要问在伊拉克战争中哪支美军部队最神秘?多数人肯定会回答:“中情局武装特工、“三角洲”突击队、‘阿尔法’或者‘陆军游骑兵’!”错!最神秘的一支部队是美军第20特遣队。直到现在,该部队的存在和任务仍属美国军事秘密。伊拉克战前战后许多震惊国际社会的事全都是这支部队干的! 6月13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美军绝密武器核查部队——第20特遣队在伊拉克秘密行动的绝对内幕! 长发、啤酒肚和老家伙拼出美军最绝密的特种部队 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有“三角洲”突击队员,当然也有中情局、国防情报局甚至科研机构的老专家。一名知情的美军军官说:“这是一支杂牌精锐部队,猛一看,有人穿军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