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导弹系统技术复杂、贮存样本量受限、测试数据波动性较大等特点,结合装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导弹贮存可靠性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对数-幂函数变换"对导弹的历史可靠性数据进行处理,提高数据光滑度,然后依据GM(1,1)模型计算得到可靠性预测值和残差,再利用残差建立残差修正模型,得到残差修正值,减少残差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残差修正值修正可靠性预测值并还原,求得可靠性最终预测值。实例表明,该改进模型对导弹系统可靠性变化的描述比传统模型更加准确有效,预测结果精度更高,为导弹贮存可靠性预测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其算法设计推广性强,可作为其他装备寿命预估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某型导弹发射仪主要是用于发射舰载新型反舰导弹的保障设备,对其工作性能可靠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正常使用,所以系统的高可靠性是该导弹发射仪设计的首要指标之一.在对某型导弹发射仪进行可靠性设计时,经过对系统构成要素的分析,在充分论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运用可靠性的估计相关理论和数学理论,建立了某导弹发射仪的可靠性模型,运用Bayes方法进行了可靠性评定,计算表明该系统的可靠性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对实际系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与评定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准确掌握导弹的性能质量状态是保证完成作战任务的前提条件。目前,在实弹发射演练中,为确保发射成功,通常采用先测试合格后发射的方法,难以满足未来战场上大规模、大批量、即用即射的作战要求。为满足未来作战需求,立足于以往对导弹性能参数的测试数据和日常的管理、贮存信息,结合实弹发射结果信息,运用灰色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准确预测导弹性能质量状态,为部队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导弹部队战略决胜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地预测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贮存寿命,提出将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对固体发动机贮存寿命进行预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利用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开展了不确定性分析,以此获得药柱的结构可靠性指标;基于RBF神经网络对固体发动机可靠性下降趋势进行预测,进而预测出导弹固体发动机寿命。  相似文献   

5.
根据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方法,构建了舰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模型;分别给出了导弹发射前检查可靠性、导弹发射可靠性、导弹制导飞行可靠性、导弹命中目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评定方法;采用专家评定法,评定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单个设备可靠性的三角模糊数。通过研究,可评定舰空导弹在作战使用环境下的飞行可靠性,为导弹飞行可靠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应用实例证明了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快速准确的导弹轨道预测是有效进行导弹防御的前提。提出一种基于IMM-EKF的弹道导弹轨道实时动态预测方法,对导弹发射点和落点分别进行动态预测研究。首先,构建不包含导弹先验信息的IMM-EKF弹道估计器;其次,定义一种模型概率累积因子,用于估计导弹的关机时刻及相应的运动状态;最后,基于导弹运动状态的实时估计,动态预测落点和发射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动态预测导弹发射点和落点;发射点预测应利用主动段状态估计,而落点预测则在导弹自由段早期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7.
面向任务的导弹测试性需求分析与指标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导弹系统级测试性指标的现状,提出一种面向任务需求的测试性指标确定方法.将导弹任务剖面划分为贮存、出库、部署和发射四个阶段,并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测试需求;分别建立基于贮存可用度、战斗准备任务成功率、部署战备完好率和发射任务成功率为性能要求的测试性需求子模型,给出各个性能指标与测试性参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如何利用神经网络对复杂导弹系统可靠性进行预测。对利用导弹地面测试数据和可靠性数据预测未来导弹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建模思路和方法框架。探讨了基于因子分析的可靠性数据特征选择方法、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门循环网络(GRU)以及输出数据融合方法。在实例中利用该方法对其飞行可靠性进行了预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复杂系统地面测试数据、可靠性数据中隐含的信息以及多种神经网络的优点,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以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远洋训练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的影响.提出了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影响的具体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计算,在理论和应用上分析了航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的影响,得到了仿真应用结果并基于可靠性、维修性提出了对舰空导弹系统训练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空导弹在作战任务和战斗中的使用特点,构建基于远洋任务的使用剖面,利用试验设计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及分系统可靠性对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和使用模型。设置不同的作战任务背景,提出了基于任务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指标,在设定的3种典型作战任务模式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设计和仿真研究。通过仿真比较了任务条件下各可靠性指标和设定的可靠性增长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导弹综合测试需要对导弹进行无源阻抗测试。为提高导弹无源测试的性能,针对导弹无源测试的目的,进行了通用无源检测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可适用于其他不同型号的无源测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通用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了解导弹测试厂房对爆炸冲击波的防护性能,对于航天发射场安全风险分析至关重要。以某发射基地测试厂房为分析对象,利用LS-DYNA软件对测试厂房内导弹意外爆炸的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并与经验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仿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发生爆炸时,抗爆墙能发挥良好的抗爆性能,泄爆墙能及时泄压减压,测试厂房的防护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舰空导弹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远洋训练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的影响。提出了可靠性维修性对训练影响的具体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计算,在理论和应用上分析了航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对其训练的影响,得到了仿真应用结果并基于可靠性维修性提出了对舰空导弹系统训练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导弹综合测试旨在通过对被测导弹施加激励并采集反馈信号,实现对导弹电气性能的评估,得出技战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结果。为适应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数据分析深度加强的新型导弹研制模式的需要,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导弹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导弹测试试验现场与导弹研制研发中心的数据通路,实现了测试设备在前方、测试监控及判读在后方的新型测试模式。经验证,该系统可满足导弹综合测试的需要,并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及数据分析深度。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国土防空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根据需求的发射纵深确定发射区远界,根据确定的发射区远界确定杀伤区远界.影响发射区远界和杀伤区远界的主要因素是火力单元的目标通道数和导弹的发射间隔.减少两发导弹间的发射时间间隔是减少对制导雷达作用距离和导弹射程需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磨削表面粗糙度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在线预测时存在预测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以磨削声发射信号的RMS值、FFT值、标准差、方差和偏斜度5参量为输入单元,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来预测磨削表面粗糙度,并应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法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优化了隐层单元数,利用模型对磨削加工10个频段的声发射信号样本进行优选,确定将300400kHz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作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学习样本频段。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BP预测模型与传统BP模型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相对误差可控制在8.66%以内。  相似文献   

17.
舰艇在不规则海浪中的摇荡运动,可由若干个振幅、周期和初始相位各异的单元简谐运动来表示,舰载导弹必须要受舰艇运动影响。本报告把舰艇、发射装置、导弹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除了舰艇的振荡运动外,还考虑了舰速、风速、环境温度、推力偏心、导弹质心偏移、发射筒的微变形、发射导轨的微弯曲、发射架初始瞄谁误差和气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舰载发射扰动运动数学模型。此模型可结合不同型号特点,经分析简化后使用。  相似文献   

18.
增强导弹武器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内和系统间的EMC设计、分析与预测技术为基础 ,利用有关武器系统EMC的历史数据、现场报告和理论分析结论 ,对在执行任务中的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电磁环境兼容分析预测 ,识别和测试系统中的潜在干扰发射 /响应设备对 ,并进行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加固 ,以增强实际训练、作战中导弹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复杂武器系统如多军、兵种联合行动中武器系统的EMC分析和电磁加固实践中 ,以有效地减小或消除各友邻武器系统相互之间的EMI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弹道导弹作战效能建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地地弹道式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拟制了该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给出了作战效能的基本关系式;重点对发射可靠性、生存能力、飞行可靠性、突防能力、弹头毁伤能力等影响导弹作战效能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模型或具体量值.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战略弹道导弹,还是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前均要进行复杂的发射准备工作,如导弹的定位。起竖。测试。瞄准等,决不是只要一按电钮,就能将导弹打出去的简单事情。弹道导弹发射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导弹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它决定了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拥有导弹武器的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导弹的发射技术水平,推动着导弹发射技术向着快速。安全。隐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