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于分布在不同信道且信道个数动态变化的大宽带中频信号,往往采用多通道数字接收机,不仅实现复杂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信道动态重构技术。该技术能够检测到接收信号所占用的信道个数及位置,动态地配置原型综合滤波器以适应信号带宽,将分布在若干个连续信道的子信号重构还原为一个完整接收信号。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数字接收机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宽带数字接收机高速信号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1 GHz瞬时带宽的宽带数字接收机是当前数字接收机研究的热点,也是雷达对抗侦察数字接收机的发展方向。详细讨论了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几种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单比特瞬时测频技术、多相滤波信道化技术、基于FFT的信道化接收机和射频带通采样微波数字接收机,最后提出了在宽带中频数字接收机高速信号处理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合作接收条件的射频信号侦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均匀信道划分的信道化接收机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实用的信号信道化接收机框图。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框图结构能很好地进行信道的均匀划分,并且大大的减少了DSP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存在多个非均匀分布的、不同带宽的信号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信道化接收机设计方法。设计一个半带滤波器,并通过内插运算压缩它的频率响应,形成周期频谱;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同时使原信号经过一定延迟后减去滤波后的信号,形成两路在频谱上互补的信号;用均匀分析滤波器组对得到的两路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分解处理,实现监视频段的均匀信道化;根据能量检测结果将属于同一信号的相邻子信道信号作为下一步重构处理的输入,并设计出相应的综合滤波器组提取信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前端信号采集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性能采样的量化精度和采样速率受AD自身硬件限制的突出问题,在压缩感知信号处理算法(CS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数字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设计了一种改进型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方案。该方案首先用压缩感知技术直接采集压缩后的信号;然后再进行低速AD采样;最后用非线性迭代重构还原信号。压缩后的信号用低速AD即可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极大地提高了AD的应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型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能很好地满足大瞬时带宽及动态范围信号采集要求,同时将复杂运算移交给后续的信号处理,极大地减轻了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前端的负荷,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现代侦察雷达接收机通常具有输入频带宽、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能瞬时处理高密度复杂雷达信号等特征。除此之外还要具有测量每个脉冲到达方向角(AOA)的能力,因而该侦察雷达接收机具有较高的截获概率(POI),而这一点对处在有敌方雷达信号环境的侦察雷达的平台来说是生死攸关的。  相似文献   

7.
脉冲压缩(PC)雷达是典型的低截获概率(LPI)雷达,基于传统的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与传统的检测手段很难有效截获。长期侦察表明:目前外军雷达信号形式多为脉压信号,这对我军现役的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字接收机相对传统的模拟接收机有着突出的优势,基于数字接收机对PC雷达信号进行检测是根据PC雷达信号特点,充分发掘数字接收机优势的新的检测方法,有着现实的实际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代电子侦察接收机所侦收信号的具体要求,文章讨论了信道化数字接收的可行性方案。探讨了信道划分的具体方式以及合理的信道化设计方案,研究了多相滤波结构的信道化模型及后续的信号检测方法,最终在单片FPGA上,设计实现了多相滤波结构的信道化接收机。在一定信噪比(SNR)的条件下,利用该结构的信道化接收机可以处理多路同时到达信号,并及时获得脉冲描述字(PDW)。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硬件实现,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满足对脉冲信号参数测量高精度、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电子对抗(ECM)系统所处战场电磁环境的特点,提出一种将数字信道化技术与调制滤波器组技术相结合的DRFM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数字信道化DRFM常用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对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和发射机结构进行了改进,构造出一种无"盲区"的信道划分形式,并将调制滤波器组技术引入到系统设计中。改进的DRFM系统具有大带宽、全概率接收和处理同时到达信号的能力,便于硬件实现的优点。仿真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普适性DRFM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道化技术是现代雷达侦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算法是实现数字信道化常用的一种算法。该算法所构建的数字滤波器组具有滤波特性一致、运算量少的优点,通过测量滤波器组的输出可以确定输入脉冲信号的参数,然而该算法对于接收机截取的脉冲信号与实际脉冲信号不匹配所测量的参数误差较大。为改善参数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信道化的雷达脉冲参数测量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在信道化基础上引进Haar小波变换对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提取,通过相关累加对脉冲信号幅度精确测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作为一种带宽有限系统,其对脉冲雷达信号存在传输失真.详细分析了脉冲前沿的失真情况,并且讨论了当脉冲幅度发生抖动以及信号被噪声污染的情况下,失真对雷达PRI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针对3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进行高精度雷达PRI测量需要克服的几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空间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雷达信号侦察接收机的检测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种检测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宽带均匀数字信道化接收机,采用自相关累加和中值滤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号检测,可以区分同时到达的两个功率强弱不同的脉冲信号。MATLAB和FPGA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信噪比不低于-6 dB的情况下,对弱信号的检测概率能到达98%以上,检测方案稳定可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单比特接收机通过简化FFT运算显著提高了DFT信道化接收机的处理速度,利用单比特接收机可以实现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的快速检测.非相干积累检测法实现简单,但这种方法在积累信号的同时也积累了噪声;均方相关法可以克服这一缺陷,但会增加实现难度.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电子战中,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对侦察系统的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调相信号检测困难与调制类型识别正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两级宽带均匀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该接收机采用幅度自相关累加技术提高检测概率,同时采用相位累加瞬时自相关技术提高调相信号的调制类型识别正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两级信道化高效结构信噪比增益约17 dB,能适应-6 dB的低信噪比环境,信号调制类型的识别正确率不低于9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信道化接收机结构复杂、运算量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多相滤波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实现算法。该算法由多相滤波的定义经过公式变形推导出,并引入了重叠一半的数字信道化滤波器组,实现了全概率截获。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针对大带宽的信号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结果。该算法是一种高效运算,适合弹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如何快速有效识别出重点雷达电子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雷达小样本脉冲序列模板从接收到的复杂混合脉冲序列中抽取重点雷达信号的思路,并实现了该算法,克服了目前雷达对抗侦察信号处理流程僵化、识别速度与识别正确率受信号分选算法限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目标并行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在密集雷达脉冲流中快速、准确识别出重点雷达电子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雷达对抗是一切从敌方雷达及其武器系统获取信息(雷达侦察),破坏或干扰敌方雷达及茸武器系统的正常工作(雷达干扰和雷达攻击)的战术、技术措施。其实质是通过干扰信号对目标回波的压制、掩盖与模拟作用,使雷达的信号接收显示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与控制武器,降低侦察效能与火力效能,最终丧失战斗力。它是在雷达信号环境范围内夺取制电磁权的重要作战行动,在现代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快速、准确、高载获率和高分辨率的C波段雷达侦察信道化接收机的前端,首先叙述它的组成原理,然后简介电路的构成适到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9.
借鉴传统雷达截获因子的概念,首先推导了成像雷达截获因子的表达式,并研究了临界发射功率和隐蔽成像距离。然后,建立了雷达隐蔽成像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不同技术措施的隐蔽成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雷达采用30 MHz带宽的信号时,针对灵敏度为-65 dBm的侦察接收机,可在169. 9 km距离处实现隐蔽成像。  相似文献   

20.
在通信对抗中,对目标跳频信号进行有效检测是对该信号进行后续处理及实施干扰的前提,利用信道化检测方法实现对跳频信号的盲检测。侦察方作为通信非协作接收者,无法与目标信号发送端实现时间同步,导致信道化检测方法性能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判决门限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虚警概率显著降低,在信噪比大于-2 dB时检测概率有一定的提高。最后给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信道化检测方法性能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