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常羡慕飞行员,认为这些“天之骄子”的生活浪漫而富有诗意。其实,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离地三尺无男女,离地三尺有险情。最近入选“中国十大女杰”的唯一女军人、空军某部副师长岳喜翠,在她30年的飞行生涯中,在一次次飞行处险不惊中充分显示了娴熟的技术,用满腔的情和爱在蓝天舞台上,为中国女兵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该文以纪实手法详细地刻划了这位“军中女强人”在家庭和事业上默默奉献的情感轨迹。  相似文献   

2.
来信     
《武警后勤》2001,(6):16-17
我是一名武警部队长期从事军需工作的机关助理员,也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自1989年《武警后勤》杂志增刊刊登我的“处女作”以来,我就开始认识《武警后勤》杂志,逐渐了解《武警后勤》杂志。时间不久,我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她,爱上她,把她当作我的良师益友。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她情有独钟。同时,为办刊人员所付出艰辛的汗水,编出这样一个优秀刊物而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3.
“女为悦己者容”,我也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是她使我越来越美丽,在我走过的生命历程中,无论前方有任何艰难险阻,她总是激励着我,陪伴着我,从她那里我读懂了一种精神。她就是《红岩》。《红岩》,让我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革命气节,“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江姐、成岗、许云峰他们是我儿  相似文献   

4.
张瑜 《当代海军》2003,(10):27-27
海军世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儿,而对于海军玛丽·伊文斯准将来说却不同,虽说父女两代都是水兵,但老父亲却只是舰艇上的一名炊事兵,而她“贵”为司令官,并被授予了准将军衔。 女将军并没有因此嫌弃父亲,也没有因为自己的“高高在上”而骄傲。她对父亲说:“我虽是你的上级,可你仍是我的父亲!” 上世纪50年代初,玛丽出生于一个海军家庭。已退役的老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生活》2012,(8):32-33
【个性写真】她来自湖南小镇,性格直爽,做事干练,敢于挑战。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怀揣梦想走入军营,成为了一名英姿飒爽的话务兵。在绿色军营中挥洒青春年华;在三尺机台旁被誉为"信得过的传令兵";在欢声笑语中,与战友打成一片,共同进步。先后被评为优秀新兵,嘉奖一次,优秀士兵一次。  相似文献   

6.
老兵的军礼     
这个庚子年节,三叔的军礼震惊了五千口人的沁水湾。大人小孩,都会模仿他那个经典动作。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三叔就找到村支书老潮叔:“算我求你了,让我去村北卡点值班吧!我有站岗经验,咱村谁也比不过!”老潮叔正需要一个像三叔这样的老兵到村北卡点工作,“给你配3名当过兵的战友,能严把关口不?”“啪”地一个标准军礼,三叔把答案告诉了老潮叔。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名秀美的女子,她用灵巧的双手“描绘”出了一个遍地生香的“桂花庄园”。她就是农八师143团林管连的安桂花。  相似文献   

8.
4月10日,从辽宁省到江苏省通州市走亲戚的民政干部肖女士感慨不已,在先锋镇军属吴锦平家, 她意外看到一份“义务兵养老保险”,而且听说所有义务兵都享受此待遇后,不禁连连赞叹:这里的优待政策好,政府想得周到! 通州是江苏省的老“双拥”先进,曾经连续5年获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该市每年都有约600名  相似文献   

9.
“老抠”     
﹃老抠﹄刘松桃“老抠”姓李名浩,四川内江人,是我在军校就读时同窗两年的上铺兄弟。“老抠”在家排行老幺,上有五个姐姐和一个眼神不太好使的哥哥,父母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农民。因为家境贫穷,“老抠”的哥哥年过三十仍是光棍一条。“老抠”是他们村第一个考上...  相似文献   

10.
40年拥军路     
被誉为山东省“新时期拥军模范”、“十佳兵妈妈”称号的王文真,是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是一名生在旧社会,8岁丧母,9岁丧父的孤儿;她是一名在老红军的教导下,19岁入党的基层干部;她是一名40年如一日,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拥军的模范;她是一名有着全国、全省60多项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1.
又一次见到了她。这次的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率真顽皮,眉宇间透出几分凝重与成熟,多了几分女孩特有的睿智和深思。“你终于长大了……”我开玩笑说。她苦苦地笑了笑:“我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能找到……”我相信她说的话。她说过自己遗憾没能成为一名女兵,但她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嫂。  相似文献   

12.
王学伟  王西峰 《国防》2002,(2):54-54
元旦前夕,陕西预备役某步兵师高炮团会议室 里座无虚席,一场“现代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报告会正在进行。看着官兵们听讲的专注神态,坐在最前排的一位中年妇女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她叫张娟娟,是咸阳市医疗器械厂的一名下岗职工,该团组建近三年来,这是她第十一次自费邀请专家来部队智力拥军。我们有幸采访了她,并被她坚持15年如一日拥军的事迹所打动。  相似文献   

13.
内容上要做到“真”、“新”、“全”、“准”军队基层政治课宣传的是真理和科学,加之其育人的根本目的,“真”是其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讲课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务实求真为宗旨,保证“三尺讲台”无杂音、无假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官更易接受“新异性”事物的刺激。同理,听课人在接受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喜新厌旧”的特点。因此,讲课时要重视引用新概念,及时介绍新信息,密切联系国内外新事物等。当然,并非说老材料就不能用。关键在于能否对老材料进行新的思索和联想,提炼出蕴藏其深处的含义,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军队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居住在厦门的老金门同胞隐姓埋名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面对金门亲生母亲的责备,使年过七旬的她心感愧疚,终于改回了出生时爹妈取的姓名。 居住在厦门湖里区禾山镇高林村的陈玉叶,原籍金门县金沙镇杨宅,1949年夏天,由于家境窘困,出于生计,她来到厦门投靠表姐黄亚珠。三个月后,厦门解放了,她因此无法再回到国民党统治下的金门家乡。不久,当地派出所要求居民申报户口,为了能顺利落户,住在表姐家的陈玉叶便给自己取了个新名“黄亚玉”,正式落了户,她的真实姓名从此便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小汤山医院:中国与“非典”病魔艰苦鏖战的主战场之一。孟莉:解放军230医院的一名护士。众所周知的原因,孟莉从辽宁丹东赶赴北京,开始了她军人生涯的又一次出征:参加“非典”阻击战。提起孟莉的名字,细心的读者会想起她发表在本刊2001年第5期的《一名护士的值班日记》一文。文章记述的是2001年1月23日晚(大年夜)她在解放军第230医院急诊科值班,6个小时内接连抢救、诊治因车祸、放鞭炮受伤,吃河豚中毒等前来就医的11名伤病员的感人事迹。一边是喜气洋洋的团圆年,一边是连晚会也看不了的急诊值班。这个连续三年在部队过春节的沈阳军区表彰的优秀护士,用一种战斗的姿态度过了节日之夜的分分秒秒。应该感谢孟莉的父亲——曾在军旅的佳木斯市工商分行干部孟广敬同志,是他以军人的情感给《解放军生活》发来传真,使我们得以及时掌握到孟莉的近况。作为一个父亲,他的思女、爱女之情跃然纸上,但他又说:“孟莉作为优秀护理人员,被抽调北京参加抢救工作,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我作为一名老军人感到很光荣……”联系到孟莉的时候,她正战斗在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第一线。我们向孟莉发出约请,请这位白衣天使在昼夜战斗之余,再辛苦一番,把她鲜为人知的经历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爱兵红娘     
北京军区某部“大功团”兰考籍战士任留勤,入伍不到三年,就十次受到营连嘉奖,被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团员”,还荣立了三等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任既自豪又感激地说:“军功章里,有俺未婚妻王玉萍的功劳。”十八名同乡战友也纷纷夸赞说,她不但是一位“战士的模范未婚妻”、好民兵,而且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爱兵红娘”。  相似文献   

17.
她是一位真正的“三栖霸王花”。她空降扎进“敌”腹地,毫不胆怯;她下海潜入“敌”前沿,从不失手;她徒手制“敌”,如同老鹰抓小鸡;她射击爆破样样精通……于是,,人们称她是“迷彩女侠”、“当代花木兰”。  相似文献   

18.
近日,农七师126团房建连的韩鑫喂养的老猫生下5只幼崽后,就不知去向。韩鑫夫妇俩买来奶瓶和奶粉喂养。现在,这5只花猫一见到韩鑫下班回家就像孩子一样往她身上爬,嘴里还不时地发出类似“妈妈”的叫声。即使在韩鑫做饭的时候,它们也爬在她背上不下来。  相似文献   

19.
宋代杨门老夫人佘太君亲送子女齐赴沙场的英雄故事一直为人们传颂。如今,在太行山东麓鸡冠山脚下,又出了一个“佘太君”。她先后将自己的九个儿子送往部队。她就是河北省沙河县杏花庄的模范军属、现年64岁的王付珍老大娘。王付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在战争年代是我党一名出色的地下交通员。王付珍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也练就了倔犟的性格,摔打出了大胆、泼辣的作风。  相似文献   

20.
论年龄,她是 个33岁的年轻妈 妈;论职业,她是一 爿10平方米玩具礼 品店的个体户;论名 气,她却是沈阳军区 驻黄海前哨官兵心中 的“星”—— 她,就是热心为 海岛军官“牵红线”、 “搭鹊桥”的军中“红 娘”、某海防团炮兵 营营长张勇兵的妻子 史晓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