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2.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2,(15):59-61
1943年底,日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渐露颓势。日军第51师团残部退入新几内亚东北休恩半岛,企图与第20师团残部一起固守西奥。对于这一动向,美军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4.
为了策应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日军打算把美军主力吸引到新几内亚来,以便减轻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日军的重压。1942年11月17日早晨,第18军下属的第31师团步兵229联队从拉包尔出发,由5艘驱逐舰护送到巴萨布阿,登陆后立即向位于新几内亚东部的布纳挺进。  相似文献   

5.
康昊 《国防》2015,(2):79-81
1938年2月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山东北部的日军,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兵分两路,分别沿津浦线和高密—徐州的公路南下,齐头并进,妄图与从南京一带北上的日军十三师团会师徐州,打通津浦线,将南北两部分日军连成一片。骄狂的日军原本把占领南京后的这次作战当作一次轻松的"武装行军",认为在淞沪会战中精锐的中央军都成为手下败将,第五战区的中国各路"杂牌军"更是不堪一击。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其板垣师团  相似文献   

6.
日本陆军第10师团是在第三国干涉还 辽后日本"卧薪尝胆"、加紧备战时期组建 的,原驻日本姬路,日俄战争期间编入满洲 军第4军。关东军成立后,因换防需要(一 般两年换防一次),第10师团先后于1909年、 1925年、1932年侵入中国。1937年7月27 日,矶谷廉介率第10师团调往中国,8月中 旬在大沽登陆,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沿 津浦线向沧州、保定进攻,1938年6月由筱 冢义男接任师团长,担负济宁、邹县、蒙阴 一线的警备,1939年8月11日调回国内。第 10师团与第5师团号称大日本"皇军王牌", 乃是日本陆军精锐中之精锐。侵华期间,第 10师团转战华北、华中,先后参加了济南作 战、华北平定作战、台儿庄攻防作战、武汉 会战等战役,1942年5月后调至太平洋战场。 1945年1月,在尚武集团(属于第14方面军) 的指挥下,第10师团在吕宋岛与登陆的美军 展开了拼死相搏,遭受毁灭性打击,9月2日 向美军投降。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占据大宫岛后,为了防止日军夜间偷袭,在阵地前300米距离的不同方向上,分别设置了好几个麦克风。日军曾几次乘夜暗偷袭,但每次都遭到美军准确的炮兵和机枪火力的  相似文献   

8.
陆虎 《环球军事》2012,(9):50-52
菲律宾战役中,日军一辆自行火炮被美军第37师缴获,成为美军重要的战利品,也由此揭开了日军这一鲜为人知的炮兵部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曾活跃着“两支”令日本海军闻风丧胆的美军舰队,他们分别是由哈尔西上将指挥的第三舰队和由斯普鲁恩斯上将指挥的第五舰队,他们交替出现在太平洋水域,轮流实施对日军的打击,最终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日军直至战败也没有搞清楚,美军为什么能有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几十年过去后,人们才从揭秘的资料中得知,原来那并非是两支舰队,而是由两套指挥机构指挥的一个“梦幻舰队”。这是美军太平洋战争后期实行的新措施,他们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在斯普鲁恩斯指挥下,则称之  相似文献   

10.
日本陆军第14师团是日军常备师团之一,原驻日本字都官。关东军成立后,该师团于1909年第一次踏入中国,并于年底因换防回国。1932年4月30日它再次编入关东军,师团长为松木直亮(后为畑俊六),专事"围剿"马占山军和义勇军,1934年奉调回国。1937年8月下旬它又奉调再次入侵中国,9月上旬在塘沽登陆,并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师团长土肥原贤二(1938年6月由井关隆昌接任),参加徐州会战后,于1938年6月17日返回新乡附近,担负新乡、怀庆地区的守备和该地段黄河沿线的警戒。12月29日,该师团编人驻蒙军。1939年9月19日,该师  相似文献   

11.
中国部分     
忻口会战 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第5师团是日本在明治维新 后最早组建的6个师团之一,是日军的精 锐,原驻广岛,1937年7月27日奉命调入 中国,直属日本华北方面军,先后编入华南 方面军第21军、华北方面军第12军、关东 军等战斗序列,后归日军大本营直辖,侵华 期间的师团长先后为板垣征四郎、安藤利 吉、今村均。该师团杀戮成性,参加过长城、 保定、平型关、太原、临沂、台儿庄、广州、  相似文献   

13.
9月下旬,范弗里特在“夏季攻势”失败后,又以美军2个师和1个英联邦师在西线再次发动“秋季攻势”,指望以此达成既定目的。10月初,我140师经过二线短期休整后再次重返前线与老对手“过招亮剑”。10月3日至18日,连连碰壁的美军依仗飞机、火炮和坦克优势,对我防御阵地实施毁_灭.性轰击和连续突击,在16天时间内平均每天日落弹3万多发,阵地上的草木全被凝固汽油弹烧光,炸起的浮土达1米多深,我地表工事全部被毁。  相似文献   

14.
“一·二八”事变的随葬品——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年3月1日毙命) 林大八,日本山形县人;1924年5月后,历任张作相军事顾问、张作霖军事顾问、日军第1师团司令部部附兼特务机关长、第9师团第6旅团步兵第7联队联队长;死后被日本陆军省追赠为陆军少将。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后期,随着美军越岛作战的节节胜利,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为了挽回败局,一小撮丧心病狂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一个驾机撞沉美舰的飞行员的“英雄行为”中得到启示,疯狂地组织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杀飞机,用飞行员的血肉之躯和庞大的美军舰队展开...  相似文献   

16.
日本陆军第59师团,其前身是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该旅团编成5天后即调入中国战场,驻山东济南地区,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主要担负济南周围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经常与此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及冀、鲁、豫军区和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的部队作战。1942年4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以这个旅团为基础编成第59师团,仍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后归华北方面军直辖。柳川悌、细川忠康、藤田茂先后担任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在华期间,第59师团多次参与了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制造了冀中北疃村大屠杀等惨案。1943年8月,该师团在山东馆陶尖冢镇决开卫河大堤,致使馆陶、临清、曲周、邱县、清河、威县、武城7县受灾,2万  相似文献   

17.
战争轶闻     
抗战初期的1937年底,任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蒋介石收到一种特殊礼品——一匹优种战马。赠马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朱德总司令。 1937年10月28日,十八集团军在刘伯承师长、陈赓旅长的指挥下,在山西娘子关平定县七亘村附近,歼灭日军二十师团辎重部队400余人。那匹战马就是这次战斗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18.
在1938年3至5月的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日军第十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期间究竟战死了多少人,史学界对此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日本官方资料、战时档案上记载的各种相关数据,对日军第十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的战死人数进行了推算,得出的结论为:濑谷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战死约五六百名,长濑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徐州会战中战死约1000名。  相似文献   

19.
暴轩  郭凯 《环球军事》2012,(18):60-61
日军中央分遣舰队从海上逃走之后 ,中央战线暂时平静下来,而南方战线则正在酝酿着一场恶战。在苏里高海峡之战中,日军落入美军精心布置的“T”字阵,损失惨重,而美军只有“艾伯特·W·格兰特”号被重创。  相似文献   

20.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