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这是一支神秘之师,她藏身在中国陆地的深山峡谷和大漠戈壁!这是一支威武之师,她掌握现代化高技术战争克敌制胜的钥匙!这是一柄斩妖之剑,她肩负着对侵略者以致命回击的神圣使命!这是一块和平之盾,她保卫着祖国的安全维护着全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2.
她是一位温婉的女子,常以优雅之姿在科研生产一线化解疑难,犹如百花园中"一品红",俏也不争艳.她是一位果敢的女子,常以先锋之态在产品试验场地摸爬滚打.多年来,她一直在公司从事系列军品的科研开发、总体技术、测试技术等工作.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江南公司科技带头人、军研所总体室高级工程师姜红.  相似文献   

3.
胡志桂是安徽省和县石杨镇裕民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文化不高,不善言辞。朴实无华,但她却能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江淮儿女,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9):70-70
玛琳·黛德丽,德裔著名影星,希特勒为之倾倒,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称她是“第三帝国艺术界标志人物”,但她一生坚定反纳粹。1939年,黛德丽移居美国;二战爆发后热心于巡回劳军。脍炙人口的二战名曲“莉莉玛莲”就是由她唱红,德国人、美国人都爱听爱唱。对此最为狐疑的是联邦调查局,胡佛局长认为这位美女铁定是德国间谍。然而,1945年,黛德丽被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原来她真正效忠的是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其任务是用德语歌曲削弱德军官兵士气。黛德丽一生都为她曾被两个国家怀疑是间谍而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5.
在丈夫突患脑溢血、卧床不起的同时,她本人又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给丈夫看病,她拖着带病的身躯,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但为了不影响儿子安心服役,她始终没有把家中的实情告诉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也不愿给政府找麻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光荣的“军属之家”。她就是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乡李湾村军属陈小洁。陈小洁之子李雪兵1995年12月从河南省平舆县  相似文献   

6.
"除了大学四年,其余时间我都在涌泉镇。我也迷恋大城市的繁华,但我能从农村走出来,是农村养育了我,我必须回报它。"说话的是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人大副主席项玉君。5年前,项玉君到涌泉镇任大学生村官,如今她已是镇里领导班子的一员。种种光环的背后,年仅29岁的项玉君承受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苦与累。她最美丽的青春之花,在农村绽放  相似文献   

7.
她,年仅20岁,却是已有7年军龄的女军官。她叫颜静波,是海军某陆战队第一支女陆战队队长。 姑娘的梦是绚丽的。小颜在小学读书时,就被英姿飒爽的女军人所迷恋。1992年她初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她带着多彩的梦走进军营,立志把美好的花季、绚丽的青春献给绿色军营。1995年军校毕业时,她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到最艰苦部队锻炼的申请书。不久,她成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员。 素有“陆上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之称的海军陆战队,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是训练有素的钢铁战士。小颜知道自己的差距。但她更懂得作出这样选择意味着什么。训练场上,她夏练三伏汗水流,冬练三九不退缩,膝盖胳肘茧叠茧,跌打滚爬寻常事。身高不足1.60  相似文献   

8.
李新平 《兵团建设》2013,(20):22-23
不足一米五的个头,一身的疾病,不到50岁时就满头白发,但就是这样一个妇女,撑起了一个困苦的家。在命途多舛的生活之舟上,她力举信义之帆,用血汗甚至生命坚守着一条归还借款的感人之路,她就是九师一六七团一连退休职工夏留女。1997年11月,夏留女患癌症的丈夫离开人世。安葬丈夫之后,她回到家中,与年近80岁的母亲、刚成年的儿子、8岁的女儿依旧处在悲伤之中。此刻夏留女心头好像还有一块未落下的石头,那就是丈夫生前治病的借款,再加上连队为其垫付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长江抗洪大堤她去过,西藏高原她去过,驻港部队她去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从南沙群岛到北国边陲,从东海之滨到西域高原,祖国千山万水、高山海岛的窿座军营,都是她纵情歌唱的舞台。为战士而歌,是宋祖英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10,(3):79-79
上海闸北区的百岁老人包廷琴,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长寿之道。 一是性格乐观,笑口常开。老人耳朵不好,听不见别人说话,但一见对方开口,她就会乐呵呵点头。包廷琴的女儿透露,老人没有“隔夜愁”,遇到烦心事,总是睡一觉起来就全消散了。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所环境极好的军事化管理的地方大学、一所培养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的摇篮——河北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她既有与地方大学一样浓重的学术氛围,又有与一般地方大学不同之处。打扫环境要以直线、方块、黑白来论好坏;来之以军人之礼,行之以军人之步;早上听号而起,晚上闻号而卧。这些严格的要求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简单、乏味的。但正是这种“简单”与“乏味”,才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刚毅的国防后备力量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2.
这里曾经是原子弹、氢弹诞生之地,中国共进行46次核试验,前16次是孕育在她的怀抱里。  相似文献   

13.
爱是什么?100个人有100种理解。而对于杨秀英来说,爱是向遇到困难的人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杨秀英,兵团建工师一位普通的回族妇女。1983年,她在一次车祸中腰脊椎受重伤后瘫痪,曾被医生断言将"永远站不起来"。但她凭着惊人的毅力,不仅坚强地挺起身来,而且以超凡的勇气闯荡市场。十几年风雨奔波,杨秀英在创造致富奇迹的同时,以一颗慈母之心回报社会,受到世人尊敬。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是一根青草,我愿发出清新的气息;如果我是一朵小 花,我愿时时绽出芬芳;如果我是一滴水珠,我愿化为甘露,尽情 挥放。为了中俄两国、两军、两国人民友谊之花的盛开,来精心点 缀……"这诗一般的话语出自一个普通俄罗斯女性之口--她就是 俄联邦总参军事学院俄语教研室女教员娜塔利亚。这位高高身材、 一头棕色披肩长发、有着知识型女性气质的普通讲师,给所有在俄 联邦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工作过的中国军人无不留下美好印象,一致 称赞:"娜塔利亚善良、友好、敬业。"在俄罗斯学习工作一年间,我 和她有过频繁的接触。她的善良,她工作的认真务实精神,她对中 国军人的真挚情感,令人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山东省安丘市马家庄村,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有这样一个家庭。她的公公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有名的支前模范,她儿子的个体出租车被官兵们称为“爱心拥军车”,她的孙子一个光荣参军,被评为“优秀士兵”,另两个分别被市和学校评为“爱中华、爱国防、爱军队”之星和国防之声小记者。她,先后被表彰为“市拥军模范”、“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全国拥军模范”,她的名字叫徐凤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17.
她随父亲冯玉祥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甚至她的一生都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爱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她就是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只有一艘以“八一”为舷号的军舰她七载航程环球六圈创下诸多中国海军之最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航母编队向她致敬无数外国人和海外赤子向她挑起大拇指凡军舰都有舰名和舷号,中国军舰的舷号一般都在三位数以上,但只有一艘舰例外,她就足以郑和为舰名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远洋航海训练舰,其舷号只有两位数——81,人称八一舰。去年“八一”前夕,这艘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在第38次破浪远航中度过了7岁生日,至此,她已14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12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庞大的间谍队伍里,曾经活跃着一大批著名的女间谍,如第一个获取美国核情报的扎鲁宾娜,成功地建立了意大利间谍网、有“间谍王国女沙皇”之称的安琪娜。在这支队伍里还有苏联著名作家佐娅·瓦斯科列斯卡娅。作为作家的她在20世纪80年代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她长达38年的间谍生涯却鲜为人知。 骑自行车的女特工 佐娅·瓦斯科列斯卡娅于1907年4月28日出生在图拉州的一个小城里。1921年,年仅14岁的小佐娅凭着一腔热血,不顾父亲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27日,胡玉萍老妈妈走完了人生的89个春秋,带着微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胡玉萍虽然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还时时刻刻浮现在人们面前。在胡妈妈的心中,永远蕴藏着一个嫩绿的春天,永远孕育着一个金秋的收获。在国庆长假里,记者沐浴着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来到了辽宁省抚顺市,解读胡妈妈鱼水相依的拥军情结。她有一颗慈爱的心,她对社会的奉献之举荡起一股股暖流;她用真诚编织的拥军情结牢牢地牵系着军营,那是用汗水和心血浇铸的鱼水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