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炮身管膛线的技术状态直接关系到火炮的射击精度、射击安全和身管寿命。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火炮膛线磨损量检测方法。通过光学检测装置获取身管内膛结构光图像,利用结构光条的变形量计算膛线的实际高度,进而与膛线标准高度比较得到身管内膛径向实际磨损量。该检测方法实现了对身管膛线技术状态的非接触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标定过程简单可靠。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现役各型火炮身管膛线亚像素级的高精度检测,检测误差小于0.01 mm,对于提高火炮制造验收精度和效率,准确预估火炮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量设备的故障不会瞬间发生,为减少故障后果造成的损失并降低修复性维修的费用,采取了视情工作,检测费用随之增加。为使总费用最少,对检测间隔期进行了优化并给出简要的算法。同时对不同故障类型的视情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空导弹武器装备传统的维修方案难以预防装备故障的问题,提出采用视情维修策略,首先扩展了视情维修模型的研究范围,假设系统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其次,给出了三种维修方案,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可靠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视情维修模型。仿真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模糊可靠度确定雷达故障检测间隔期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雷达装备参数漂移的动态范围模糊化 ,并基于数理统计中参数估计的理论 ,建立了雷达装备的参数模糊可靠度预计模型。把该模型应用于确定雷达电参数的故障检测周期 ,并通过实例论证此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首先提出了视情工作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然后根据故障率的不同情况,分析了间隔时间的相应变化,最后进行了实际应用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装备的维修成本,针对现有单部件系统视情维修策略研究中存在的性能检测时间缺乏灵活性,未充分利用部件退化状态信息的问题,采用wiener过程建立了单部件系统性能退化模型,给出了根据部件退化状态安排性能检测时间的方法;推导了预防性维修阈值的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性能检测视情维修策略;案例对比分析表明,该维修... 相似文献
7.
基音检测的一种时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音检测的一种新的时域方法,直接利用波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波形之间的匹配估计,从而提取出一帧语音信号的平均基音周期。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算量小、准确率高,能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状态可靠性的装备视情维修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续劣化的多设备系统在不同劣化水平下都可能发生失效,依据设备实际劣化状态评定可靠性的思想,提出运用状态可靠性理论刻画设备或部件的劣化水平与随机故障之间的关系,可对设备实际劣化状态进行可靠性评定,适用于表征同类设备或部件的不同个体在不同的工作负荷和工作环境下经历不同的劣化过程后的不同可靠性指标,反映了连续劣化系统的随机故障和不确定失效劣化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基于时间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理论的推广,适用于分析采取视情维修策略的设备或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是基于动态阈值二值化图像,将帧差法与背景差法相融合,最终检测并提取出运动目标。通过VC++开发平台编程,并对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固定阈值二值化图像的方法相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出监控图像中的运动目标,且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宽带毫米波高分辨雷达体制 ,研究了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极化域线性积累滤波的思路以提高雷达接收信号的信杂比 ,在此基础上利用宽带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 ,估计出回波中强散射点的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不同径向分辨单元内的强散射点进行整体检测 ,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信杂比 ,改善雷达的检测性能。最后在毫米波段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可用度为目标的功能检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产品潜在故障的概念,将产品划分为“正常”、“潜在故障”和“功能故障”三种状态,并将产品从“新的”发展到“潜在故障”时间间隔和从“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时间间隔分别作为随机变量进行处理,利用可靠性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可用度为目标的功能检测模型,包括基本模型和实际应用中变化时的模型,举例给出了模型输出结果的特征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对某型机械装备基层级修复性维修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维修时间的分布形式、分布参数及各种维修时间参数值。 相似文献
13.
使用检查维修工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崎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6,(3)
RCMA是制订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系统方法,可用度是制订军械装备预防性维修周期的主要决策目标,对RCMA七种工作类型之一的使用检查工作建立了以可用度为决策目标的一般模型,举例给出了模型输出结果的特征和敏感性,对几种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给出的模型可用于此类问题的维修决策。 相似文献
14.
将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看成是由平移和弯曲两种变形构成,利用阶梯形工件,可以确定工艺系统的等效刚度。从而为合理地选择加工参数、保证加工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瑾辉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0,(2)
本文根据近几年关于维修方式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维修方式的分类、应用决策、设计要求和效能等方面,联系维修实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原则、方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国外铣削刀具磨损量自动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彬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9,(2)
综述了国外现有的铣削刀具磨损量自动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对其在我国军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提出利用多重分形广义维数来描述信号特征 ,并以振动信号广义维数、广义维数谱图、敏感维数为特征向量的模式空间样本库为基础 ,给出了通过维数相关系数等判别条件进行识别的机械故障多重分形广义维数诊断方法。应用于圆盘类裂纹故障的诊断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SHPB实验装置上,利用测定岩石动态压缩特性的基本原理,测定了大理岩动抗拉强度和动弹性模量,并通过计算确定了大理岩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