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决定军事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在军事实践中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各个时代军事主体的“军事文化自觉”。“百家谈兵”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萌芽,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冷兵器形态军事变革的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战国中晚期至明清之际,儒学对兵学进行整合进而将兵学完全纳入儒学的思想体系之中,这一方面为兵学的发展取得了官方合法地位,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迷失,导致中国没有率先完成热兵器形态的军事变革;在“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下,中国近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复苏,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开始向近代军事文化进行“历史性转型”;20世纪,是中国追求独立富强的世纪,也是中国催生和培育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世纪。进入21世纪,适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中国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
俺是山东人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一听这曲儿,您就该知道俺是哪里人了吧?对了,俺是山东人。家乡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山高地阔、位置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家乡文化源远流长,孔孟创立的“儒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家乡物产丰富,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肥城桃……还有出口海外的生姜、大葱、大蒜头……个个长得特饱满、精神;家乡人杰地灵,滔滔黄河水养育了家乡人健壮挺拔的肌骨,巍峨的泰山赋予了家乡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军事文化传统与何休的战争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休(129—181)是东汉晚期思想界的巨军,他毕生从事今文经学的研究,撰有《春秋公羊传解诂》等一系列著作,是两汉时期继董仲舒之后最杰出的《公羊》学家,曾对儒学思想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军事思想,是何休整个学说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散见于其《春秋公羊传解诂》的有关文字之中。其主要特色,是着重从“仁义”、“礼乐”的角度阐发自己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推崇早期战争中的“军礼”传统,提倡仁义至上,礼乐为本,反对兵家所主张的权谲诡诈之道,批判法家所宣扬的“战胜强立”立场,集中体现了一位儒家思想家在军事问…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亡,清兵南下,与“匡社”学友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避居瑶人山区,潜研《易》与《春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讲学,著述百余种,世称船山先生。 王船山学术渊博,于各家学说无所不窥,哲学上继承北宋张载(横渠)的哲学系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识,以高度的理论思维,在明清之际把传统儒学中的唯物主义系统发展到最高峰。本文所阐述的是船山哲学中“天”与“理”或“气”与“理”这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代表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苏轼,其政治生涯和文学活动与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可理解为血肉般的:它不只是象范文正公标榜的“进亦忧、退亦忧”的纯粹儒学,还有进亦自然、退亦自然的道家真意.可以说苏轼是进亦儒道、退亦儒道.儒道融合互补成为苏轼人生和文学的最重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中心思想儒学的中心思想,主要是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儒家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生活的价值和道德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即肯定人贵于物,这是儒家的一贯观点;肯定生活的价值,即肯定生命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价值。儒家表现了肯定现实生活的乐观精神,从来不悲观厌世...  相似文献   

7.
陈曦 《军事历史》2021,(3):86-91
黄式三、钱穆、郭沫若、孙开泰等否定《吕氏春秋》《史记》所述"吴起师曾参"一说,认为吴起的老师并非曾参,而是曾参之子曾申.然而他们为此所做的一系列考证,却均缺乏坚实的立论根基.曾参乃孔子的亲炙弟子,是当时享誉海内的儒学名师,吴起向他学习而深谙儒学路径,这应是人们研究吴起其人及其著作《吴子》的重要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权书》与《孙子兵法》异同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书》是宋代文人苏洵的一部论兵著作,它对宋代孙子学乃至整个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权书》与《孙子兵法》兵学思想上的异同,对苏洵用儒学诠释兵学思想的尝试作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韩国军队十分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而韩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军队的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一、韩国社会的儒家文化底蕴中国的儒学早在西汉时代就开始传入朝鲜半岛,当时的统治者提倡孔子学说中的等级观念,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考察了元代结构助词“的”的使用情况,发现“的”因与“底”、“地”、得”语音趋同,“的”便继承并发展了“底”、“地”的用法,拥有“得”的用法,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1.
张蕾  彭况 《环球军事》2014,(20):8-11
近年来,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先后圆满完成了“北剑”“砺兵”“探索”“攻坚”“铸盾”“和平使命”“使命行动”系列实兵对抗演习和“全军科技练兵观摩活动”“132集训”“砺刃-2013”“砺剑-2013”“跨越-2014”等重大军事活动,组织保障了126个师旅次60余万人次的驻训、演习,在提高部队实战能力方面,发挥了孵化器和磨刀石的作用,基地逐步成为训练转变的主阵地,联合作战的准战场,人才培养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2014年9月24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与决心。50年前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学家、诗人可谓群星灿烂,但能写出像陶渊明那样恬淡自然、托意深远诗文者稀有;世人多是名利客,在做人处世方面,如他能“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者更罕见。因为真正做到“忘怀得失”太不容易了。“得”是好的字眼,如“得到”、“得意”、“得志”、“得势”、“得胜”、“得手”等等,只有“得病”、“得罪”是例外:而“失”呢?你到词典和词海中去查,几乎都与“坏事”相随.同“倒霉”为伴。在众多的“失”中,人生碰到较多的是“失败”、“失落”和“失足”.如果把这“三失”悟透了,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之,那么立身做人就进入了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政工学刊》2006,(6):63-63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后来。人们有了“国”的观念。但仍然没有我们所写的“国”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了“域”字。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航工业成飞公司首次提出了管理创新“腾飞计划”,划分”战略梳理、组织变革”,“流程再造、建章立制”,“工艺优化、精益优质”,“系统集成、综合协同”和”模式再造、文化统领”等五个阶段。从那时起,成飞连续举办了“管理创新月活动”,强化了“系统思考,协同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夏为民 《国防》2006,(6):33-33
为了营造“幸福不忘拥军。致富不忘国防”的浓郁氛围,井冈山市党政领导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双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重点的活动。该市市委、市政府、人武部联合举办了“井冈山精神代代传”宣传活动,专门设立了“军人联系站”、“军人参观咨询站”,配备了“拥军联络员”、“拥军服务员”和“拥军导游员”。  相似文献   

17.
周义 《国防科技》2003,(10):12-16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空军的“捕食者”、“全球鹰”和海军陆战队的“龙眼”、“先锋”以及陆军的“猎犬”、“指针”、“影子200”等十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尽管投入无人机的数量有限,但确为美军提供了“广泛的作战能力”,一半以上的摧毁时间敏感目标的信息是由无人机提供的,任务完成率达76.6%美军共动用了16架RQ-1“捕食者”无人机,其中9架RQ-1A“捕食者”用于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7架携带“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RQ-1B“捕食者”主要担任对地攻击任务。  相似文献   

18.
“勇”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观念之一 ,寄托着孔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孔子关于“勇”的人格观念的内涵 ,“勇”与“仁”及“礼”的关系 ,并对孔子身体力行把“勇”列为教育内容 ,培养和塑造弟子“勇”的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可能是因为在报纸、杂志上难得发表的一、二篇拙文,被有心人发现了,名不见经传的我,竟成“名人”了,“祝贺”被选入各种类型“名人录”的“通知书”也接踵而至。开始,我还真高兴了一阵子:我也能成为名人了!什么“照片”呀、“成果”呀、“小传”呀,都能入录。其“名气”也越来越大,由某个学科的“名人”,到全国的“名人”,直至能进入“世界名人录”。可三分钟的热情过后,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人是要有点自知之“名”的,我算是那号子的“名人”?也不是因为“通知书”中关于收款的“附带说明”使我发生了动摇。现在“出书难”、…  相似文献   

20.
“压力山大”的网络时代,滋生了各种“控”,比如“微博控”、“网购控”等等,其中有一种就是“忧患控”。“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迫症。而“忧患控”,也就是忧患过度,以至成“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