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征兵工作的实践证明,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征兵,难度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适龄青年报名率下降,应征青年多数不愿到艰苦地区,应征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出现“征兵难”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国防意识日渐淡化。据我们对某市两区一县2800名适龄青年的问卷调查,有17%的青年认为国防与己无关,当兵是“自讨苦吃”;有21%的青年认为当兵在经济上吃亏,并不感到光荣;有16%的青年认为在和平时期  相似文献   

2.
进入兵役登记阶段以来,湖北省当阳市兵役机关和宣传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征兵宣传工作力度,极大地激发了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阳市兵员历来比较充足,但近年来由于适龄青年外出务工多、流动性大、难召回等原因,兵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征集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如何激发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市征兵办公室迎难而上,认真研究新问题,寻求征兵宣传发  相似文献   

3.
兵员征集是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基层征兵工作遇到了新挑战,出现了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受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影响,辖区内外出务工和适龄青年大幅增加,适龄应征报名青年人数下降,回乡报名应征的适龄青年对其在外期间的表现相对是一个盲区;在家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不高;高学历、高素质的适龄青年应征报  相似文献   

4.
去年冬季,我们针对部分适龄青年不愿应征入伍的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探讨。总的感到,部分适龄青年不愿登记和报名参军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适龄青年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意识超过了国防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适龄青年在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业后便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加之一些地方国防教育宣传不够,优抚不到位,军属家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导致应征青年数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下降。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国防教育的力度,激发适龄青年参军报效祖国的积极性,使适龄青年和家长真正树立起“有国才有家”的大局观念,使家长自觉支持子女报名参军服役。二  相似文献   

6.
《东北后备军》2006,(12):10-11
征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征兵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适龄青年国防观念淡化,依法服兵役意识不强;入学和就业渠道增多,征集高学历兵员难;应征青年长期人户分离,现实表现难以掌握;优待政策落实难,影响适龄青年入伍积极性:法规不配套,处罚执行难度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征兵工作中,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和实践,积极探索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新兵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军地各级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切实把好新兵的政治素质关、文化素质关、身体素质关和年龄关,为国防建设输送优质兵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杨湘彬 《华北民兵》2004,(12):64-64
承德市的“征兵宣传月”活动,从1994年第一次开展,已经坚持了10年,不仅加大了征兵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积极性,推动了征兵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且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  相似文献   

8.
遂宁市,地处四川中部,是历史上有名的兵员大户。解放后的几十年中“当兵热”长盛不衰。可在去年冬季征兵出现了罕见的“征兵难”现象。全市1996年的适龄青年为63585人,报名数是8057人,报名率仅有13%。 (一)农村由“征兵热”转变为“征兵难”的原因: 一是教育不力,国防意识淡化。 二是藐视法律,义务观念模糊。 三是政策滞后,优抚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9.
谢秋云 《国防》2005,(4):59-61
前不久,我与机关的同志到部分县、市、区调研征兵工作,感到目前兵员征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个别地区还较为严重,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问题当前征兵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龄青年参军热情下降。与前些年相比,适龄青年参军热情明显降温。如宜昌市某区2003年报名应征人数为528人,2004只有356人(降低33%),连地处山区的南漳县适龄青年报名率也只有28%,还有的城区报名率仅为14%。应征青年文化素质偏低。如2004年,京山县确定的预征对象1323名,其中初中毕业生1180名,占89%;远安县报名应征…  相似文献   

10.
唐洪青  吕建杰  张权 《国防》2008,(8):31-3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当前征兵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热情反差大,农村偏冷、城镇偏热。由于农牧区适龄青年外出打工增多,其报名参军积极性不高,加之预征对象文化素质偏低,择优选取范围较小。而非农户口青年因退伍后可享受安置政策,应征报名明显过热,这就使城镇青年征集比例小的矛盾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孙军 《国防》2003,(2):60-61
军事交通运输是战争的“生命线”,而军交运输动员则是它赖以维持的“血液”,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动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公民国防交通战备意识有所淡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部分公民的国防交通观念逐渐淡化,加之长  相似文献   

12.
杜华 《国防》2008,(10)
征兵宣传是征兵工作的先行环节,它不仅关系着年度征兵工作质量,也关系着适龄青年和家长能否及时获取征兵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姜哲 《国防》2013,(7):61-62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关系军队战斗力提升,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征兵难、征高素质兵员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持续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必须科学筹划,综合施策。一、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全社会强烈的国防意识是做好征兵工作的重要基础。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公民的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忧患意  相似文献   

14.
动员足够数量适龄青年报名应征,是保证完成征兵任务的前提条件。在当前适龄青年应征热情有所下降,特别是农村“征集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征兵的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征兵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征兵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符合应征条件的适龄青年一部分积极踊跃报名参军,立志献身国防建设事业,另一部分当兵尽义务观念淡化,追求现实利益。因而在征兵宣传教育工作中应注意拓展宣传渠道,改进宣传方法,激发他们踊跃参军的爱国热情。一 宣传教育要突出“早”  相似文献   

16.
徐甘埠 《国防》2003,(3):57-58
近年来,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征兵难”问题日益突出,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积极性下降,逃避服兵役的现象明显增多。这虽是个局部问题,但影响全局征兵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李木生 《国防》2005,(11):48-49
兵员征集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征兵工作遇到了“两不”问题:即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积极性不高,高素质适龄青年报名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发展空间小。近年来,军队从地方高校选拔不少毕业生补充到干部队伍,同时也招收了不少国防生作为军队后备干部,军队院校从士兵中招收学员的数量大幅减少,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人数微乎其微。服役满2年的义务兵也只有部分能转士官,晋升高一级士官人数越来越少,难度越来越大,致使适龄青年普遍认为当兵没出路。二是…  相似文献   

18.
尹云杰  徐永进 《国防》2006,(10):57-58
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征兵工作作为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深化调整改革,提高兵员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兵员征集工作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出台了一些措施和办法,但“完成征兵任务难,保证新兵质量更难”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一是适龄青年国防观念强弱不等,整体较弱。在长期的和平环境及市场经济利益观念的作用下,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义务观念有所淡化。这一点在征…  相似文献   

19.
谢秋云 《国防》2006,(3):59-6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征兵工作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应征青年基数不大。新形势下,适龄青年参军的热情逐年下降,过去那种踊跃报名参军的火热景象很少见到,2005年湖北省不少地区适龄青年自觉报名应征率达不到10%。据了解,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70%以上通过各种途径上了大学,落榜的青年部分选择复读高中、部分选择外出打工经商(其中只有少数人回乡报名应征),就是在家待业,愿意报名应征的也不多。武汉市45所高校,经深入动员后,只有586人报名,政治、体检合格的仅几十人。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农村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积极性下降,"兵难征"的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组织力量深入到乡(镇),对农村征兵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征兵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