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二,一次去一个家境较好的同学家里。我看到书架上有《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我正想给同学借这几本书, 同学的父亲张叔叔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递给我, “这本书很好,你去看吧。”  相似文献   

2.
刘瑾     
这样的我我出生在东北,黑土地孕育了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聪明幽默的性格,我愿把欢乐带给每一个人。工作中,战友们都称呼我"刘哥",但生活中,却把我当做"知心姐姐"。【魅力评语】黑土地塑造了你的坚韧,绿色军营去掉了你的青涩。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的你,在校时就潜心研  相似文献   

3.
母亲     
母亲是皖南山区一位极其平凡的农家妇女,她出生后就失去母爱。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伤痛,迷漫着母亲的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较早地知道一点人生疾苦的时候,我已有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吃奶的弟弟,而我的父亲远在他乡,被关进了“牛棚”,生活的重担全落...  相似文献   

4.
老铁的秘密     
老铁好像就是那种天生带有许多神秘的人,当他呈现给你一个谜题的答案时,又会有无数的秘密诱使着你去找寻。在讲述老铁的故事时,我很不好意思地给一个本市的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因为我想不起来老铁的大名了。老铁好像就是那种天生带有许多神秘的人,当他呈现给你一个谜的答案时,又会有无数的秘密诱使着你去找寻。在三年之前,老铁结婚,  相似文献   

5.
遗言     
父亲走了,走得匆匆忙忙。 我接到同学的电话从部队赶到家时,父亲已经永远属于另一个世界了。没能与父亲说上一句话,我心里既悲痛又气愤,第一次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姐姐大发雷霆:“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通知我回来?”从未见我对她如此无理过的  相似文献   

6.
细细品味着老田的字,我想起了去年我们初识的情景。那是我在鲁迅艺术学院高研班学习,学校组织同学到井冈山去社会实践。听说有作协的书记处书记田滋茂前往,也只是听说而已。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姐姐当年被人贩子骗卖到河北作人妻。男方从邻村为我姐开了个假证明,与我姐领取了结婚证。这样,我姐在河北忍辱生活了8年,并生下一儿一女,1988年末,我姐给男方留下一个6岁的儿子,抱着女儿逃回贵州老家。现我姐想去河北与男方离婚,又怕男方纠缠不离,想再婚,  相似文献   

8.
让海水漫过你家的房子,是电视剧《香江入海》中的一句台词,也是我和妻之间的密语。相信读完下面的文字你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妻姓房,是我高中时的同学。我习惯喊她小房子。那时,她是班花。而我只是一个其貌不扬成绩不错的大男孩。直到读军校,我们的关系也只能用“平平淡淡”这个词来形容。她很勤快,每半个月就有一封挂号信飘然而至。我捧着一页页散发着淡淡香味的信笺,看着那娟秀的字迹,在咀嚼中总能给紧张的生活和高强度的训练带来一丝慰藉。1997年春天,满陆院都散发着迷人的丁香花味,我的生活也多了份叫“爱情”的东西。事…  相似文献   

9.
(散文)父亲     
父亲的身躯越来越佝偻了。刻满皱纹的额头和已开始谢顶的头发,布满鱼尾纹的眼角记录着他人生的沧桑。昔日高大爽朗的父亲变得多愁善感了,甚至有些唠唠叨叨. 我出生在川北北老区的一个小镇,儿时家庭窘迫,父亲是个木匠,靠常年在外做木工活补贴家用。家中虽然很穷苦,但父亲对我这个长子却是溺爱备至。小时候不醒事,读书也不用功,成天跟小伙伴在山地里‘疯’,而小妹每天放学都得去打一背篓猪草。父亲的溺爱使得我经常去欺负同学和小妹。直到有一天,我把邻里张大妈家的四只小猪撵到河边淹死了,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即将退伍的战士。5 年前,我从一座江南小城走入军 营,来到北国边陲。军营生活我是 很热爱的,而这些年也是有锻炼 的,比如,入了党,当了班长,有 了一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对此, 我欣喜过,骄傲过。但近一个阶段 来,我心里很烦,不踏实,时常很 担心.原因是今年要退伍了。我的 家乡经济很发达。但我觉得,我与 家乡已经离得很远,恐怕难以适应 家乡的生活了。前不久.我回了一 次家.看到昔日的一些同学,甚至 有的可以说是以前看上去不成器的 同学,居然很发达了,有好几个成 了企业家,还有的成了村镇领导, 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些人与我 谈起经济、谈起企业、谈起营销, 头头是道。听着他们的谈话,我感 到军营终究有些闭塞了,顿时发现 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而自己以前  相似文献   

11.
无名 《政工学刊》2014,(10):87-87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给她买卧铺!没想到此话传到该同学耳朵里,让她很难受。虽然幸福要靠每个人自己心理调节,但是自己也要学会不去惊扰别人的幸福。路边有一地摊,摆地摊的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他一下车,就歉意地笑道:对不起,来迟了,饿了吧?女人抬起头,看到男人,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笑道,不急,还早呢。  相似文献   

12.
因为一次培训任务,上级专门派我们脱产去后勤学院外派留学生系学外语。大部分同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外语都丢了很久了。对于我而言,回想系统一点儿的学习,那已是在80年代的学生时期了。在这儿,一上来就是一份连听力带作文的测试,然后一个个地被  相似文献   

13.
一碗红烧肉     
正如今,红烧肉已成了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菜,可我还是念念不忘当年父亲没有带回家的那一碗"红烧肉"。那是1975年春耕春播结束后的一个深夜。我家当时还住在阿拉尔农场十五连(现一师九团十五连)的一个地窝子里,娘坐在床头纳着鞋底,哥哥、姐姐和我则目不转睛地望着门口,等着爹给我们带红烧肉回来。那时,爹是连队的后勤排长,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党员。为犒劳全连干群不分昼夜、苦战一个半月的春耕春播工作取得圆满胜利,单位决定给每家分一份红烧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参军报考成为炮兵一员我是1933年阴历11月29日出生的,祖籍是安徽省郎溪县。我们家一共有8个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三,弟兄5个,3个姐姐。我小时候,父亲在我们镇上做生意,家里有十几亩田,生活还算过得去。大概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离校上了一年私塾,之后又重新回到学校,完成了六年小学的学习。我们的私塾老师是晚清的一个秀才,在私塾的一年里,我从《三字经》《百家姓》一直读到《论语》,  相似文献   

15.
兵团在我年轻的心灵中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40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兵团,当时的兵团,就是我们理想的社会雏型。那是1963年春天,我上大学第三年的第二学期,我们班的同学被派往沙湾县一个公社去搞"四清"试点,我和另一个男同学进驻到四道河子大队一个生产队,这个生产队周边就紧挨着兵团的一个团场。春耕一开始,社员就忙着耕地,打坝整地,我也跟着社员们一起犁地,忽然在田间的大路上,开来了两台拖拉机,带着齐刷刷一排犁铧。在充满春天泥土气息的广袤田野上,看到这两个轰鸣的庞然大物,我的心情别提有多兴奋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书本上的认识和理解,似乎全展现在面前,变成现实。队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1月,岁在甲午,季在仲秋,利用APEC会议北京放假的机会,我回湖南家乡访亲探友。期间在长沙工作的同学邀请我去参观新民学会旧址,这是一个令我心往神驰的圣地,我欣然动身前往!我们一行以十分虔诚的心情来到了新民学会旧址,这是按蔡和森同志故居原貌重建的,是五间青砖白屋的农舍,  相似文献   

17.
感念古诗词     
当 经历了 1 6年两地分居的生活 ,丈夫终于痛下决心作出让我随军的决定时 ,透过镜片 ,我看到了他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多年来 ,我们忍受着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 ,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 ,我用心血和汗水精心营造出一份令人羡慕的事业。我知道丈夫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 ,因为他明白 ,这个决定 ,将让我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和优越的城市生活 ,并让已不年轻的我 ,再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但我深深地理解丈夫 ,他爱海、爱舰、爱他的事业胜过一切。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 :给丈夫幸福、成功 ,也许是女人最有价值的终生职业。于是 ,我告别了年迈多…  相似文献   

18.
无名岛DE你     
那 是军校毕业分配前夕 ,一些同学托人找关系想去离城市近的部队工作 ,你却强烈要求到南沙去守岛。有的同学问你 :“为什么自找苦吃 ?”你面带愠色地回敬道 :“难道让国家白培养了你三年 ?!”看到你那个劲头 ,围着你的同学都愣了。你又说 :“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有上百个岛屿被外国侵占 ,丰富的资源被掠夺。如果我不去南沙 ,你不去西沙 ,人人都留在城市工作 ,那边疆海岛谁去守卫 ?”这些话以前也听老师说过 ,但没引起重视 ,此刻 ,听你一讲 ,似乎每个人都面临着考验 ,大家向你投去敬佩的目光。最终 ,你如愿以偿 ,被分到无名岛并当上了“岛长”…  相似文献   

19.
网友孤寂的帆留言:知心姐姐,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一直以来与人交往都让我困扰,以前在家的时候,只有和很熟悉的朋友或者是一个人待着时内心才会平静。同学聚会、家庭聚会我都不喜欢参加,我害怕别人关注我,害怕当众说话。来到部队以后,我觉得自己的问题更严重了,小值日讲评,只是面对班里几个人,我就紧张得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常常语无伦次。平时也不愿意和战友单独相处,因为我觉得气氛很紧张,很尴尬。我  相似文献   

20.
六师军户农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型农牧团场。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15个民族。多年来,各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浇灌出满园娇艳的民族团结之花。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哈萨克族学生巴扎那提是军户农场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父母务农,家离学校较远。由于语言的障碍,巴扎那提跟班里别的同学很少有交流。完不成作业、与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