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登堡防线德国兴登堡防线全长近200公里,是一次大战期间最著名的防御工事。1916年德军在与协约国英、法联军争夺凡尔登要塞中损失惨重,伤亡达百余万人。有鉴于此,新上任的德军司令兴登堡元帅决定在西线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德国人花了两年时间修筑兴登堡防线:纵横交错的铁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障碍,深  相似文献   

2.
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是1927-1936年法国为防止德国入侵修筑在法德边境的防御工事,长约700公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入侵法国。耗资巨大的马其诺防线在战争中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然而,在亚洲战场上.为实现控制亚洲大陆的“大陆政策”,日本关东军在中苏中蒙边境上构筑的长达4000公里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却鲜为人知。前不久,通过遗留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当时日军军用仓库中的一批日军军用地圈,才使笼罩在日军要塞上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侵华日军在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峥嵘显露——  相似文献   

3.
1940年春,在用“闪电战”击败波兰后,希特勒又将侵略战争的矛头指向英法等国。在德军拟定的作战方案中,尽快击败比利时成了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如果比利时能坚持抵抗并得到英法军队的支援,德国军队就很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覆辙。而要达到迅速击溃比利时军队之目的,就必须攻占比利时的埃本·埃马耳要塞、并控制要塞附近的运河大桥,以保障“闪电战”的实施。最坚固的埃马耳要塞埃本·埃马耳要塞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著名的列日要塞的北部支柱,控制着缨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交叉点。它建筑在一个高地上,南北为900米,东西为700米。表…  相似文献   

4.
埃本·埃马尔要塞地处荷兰与比利时的交界处,是艾伯特运河防线的关键部位。要塞将炮台、转动式装甲炮台、高炮阵地、重机枪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备的作战体系,由比利时第7步兵师的1185名士兵防守,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它是德国进攻比利时最大的障碍。经过反复研究,德军决定以滑翔机进行空降空袭,从空中夺取它。突击队由沃尔特·科赫上尉指挥,共有700人。 1940年5月10日4时30分,第1梯队400人从科隆  相似文献   

5.
电疗机:让德军战机晕头转向 1940年6月,德国空军在距伦敦不到100公里的加来地区部署了大量轰炸机。英国人意识到德军已经把伦敦定为了下一个空袭目标。不久,英国情报部门获知,德军已经拥有了某种辅助轰炸机发现目标的无线电设备,这也意味着德国人完全有能力发动夜袭。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碾子峪大屯村,坐落在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长河北岸,位于县城南38公里,南邻董家口,西靠铁门关、喜峰口,是长城内外的交通要塞。1933年日寇的铁蹄踏到这里,这里的人民就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同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因此,日寇对这个小山村不断强化“治安肃正”,在10公里周  相似文献   

8.
1945年3月22日,巴顿麾下的第3集团军突破莱茵河。德国腹地暴露无遗。舆论认为,欧洲战场的胜利已成定案,德军防线崩溃指日可待。就在这个时候,第4装甲师史密斯师长收到了一份巴顿亲自签发的密令,命令他立即组成一支小型援救部队,快速夺取德军防线纵深60公里处汉姆堡的OFLAGXⅢ-B战俘营。但德军大势已去是一回事,命令一支孤军深入德军战线后方,再折返回来是另一回事。鲍姆特遣队数日之内,美军就组织起一支特遣队,包括第4师37装甲团的两个连和第10装甲步兵营部分人员,共计11名军官、282名士兵,指挥官由巴顿亲自指定的鲍姆上尉担任,故该特遣…  相似文献   

9.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21):48-50
这场战争最危险的时刻,是日本人的舰队驶向我们在锡兰的海军基地之时,亦是局势最令我担忧的时刻。一旦锡兰落入敌手,继而就是印度洋,那时,德军极有可能占据埃及,环绕帝国封锁圈的最后一个缺口如果就此闭合,那么前景就真的不妙了。——温斯顿·丘吉尔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以"绞肉机"著称于世,法、德双方共有上百万人在惨烈阵地战中伤亡(其中阵亡近30万).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法军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要塞杜奥蒙堡被一小队德军兵不血刃拿下,攻陷比杜奥蒙堡小得多的沃克斯堡却令德军付出近3000人伤亡的代价.相距仅约3千米的两座要塞在同一次战役中经历了战果相差悬殊的攻防战斗,演绎了一段世界战争史上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1942年11月6日斯大林在纪念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的报告中指出,从1941年11月起到1942年11月止,苏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冬季时期,红军在打退德军向莫斯科的冲击后,取得了主动权,转入了进攻,驱逐德军,4个月内,有些地方前进了400多公里。第二个时期——夏季时期,德国法西  相似文献   

12.
1940年春,在用“闪电战”击败波兰后,希特勒又将侵略战争的矛头指向英法等国。在德军拟定的作战方案中,尽快击败比利时成了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如果比利时能坚持抵抗并得到英法军队的支援,德国军队就很可能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覆辙。而要达到迅速击溃比利时军队的目的,就必须攻占埃本·埃马耳要塞并控制要塞附近的运河大桥,以保障“闪电战”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德军坦克学院坐落在汉堡南侧大约70公里处的蒙斯特镇。学院有一个占地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的综合训练场地,包括7个射击场,可供坦克、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车进行战术演练和实弹射击。与之相连的是北约的综合训练场和炮兵综合演习场。这3个场地加在一起,形成了欧洲最大的综合训练场。德军和北约部队经常在这里举行大规模演习。2001年5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该院毕业学员班的实弹射击。  相似文献   

14.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军在1944年6月23日至8月29日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参战的有四个方面军,计166个师、12个坦克和机械化军、21个旅,共14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1,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飞机5,000余架。德军投入的兵力共63个师又3个旅,计12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9,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飞机约1,350架。战役的结果是,德军17个师又3个旅被全歼,其余的师损失过半,整个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苏军打开了宽500多公里、深550~600公里的巨大缺口,把德军的整个东部防线分割成两部分。苏军实施自俄罗斯战役的目的是: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撕裂苏德战场上整个德军的防线,使德军南北战略集团无法协调行动;解除南线苏军的右翼威胁;打通直扑德国的最短途径。这次战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落到日寇手中。日军为巩固东北阵地,强行征役中国数百万名劳工和妇女,在东北边境线上修筑了东起吉林珲春、西至内蒙古海拉尔的14个军事要塞,全长3800公里,被日本关东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而位于中、俄、朝3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五家山要塞就是该防线最南端的起点要塞。为了揭开五家山要塞的神秘面纱以及侵华日军残暴罪行,6月初,笔者前往五家山进行了实地探访。随着探访的逐步深入,五家山军事要塞的真实面目展现在笔者眼前,观其要塞全貌,听其见证人语,称其为“魔域要塞”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6.
止步不前的日耳曼人1914年下半年,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卢森堡、比利时,历经比利时至阿尔萨斯-洛林一线的"边境交战"、阿登地区遭遇战、桑布尔河战役、蒙斯战役,以德军的胜利和协约国军队的总撤退告终,但在随后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由于伤亡过大而全线退却。至此,双方在西线经过3个半月互有胜负的战斗,彼此停留在长达700公里的筑垒阵地前。在整个西线,德军面对协约国由铁丝网、障碍物、堑壕、交通壕、混凝土、饥枪火力构成的绵亘防线,进攻速度锐减。此际,德军急于想打破僵局,速战速决,以摆脱拼消耗的态势。这是因为,德国一开始便在战略上立足于速战速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制定西线进攻计划时,陆军总部的长官将主攻点选在右翼。当时担任A集团军参谋长的曼斯坦因将军强烈反对这个计划。他认为,这样做会使德军的坦克同布鲁塞尔地域的英法精锐部队顶牛,从而丧失行动的突然性。 曼斯坦因提出了另一个狡猾的方案:进军荷兰和比利时的B  相似文献   

18.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全线溃败,到12月初就损失约七百万人。然而,在莫斯科城下,苏军却创造了奇迹,第一次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把德军击退一百至二百公里。战前,德军估计苏联陆军有一百八十二个师,能用于对德作战的足一百四十一个。苏军遭受惨重损失,仍有力量进行反击,这使许多德军将领迷惑不解。德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过低估计了他们的力量,现在被我们发现和识别出来的师就有三百六十个!”当然,低估苏军实力  相似文献   

19.
钱锟 《环球军事》2005,(2):28-29
二次大战结束前夕,绝望的德军在撤出丹麦前,共在丹麦境内埋下了150万枚反坦克地雷和反人员地雷。与德军在其他欧洲国家埋下的地雷相比,这个数子实际上是相当小的,但是,在任何地区,多达150万枚暗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夏,德军绕过法军多年苦心经营的马奇诺防线,像一阵暴风横卷法国全境。法国沦陷。意大利法西斯见状也蠢蠢欲动。当时意大利在其"北非领土"利比亚驻有6个师的部队,号称"新罗马军"。只是新罗马军中没有摩托化部队,其中两个师是在利比亚抓丁组建的,训练极差。整个新罗马军战斗力不强。当时英国驻埃及只有两个师,虽然训练和装备都优于意军,但人数却比意军少许多。英国本土正在对付德国飞机的日夜猛炸,也抽不出部队增援驻埃及英军。意军想乘着大好时机,以多打少,一举占领埃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