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11月1日——12月27日,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在四野、一野各一部的配合下,举行进军西南作战。在短暂的时间内,解放了川黔滇康四省,歼灭国民党军约90万人。1950年春,又胜利组织了滇南、西昌战役,彻底消灭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残存力量。至此,全国大陆除西藏以外,宣告全部解放。 我军西南作战的胜利,是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小歼灭的战略追击方计”①密不可分的。下面,笔者试图就这项战略方计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鲜明的特点,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强化补给运输 保障进军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底,中国大陆除西藏外基本解放。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在西北局和西北军区支援下,立即准备进军西藏。1月6日,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率领该军及第14军一部在西北军区  相似文献   

3.
韩国情报机关有国家保安部队、警察、总统官邸警卫室情报处、首都警备司令部情报处、国防情报局、外交部情报局等。核心是安全企划部。它拥有“调整、监督情报安全业务”的权力。安企部总部设在汉城市。根据其所在地名市民称它“南山”。 安全企划部长与总理职权相同。安企部权力渗透到所有领域,被称为“幕后政府”。组织编制如下:部长、次长、次长助理,第一至第九局、综合计划局、负责南北对话的南北问题协议局,监察室、情报学校、汉城市及各道地方组织。 各业务局分别负责国内情报、海外情报、言论、反共、对日工作、对朝鲜的工作等,尤其重视从朝鲜叛逃者处获得的情报。一种说法,其正式职员5000-7000人。在政府其他机关中有许多兼职人员。根据安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解读邓小平等关于进军西南的18份电报入手,再现了我军解放西南的决策过程,以及邓小平在进军西南中的指挥艺术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为了配合兄弟部队完成进军西藏、解放西藏这一艰巨而神圣的任务,新疆军区于1950年春,组建了独立骑兵师。以骑兵第1团第1连作为进军西藏阿里地区的先遣连。该连由汉、藏、蒙、回、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共135名英雄战士组成。1950年8月,  相似文献   

6.
日美防卫体系中的情报收集工作,迄今主要是由美国完成的。为使日本在情报收集工作中起到重大作用,目前,日本正在筹划建立一个综合情报司令部,以提高其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 关于建立综合情报司令部的建议,已列入1991~1995年国防计划,申请政府批准。防卫厅的计划制定者希望在两三年内就建成这一司令部。 该项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以陆上自卫队现有情报收集系统为核心,吸收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一些情报单位,共同组成新的情报司令部。  相似文献   

7.
黄惠运 《军事史林》2007,(10):60-61
据我所知,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拉萨的时间,在史学界有三种说法:一是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指出: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二是上海市高校编《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认为:1951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三是郭大钧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军西藏首府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王老是在1949年10月。兰州战役胜利结束后,王震司令员率一兵团二军跨大通河,翻越祁连山,克张掖,解放酒泉,直叩新疆大门。在我党我军政策感召下,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宣布起义,归向人民,新疆和平解放。为配合进军新疆,一野政治部组建了随军工作团,我任团长,这使我有幸结识了王老。  相似文献   

9.
他15岁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过解放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解放西安战役、伏肩战役、宝鸡战役、秦岭战役、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及西南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一生跟随着党,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如今他虽然年过七旬,但仍豪情依旧,与时俱进,坚持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10.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从 1949年 2月开始到 1950年 6月大规模战争结束。在这一战略阶段中,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军 3个军政长官公署、 1个长官司令部、 8个绥靖公署、 20个兵团部、 98个军部、 2个海军舰队等部,共 311万余人;其中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者共 126万余人;缴获各种枪 151.8万余支,各种炮 17185门,飞机 86架(内起义 6架),舰艇 110艘(内起义 33艘,投诚 6艘),坦克 109辆,装甲车 100辆等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向前挺进了 2000到 4000公里,解放了华东、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共 19个省…  相似文献   

11.
赵雅 《军事史林》2016,(8):28-32
“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国家侦察局、国家地理情报局、反情报驻外活动局、陆军参谋部、海军情报局、空军情报局、海军陆战队总部情报处、能源部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情报研究局、财政部情报分析处、国土安全部情报分析处、海岸卫队总部情报处等等.”这就是朝鲜战争中,美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机构. 1950年10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幽灵般地出现在北朝鲜边境地区,并发起强烈攻势,令措手不及的“联合国军”大吃一惊,这绝对是灾难性的情报失误.  相似文献   

12.
亲历了进军福建、解放福州、厦门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闽中海上对敌斗争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正指挥、福建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福建省军区司令部作战处长、宁德军分区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等职.今年86岁的老人卢福祥,畅谈了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海防一线英勇斗争的战斗经历—— “我们是这样粉碎国民党反动武装袭扰的” 榕城春来早,处处春意浓.2015年3月6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七干休所离休干部卢福祥家中采访.  相似文献   

13.
西藏和平解放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解决中国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伟大实践.担负进军西藏任务的人民解放军作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执行者和体现者,结合实际开展的民族宗教工作,是军队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成功典范.回顾这一历史,对军队做好当前民族宗教工作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衡宝战役中,我军在情报战线上与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斗智斗勇,隐真示假,用假情报迷惑敌人,使我军从容地采取正面进攻、东西迂回、断敌退路的作战部署,一举全歼白崇禧集团主力47000余人,使白崇禧彻底丧失了与我军周旋的军事“本钱”,为我军尔后进军广西和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场出色的情报战也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相似文献   

15.
肖鹏 《国防科技》2003,(3):57-58
熟悉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人们大概对土肥原贤二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他曾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情报机关的主要组织者,曾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分子窃取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有关中国内部的情报。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情报机构触角曾遍布整个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组织了极为庞大的情报网,如关东军情报部,伪满国保安局,华北、华中、华南派遣军参谋部情报处,宪兵队与警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第18军为主体的进藏部队是解放、保卫、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西藏工作政策的指导.与此同时,进藏部队西藏工作政策本身也经历了从"进军西藏,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到"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历史演变.这一政策转变,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西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民族相互了解和尊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一) 1949年的初冬,第46军第136师在衡宝战役结束后,集结在湖南金兰桥地区休整,准备入桂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11月21日,突然接到军部急电,令第136师急速进军湘南,参加湘南地区的剿匪战役。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在第2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工作,有机会经常接近刘伯承司令员。他那卓越的指挥才能,渊博的军事知识,严肃的工作作风,惊人的记忆力,使我们获得不少教益。 1949年秋,第2野战军奉中央军委命令进军大西南。在进军过程中,我们作战处分工焦立中同志把我军每天的行动情况,各兵团先头部队的进展速度及具体位置和战斗情况汇总,画出要图,然后向刘邓首长报告。一天,焦立中同志根据各兵团的战报——查看地图,并以要图的形式标示出来。唯有第  相似文献   

19.
(一) 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胜利结束,华北地区基本解放。4月25日,中央军委为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加速解放大西北的胜利进程,决定华北野战军第18、第19兵团调归第1野战军建制,迅速由晋入陕,参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战。此时敌胡宗南集团惧怕被我军围歼,主动放弃西安,撤向秦岭以北渭河以南一线,企图与青海马步芳部、宁夏马鸿逵部(简称“二马”)相配合,以陕中、陇东为防御重点,屏障西南,迫不得已时则退据陕南、川北。鉴于胡宗南集团已全线撤退,彭总当机立断指挥第1野战军主力展开追击作战,先后解放了咸阳、周至、武功、扶风等地,5月20日解放了陕西省省会西安。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陆军第62、第70军接收台湾,并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蒋介石和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都曾留学日本学军事,深知日军对兵要地志的重视.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二处(情报处)收缴的日军文件资料中最初没有《台湾兵要地志概说》一书.后根据情报得知,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部曾于1945年2月间,在台北监狱工厂"刑务所第22号制造工厂"印制了210册《台湾兵要地志概说》,在中国军队抵达台湾之前,日军将大部分机密资料焚毁,仅存的一部被中国军队寻获.1947年5月,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将此书翻译、印发作为参考,认为此书是日本侵台以来至1943年间的50年资料的积累,内载台湾各种兵要地志颇为精详.此书曾是蒋介石的案头之书,他去世之后,被移送其纪念馆陈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