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拼才会赢     
1998年冬天,带着高考落榜的失意,我来到西北戈壁一座偏僻的营区。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一个全团最苦的步兵连队。训练执勤之余,面对一排排的营房,我时常一个人发愣。班长看到后,主动找我谈心,并送给我几本书。回到宿舍后,我拿起一本书随手翻了几下,一篇名为《扛船赶路》的  相似文献   

2.
心里话     
新兵连训练生活结束了,我们被分到连队,这将是我今后军营生活的地方,面对新环境、新生活,我非常想给大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又感到无从做起,生怕哪做得不对,使大家对我产生不良印象,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潜艇远航花絮孙成文去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长城”号潜艇太平洋远航训练。几个月的时间里,艇员们不见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吃不上新鲜蔬菜,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小杯淡水……世界上发行量最少的“报纸”潜艇离码头不久,政委就交给我一项特殊任务:办“报纸”。所谓...  相似文献   

4.
“孤独鸟”来自长白山下,浑身精瘦,闷闷不语,大家便给他起了这个绰号。刚分到排里时,他对谁都似乎有股子不屑一顾的样子。这样一来伤了我这个“顶头上司”———排长的自尊,对他自然没有好印象。有一次连里搞仰卧起坐比赛,他主动来找我,要求跟训练尖子们比试比试。...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从小受苦受难的农村娃。小时候,一年到头只能在春节时穿上一双新布鞋。1982年10月我高考落榜,怀揣着绿军装的梦想参了军。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到某工程部队当给养员。虽然每天要蹬着三轮车跑一两公里  相似文献   

6.
《军事史林》2014,(2):39-40
我叫周爱莲,生于1935年2月,家在山东省金乡县化Ⅲ乡川寺村。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印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家里人给八路军做军装的事。八路军的军装都是分到各农户家,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八一那天,我是一名“红牌”,刚刚从地方大学毕业不久分到通信营,在一名黑脸营长手下从事技术工作。也就是在那个属于军人神圣的节日里,我遭遇到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和第一次荣光。  相似文献   

8.
“当兵就是要习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炊事员,他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军事考核 1992年3月,新兵下连,李汉中被分到炊事班。 连队是全训连,炊事班同其他班一样,参加连队军事训练和考核。除了做好饭菜,还要加强军事训练。可李汉中掐指一算,炊事班参加正课训练的时间,仅为连队常规训练时间的一半。李汉中发愁了。 “你是新兵,又是炊事班的,可以宽松一点哩。”一起入伍的战友说。 “当兵就是要习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是新兵,但决不拖‘后腿’。”李汉中给自己加了一道“紧箍咒”。于是,每天清晨战  相似文献   

9.
常常想起那段被班长"整"的故事,心中总会涌起一丝甜蜜,一分温馨。当我也成了老兵,才明白为什么班长还被称为"军中慈母"。刚从学兵训练大队分到部队航空救生装具室,我就同班长程友忠别上了一股劲。那天,团参谋长、司令部协理员来看望我们两个新兵,随口还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同年兵小赵回答时,班长"很专业"地在一旁发表  相似文献   

10.
程峰典 《华北民兵》2013,(10):64-64
像一弯清泉流经山谷,像缤纷蜂蝶飞过花丛。每忆及伴随《华北民兵》走过的难忘历程,点点滴滴记忆犹新。这种亦师亦友的情分20年来未曾割舍,指引我不断成长进步。我是1987年12月从淮北惜别故土踏上从军之路的,凭借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新兵连就喜欢写写画画,分到连队后被指导员选中当了文书,紧张忙碌的工作训练之余,总忘不了看看书、读读报。每当看到别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稿件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悸动和向往,梦想有一天要是自己的名字也能印成铅字该有多好。希望的种子一经播下,一有机会就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然一开始只是苦涩的果实。我时常在夜  相似文献   

11.
赵军 《环球军事》2009,(18):18-19
1969年2月,不到17岁的我参军了,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在那样一个狂热的年代,能够参军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亿万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经过两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到了东海一个小岛上驻守。  相似文献   

12.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13.
1980年3月,新训结束后,我被分到了边远的鹤北分队,军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把我们这些新兵拉到了一排平瓦房的营区里。列队站在操场上,排长一一点名,给我们分了班,我和另一名新兵被分到了同一班级,一个大个子班长过来,抢过我们的背包,像领自家的孩子一样把我们领进了班级,班里虽然条件不好,但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我仔细打量班长,班长近1.7米的个头,身体略胖,但非常魁梧,典型的东北大汉形象。  相似文献   

14.
师长查哨     
当兵的第二年,我被分到了部队后山,担负团综合弹药库执勤任务。一天深夜,雨点机关枪般地敲打着地面,我独自一个人站在山顶的哨楼里,内心也随着闪电的到来而有节奏的发着颤抖。  相似文献   

15.
班长的鼾声     
早在新兵班就听说九班班长鼾声厉害,大家都称他为“鼾王”。新兵分班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说什么也不要分到他班当兵,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安静,可没想到我却偏偏分到他的班。第一天夜里,我正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班里响起了鼾声。那鼾声一阵子凝重浑厚,一阵子如千军万马,一阵子又如潺潺流水,一会戛然而止。鼾声“折磨”我无法入眠,我悄悄下床推了推班长。“干啥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夏天,也就是我军校毕业分到巴丹吉林沙漠满一年的时候,我试图离开,我总在担心自己将在这浩瀚无垠的寂寞里老去。这种有害的情绪严重地困扰着我。8月1日的那天,下午放半天假。吃过午饭,我在办公室呆坐了片刻,突然决定作一次短暂的出行。我记得那天是巴丹吉林最为常见的天气——晴朗,没有一丝云,天蓝得非常透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春节刚过,当其他新战士还在抱怨下连被分到成天与坑道打交道的洞库维护连时,我已在想着怎样尽快适应本职工作。当其他战士每天完成了洞库设备维护便无所事事时,我已拿起有关专业书籍开始钻研学习业务知识。很快,我便掌握了洞库设备维护保养程序以及  相似文献   

18.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到了炊事班,成了一名"火头军"。我自觉当兵当到这个分上,实在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于是,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心想着混两年就退伍。没过几个月,八一节快到了,团里开始准备进行八一军事大比武。这是我们部队历年来的传统,而炊事班也不例外,具体内容就是个人赛刀功,集体比炊事车在  相似文献   

19.
踏歌草原行     
那个冬天很冷。“白毛风”吼着直往人的五脏六腑里钻,“四皮”难御西伯利亚寒流。两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我们50个老乡有一半得了嘉奖。新兵营长颁奖时,握着一双双冻裂的手,连声说:好样的,彝族兄弟好样的。分到老兵连后的一天,我正跟大伙在草原上训练,每人来回1...  相似文献   

20.
18年前的8月1日这一天,在我的记忆则尤为深刻。它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当然,这是我在若干年后才体会到的人生感悟。1989年3月,作为老红军后代的我,被部队特招到驻川某炮兵团服役。新兵3个月集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所在团的运输连。当时,能当上一名驾驶员学一门技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正当我还在为自己能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