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狙击手: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觉察,犹如“战场上的幽灵”……“照妖镜”:捕“光”捉影,听声测位、主动出击,使狙击手无处藏身……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加上狙击手的训练有素,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但是, 有矛就有盾,为了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并歼灭敌方狙击手,形形色色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便应运而生。很多国家开发出多种机理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让狙击手彻底显  相似文献   

2.
在军事领域,人们常常把经过专门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时至今日,狙击的战术和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现代战场上步兵最常运用的战术之一。这不,眼下的伊拉克战争就进入了一个狙击与反狙击阶段,因为每天倒在伊拉克土地上的美军士兵不少是被伊拉克狙击手的冷枪射杀的。与此同时,美军也派出自己的狙击手进行反狙击作战。结果在伊拉克战场上,武装狙击手开始成为双方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狙击手探测系统:让狙击手无所遁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狙击手在战争中的作用毋庸质疑。他们高效率地射杀敌方人员、毁伤关键设备,迟滞敌方部队的行动;他们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察觉;他们的存在往往带来恐慌,成为敌方的心腹之患。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在维和、反恐等行动中,狙击手成为最主要的威胁之  相似文献   

4.
吴佩环 《国防科技》2005,(10):40-42
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近日报道,美国陆军及一些国内安全部门已批准列装新型M107式远程狙击枪,该枪能够在2000米外“准确命中水杯那么大的目标”。专家认为,美国军方正以战略高度来看待狙击作战及装备的发展,希望形成这种有强大威慑力的“作战优势”。致命破坏在西方流行着“一击一杀”(O ne Shot O ne K ill)的谚语,形容狙击手的神勇和致命杀伤力。狙击手就像战场上的孤狼,他就像一块没有任何感情的石头,冷冷注视着战场,寻找目标,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头领干掉,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他们常给敌人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最终…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影《狙击手》的热映,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两军的狙击作战,再度成为广大军迷热议的话题.那么,在真实战史中,中美两军的狙击手是如何作战的?在他们交手过程中,又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狙击作战中,对于枪手来说,除了必须拥有冷静、果断等素质外,性能优良的武器也是至关重要的。像近段时间在伊拉克战场上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对付反美武装的“影子狙击手”,他们个个枪法如神,能在千米外一击毙敌。美军官员声称,这是因为这些狙击手装备了重量轻、精度高的新式步枪。受到这一消息的刺激,“换枪”呼声顿时在驻伊美军中此起彼伏,新型M110狙击步枪也因此声名鹊起。不过,对于M110狙击步枪却并非好评如潮,而是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7.
所谓反救援,是指在现代反空袭作战中,击落敌机后搜捕敌机飞行员、阻止敌方开展营救活动、打击敌方营救部队的一系列作战行动。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反救援问题已越来越值得关注。在这几场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军在空袭中一旦飞机被击落,只要飞行员还幸存,就一定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全力营救。因此,作为反空袭一方,必须充分认识反救援问题的重要性,做好反救援战斗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取得反空袭作战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8.
坦克和装甲战车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陆战之王”。它曾经披靡于战场,被认为是主宰胜负的王牌兵器。 一战时期,是“陆战之王”的产生时期。此前,阵地战是敌我双方最常用的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方式对防御一方优势极为明显,被形象的称为“绞肉机”,使得进攻一方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会在战场上出现两军对峙、寸步难进的僵持状态。物极必反,“陆战之王”应运而生。在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作战时,就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敌方的阵地。此时的坦克其主要目的是依靠自身防护力为冲击步兵实施引导和掩护。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场上,能够成功地营救出被敌方击落的飞机驾驶员或其他落入敌方的作战人员,对夺取军事外交主动权和提高部队士气,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美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在当今世界空军领域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而其救援能力更是让世界其他国家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0.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对具有精确"斩首"功能的现代狙击手的最真实写照,故此,优秀狙击手堪称军中的无价之宝,被誉为"迷你炮兵"。同时,狙击手本身也是反狙击手,对付敌方狙击手的最佳方式就  相似文献   

11.
在防空系统、战术导弹和火炮AA系统中,雷达探测系统已成为战略早期预警。作战指挥和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越南战争结束后,在对敌方防空系统攻击中,采用SEAD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在以往的攻击中,采用了能寻雷达发射机寻的导弹,攻击目标主要集中在敌方的预警监视雷达、作战司令部、控制系统以及中一远程AA导弹连。如今,甚至用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攻击地面力量有组织的、机动的战术AA部队。采用这种新式导弹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素养篇:狙击技能比较狙击技能乃狙击手战场生存和完成任务之根本,是比较美、俄狙击手谁优谁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包括心理素质、选拔训练、迷彩伪装服饰和战术运用水平等。心理素质比较细心、专心、静心、耐心、恒心是一名优秀狙击手必备的心理素质,而且它与训练水平、射击技术,实战经验、战场环境等关系密切。从历次狙击与反狙击作战以及相关影视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美、俄狙击手都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似止水,处乱不惊。但从生长环境因素来说,长年严寒的环境使得俄狙击手的心理素质相对而言更加沉着、稳健、坚定,因此,俄军和车臣狙击手在国际雇佣军市场上特别"走俏",心理素质强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畅销"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参战力量多元,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作战装备同时应用于战场,加之敌方激烈的电磁干扰以及民用电磁设施的影响,使得战场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可用频谱资源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电磁频谱,达成最佳作战目的.本文正是基于对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这一重要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对未来作战中进行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参战力量多元,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作战装备同时应用于战场,加之敌方对我进行激烈的电磁干扰以及民用电磁设施的影响,使得战场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可用频谱资源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电磁频谱,达成最佳作战目的.本文正是基于对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这一重要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对未来作战中进行战场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有很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非接触式作战是指交战双方在不直接接触的条件下的作战行动,有的称之为“远战”或“超视距作战”、“纵深打击”或“后方打击”。非接触式作战的含义不仅仅是相对短兵相接、拼刀、肉搏等“交手”“交火”而言,而是指下面四种情况:一是超越地平线打击,作战双方不能通视;二是从敌方传感器探测距离以外实施打击;三是从敌方防区以外实施打击;四是从敌方直瞄火力以远实施打击。海  相似文献   

16.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先谋而后战,谋势而后胜,这是战争的一般规律。战场谋势,是指战场指挥员通过主观努力,积极占据那些能使己方作战效能倍增或使敌方作战效能衰减的,有利于己方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作战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时空位置;其目的是为作战创造有利的形势一战局,达到不战而胜或战则必胜的效果。具体而言战场谋势,可分为谋求力量布局优势、战斗力强弱优势、时间利用优势及空间占有优势等内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群广泛运用于战场,使战场谋势的内涵较之过去发生了新的位移,呼唤着人们改变传统的战场谋势观念。  相似文献   

17.
战场侦察图像的获取和融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从卡塔尔联合作战中心的6个显示屏中,可以直接观察战场,监视和指挥对伊作战。敌方阵地兵力部署、重点目标的情况、部队向前推进的速度、毁伤效果的评估等战场态势,包括运动中的伊拉克坦克、部署在巴格达的突击队以及处于飞行段的“战斧”巡航导弹等很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表明,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软杀伤”手段,促使战争减少暴戾,心理战逐渐由战场内向战场外扩展,由辅助作战行动向“中心”作战行动转变,运用心理战从心理上控制和压倒对方,削弱和瓦解敌方斗志,已经成为敌对双方首选的作战方式。一、军事科技的进步,为心理战质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前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导弹袭击伦敦和安得卫普,开创了高技术武器运用于战场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武器已汇聚于战场,现代战争新景观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战争已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阔步前进。随着军事科技的…  相似文献   

19.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军首次将生物战探测装备投入作战使用。1998年,在伊拉克南部执行“禁飞区”任务中,英军又将其两套著名的生物战探测装置投入战场。一套是车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生物战探测系统样机”,简称PBDS;另一套是舰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海军过渡型生物战探测系统”,简称INBDS。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英军这两套生物战探测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套系统不仅代表了英军现有的生物战探测能力,而且预示着英军生物战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二战中,坦克被大规模投入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战效能,一度成为主宰战场胜负的“移动堡垒”。各国为觅得对付它的招数,可谓绞尽脑汁,纷纷斥巨资研制反坦克火器,但效果均不甚理想。而最终充当坦克狙击手,扮演“杀手”角色的竟然是一种德国制造自勺防空火炮——88毫米高射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