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有研究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作战。但事实上,一方面,中共也多次在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中共在敌后战场也要与日军发生正面战斗,因此,对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扮演的角色的定位,应当进一步科学化,即:在抗战期间中共虽然主要在敌后战场战斗,但中共不仅仅是在敌后作战,中共与日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正面战斗,敌后战场不仅是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而且是比正面战场更加前沿、更加接近敌军的对敌阵地。“敌后战场”也是“正面战场”。 相似文献
2.
杨晓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学报》1995,(Z1)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3.
中流砥柱本是一句成语,借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的砥柱山比喻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起巨大支持作用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用“中流砥柱”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作用,最初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指示中,首次运用了这一词汇,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再次用“中流砥柱”一词来表述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的伟大作用,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曾经活跃着一支秘密深入敌占区开展斗争的精悍的武装工作组织。她,就是被人们誉为敌后斗争的“袖中利剑、怀中匕首”的八路军敌后武装工作队。 “敌人打进来,我就打过去” 1941年,敌后抗战进入最严重的困难阶段。为“蚕食”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占领区,日伪军大力修筑铁路和公路,并沿两侧挖沟筑墙,增 相似文献
5.
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面对日、伪军残酷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为扭转被动局面,取得敌后战场主动权,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贯彻执行“敌进我进”对敌斗争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出武工队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武工队挺进“敌后之敌后”,组织发动群众,争取和瓦解伪军、伪组织,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对敌斗争,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沉重打击敌占区的日、伪军和汉奸特务,分化瓦解敌伪统治秩序,形成有利于敌后军民开展对敌斗争的新形势,有效扭转了敌后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伟大事业,但国内外学术界在某些研究领域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能够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仅就军事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些思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全新的战争环境和战争实践推动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军事理论创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军事战略转变理论,将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构建了人民战争理论大厦,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化了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并初步提出了国防建设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我党我军的军事战略在日臻成熟的同时,军事经济战略也日趋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战线的军事经济战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军事经济战略;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军事经济战略和持久经济战的军事经济战略。以上这些基本上形成了我党我军独具特色的军事经济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以宋庆龄为首发起的抗日救援组织"保盟",广泛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援助,积极筹集医疗物资与经费,克服重重困难,为八路军、新四军送医送药,在敌后建立起了以国际和平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救济体系,有力地支持了敌后战场的医疗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抗日和指导全国人民抗日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国抗战局面的展开、坚持持久抗战以及取得最后胜利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战略理论、战略决策和战略指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8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共进行了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杰作,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旨在灭亡中国和争霸世界的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绝境边缘。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制定并执行了体现时代主题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军事战略策略。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确立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 相似文献
15.
杨靖宇将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主要缔造者、组织者之一,他领导东北抗联一路军英勇奋战在南满、东满大地上,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下,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有利地配合和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中功勋卓著,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光荣,在东北抗日战争中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正确的战略指导,以及在实施持久战战略和为克服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困难所进行的广泛民族统一战线,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的伟大战争实践,无不蕴涵了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是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军事斗争的形势与任务,把握以劣胜优的精神实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和科学运用、发展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大桂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7,(3)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存亡、国脉续断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抗战开始不久,就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决定性作用。抗战的胜利,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奧秘;国共合作则两蒙其利,更有利于民族兴旺;反对霸权主义就是铲除战争根源。 相似文献
18.
<正>65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浴血奋战的八年时间里,敌后人民兵工战士在日军严密封锁,"围剿",物资、生产条件和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为根据地军民修造兵器弹药,做出了卓越贡献。许多人积劳成疾,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今天回眸战火硝烟的岁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牢固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党的军事战线上的指导地位,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实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重大军事创新突出地表现于军队建设的空前改革、战争路线的重大创新、战略指导的英明创举、作战方法的伟大创造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着眼对中日双方基本矛盾特点的科学分析,倡导建立和维护国内国际两个统一战线、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坚持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