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辉典范.这场战争的基本经验是全面科学地分析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以及各方面因素,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果断地作出出兵决策;依据战争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战争的基本特点,从敌我双方实际出发,精心部署,适时地提出和调整战略计划,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深入进行政治动员和组织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热情,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奠定了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边区与各抗日根据地国防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 ,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以“兵民是胜利之本”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为基本理论依据 ,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目标 ,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主要内容 ,适时提出和倡导了国防教育 ,并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标准也更高。从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看,战争的较量虽然有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4.
《孙子》提出的"奇正"思想,历来被兵家尊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在柏举之战中,吴军通过"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来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对致于人",最终改变敌我双方的强弱力量对比,达到"奇正合宜","正亦胜,奇亦胜"的驾驭战争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在战场上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敌我,是现代化战争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也是高科技战争中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至关重要的前提。近年来,尽管各国为防止在战争中误伤己方和友军做了不懈的努力,但在实战中敌我混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正式开战。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陆上战况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在海上,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太大,人们除了偶尔听说从舰上发射了导弹或起飞了战机外,已经忘却了另一类战场。对于美、英、澳联军来说,伊拉克所属海域是一个看不见的战场,这里虽然没有伊拉克舰艇的对抗,但会有古老的兵器——水雷等待对手舰船的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是敌后战场对日作战中起主导作用的作战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综合衡量国内外形势和敌我友力量对比等各方面因素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对于打败日本侵略军、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空中信息战装备和数字化战场中的对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中,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空中信息战就是敌我双方通过空中信息战装备来侦察、截获、干扰和对抗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制导系统和探测跟踪系统,以夺取空中信息优势,即制空权、制海权和制太空权。 数字化战场是美军为打赢21世纪信息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它的实质是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而建立的数字化部队,使作战人员能够即时地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 ,其突出特点是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 ,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 ,我军的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 ,然而却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我军历史上体现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 ,其战争军事战略指导经验十分丰富和宝贵。如 :高瞻远瞩 ,未雨绸缪 ;适时进行战略转变 ,夺取战争主动权 ;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 ,融为一体 ;扬长避短 ,抑制敌人武器装备优势的发挥 ;组织现代化的后勤保障 ;正确处置正面战场与侧面战场的关系等 ,对我军未来作战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当代军事领域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也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较量。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都无法改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实践中,能否保证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否保证军队永不变质,人才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把握作战指挥中敌我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规律,从中寻求制胜之策,是朱德实施正确作战指挥的着力之处。抗战时期,朱德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于作战指挥领域:一是把所从事的战争实际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地指挥作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二是辩证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正确认识作战对象、战场等具体条件,灵活地运用游击战的作战样式、战略战术,把作战指挥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善于关照全局,掌握关节,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关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道”,顾名思义就是能够通行的道路,但是它的军事内涵却远远不止这些。“通道”作为军事上的一个重要战术用语,更有其丰富的特殊含意。可以说,一旦战争爆发,“通道”将直接成为敌我双方竭力夺取和控制的焦点,成为敌必攻、我必守的关键地点。从其种程度上讲,敌我双方谁夺取了“通道”的控制权,谁就等于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但是,人们对“通道”的理解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更,以及军事技术和战术的日益发展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3.
辽沈战役     
一、战前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和我军的作战方针 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遭我军连续打击后,处境非常困难。其总兵力虽仍有55万人(内正规军包括机关、特种兵等共48万人),但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北宁铁路若干段及营口为我控制,长春、沈阳两敌通向关内的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对于这种困难,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不得不承认:“军心战力均未恢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相似文献   

14.
战争指导关系战争准备与实施全局,正确的战争指导往往是达成战争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中,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基本上能把握战争规律,根据中日力量对比和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战争指导原则,虽然存在种种不足和消极倾向,但能坚持抗战,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发动的“蟒蛇行动”已悄然落幕,参与行动的美军官兵都经历了人生最惊险的一役,也面对面地感受到了基地组织绝望反扑的惨烈场面。然而,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却陷入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士兵的伏击圈,损失惨重。主要存在以下作战指导的失误: 受恶劣天气影响,作战部署延误, 导致美军“蟒蛇行动”原定计划受挫 制定作战计划,除了要考虑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外,也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复杂地形是否对已有  相似文献   

16.
从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到,媒体攻势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方位、全时空的。战争一开始,敌我双方都非常重视战争中宣传媒体的运用,其宣传攻势覆盖面大、持续时间长、宣传层次多。美伊双方不仅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而且都派上了阵容强大的记者队伍深入到一线,进行战地采访,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不定时地向世界发布战地消息。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媒体“轰炸”具有超强度、超常规性。敌我双方都通过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政治上、外交上明确提出并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在军事上,不仅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战略对象、战争样式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及时调整这一军事战略方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抗日战争的空中战场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战场,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地面战场所无法替代的.深入研究抗战中的空中战场,对于全面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抗战的空中战场作一简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战争节奏明显加快,战争样式、作战手段、组织指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战时政治机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挑战,改进和加强我军政治机关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一、高技术战争突发性强,战斗进程加快,政治机关的工作要改变按部就班的程式化方式,培养高效、快捷的战斗化作风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武器装备技术密集,部队机动性空前提高,作战指挥系统高度灵敏,战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战场空间大,情况瞬息万变。在高技术…  相似文献   

20.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战争的指导者,要实现以弱胜强,必须把握敌我双方各种因素在战争中不断变化的状态,即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科学预见战争发展过程中敌我力量互为消长的总趋势,制定正确的作战指导方针。敌我双方在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强弱对比总是相对的。强敌方面有相对弱的因素,弱军方面有相对强的因素。弱军要战胜强敌,就必须使自己力量中强的因素得到充分的发展,减少自己力量中弱的因素,为质变准备条件;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