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志愿军建立了威震世界的赫赫战功,获得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丰富经验,其中包括后勤工作的宝贵经验。毛泽东曾要求我们“研究朝鲜战争中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0年6月,美国陆军曾举办一次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从空间获得支持”。会议认为98年前飞机的问世改变了20世纪的战争格局,如今空间应用的开发也将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的战争新格局。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及时、准确地知晓敌人的军事行  相似文献   

3.
明天的战争的速度和进度要求我们做与过去不同的各种工作。我们将必须在敌人的数量和袭击的目标比我们所具有的拦截资源还要多的状态下进行作战;有时战争的强度完全处于压制的状态下进行作战,以及我们发现敌人很困难,断绝了从战斗中获得优势的状态下进行作战。  相似文献   

4.
夜战是过去战争年代我军和民兵克敌制胜的重要作战手段之一,也是我们的传统战法和优势。本文向读者介绍高技术之战中的夜战,目的是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了解高科技的发展和在夜战的广泛运用,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夜战的传统战法。 战争年代,民兵不怕流血牺牲,勇于近战夜战的顽强作风,是任何敌人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用以夜战的武器装备也正在缩小与敌人的差距,而未来战争中的敌人异国作战,虽然有高技术的装备使夜战的“透明度”提高,但仍怯于夜战。因此,夜战仍然是我们夺取战场主动权的有效战法。  相似文献   

5.
郭仁校  聂东风 《国防》2005,(10):44-44
(一)关于防敌反装备动员。人与武器是构成战争的基本要素。随着高新科技和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因此,搞好装备动员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条件,反装备动员也将成为敌人作战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装备动员自始至终都面临着敌人的严峻威胁。敌可能采取地面与空中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对我装备动员保障力量及动员行动实施猛烈打击。而高技术侦察情报系统的广泛使用又使战场越来越透明,装备动员保障力量和保障行动的隐蔽伪装十分困难,安全防护任务十分繁重。鉴此,装备动员必须贯彻“防护与保障并重”的方…  相似文献   

6.
利用传媒打心理战,古来有之。拿破仑曾说:“报馆一间,犹联军一队也。”艾森豪威尔说:“在宣传上花1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个美元。”毛泽东也说过:“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这些话,都精辟地阐明了传媒在战争中的重要角色。未来信息化战争,传媒心理战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更要联系我军建设实际,深入研究诸如构建传媒心理战运行机制、方法手段等问题,为打赢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传媒心理战,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认识传媒心理战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们看到,不论交战…  相似文献   

7.
苏伟丽 《军事史林》2008,(12):60-63
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不能打起来,我们首先要归功核子弹。战争是毁灭敌人,保全自己。核子战争有两败俱伤的物质,既毁灭敌人,也毁灭自己,故不能视为战争。 ——梁厚甫  相似文献   

8.
我简直不能想见,美国在今后十年的任何重大战争中会有所染指。这几乎是不 能想像的。 查理斯·麦克莱兰德 国际问题研究所 我们能够在炮弹里增设激光制导。如果给每一炮兵连队装备一个代价一百万美元的雷达——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迅速瞄准敌人的一些炮兵连队并将其消灭。现在我们有香烟盒一样大小的电视照像机,能应用在野战导弹上。这一切,都是为下次战争所需要的。 一位美国陆军的高级战略家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所谓的“震慑”理论首次运用于战场,引起世界舆论和军事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该理论强调,要综合运用压倒优势的诸军兵种合成力量对敌人实施全方位、高强度的打击,以最低伤亡造成极大的“震慑”效果,迫使敌人放弃抵抗。“震慑”理论和网络中心战、信息战、快速机动作战等其他新军事革命的成果,在伊拉克战争中都得到实战检验,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战争打精 确制导武器、打武 装直升飞机、打坦 克、反空降仍然是 我抗击强敌的主要 手段,但正规部队 不可能在预想的地 域事先配置等待迎 敌。而民兵则不同,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他们就像一张巨大的天罗地网布满全国各地,不需要大规模机动就能就地迎敌抗击。这已被伊拉克战争的实践所证明。要有效地抗击敌人,就必须建有一支过硬的抗击敌人高技术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民兵队伍。民兵组织建设就必须围绕战场可能出现的武器装备组建民兵各类专业分队。重点应抓好以下“三支队  相似文献   

11.
胡建新 《国防》2002,(2):40-40
战争是包括经济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未来战争中,充分发挥我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快速有效地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赢得胜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文着重探讨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要旨,认识这一思想的伟大和深邃,掌握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真谛。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就是一切战略战术的原理原则。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防御、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核、导弹安全威胁,中国领导人从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敌对我采取的手段问题为基点,作出了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重要决策。随着战争威胁的加剧,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由军事上发展到国家经济建设甚至群众性防护各个方面,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全面战备的重大标志性行动。对防敌突然袭击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梳理,有其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则长  赵于坤 《国防》2001,(8):10-10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敌将凭借高技术兵器的优势,对我重要目标和生命线工程,实施连续不断的突袭,以彻底瘫痪我防御体系,摧毁我战争潜力,制造战争恐慌,打击我民心士气,削弱我动员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5.
黎巴嫩的战斗给了西方国家客观的评价苏联防空武器系统有效性及其作战部署方案的机会。但是,出版界不能客观的评价这些系统,主要是感情用事,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由于不沦是以色列作战技术或是美国海军的攻击都没有得到许多可用的详细资料。对苏联巨大的防空潜力的任何分析都必须小心谨慎而不能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在未来大规模战争中,这种防御系统将是很危险的潜在的敌人。幸而,如同1982年以色列空军所论证的,能有效的对付这种敌人。  相似文献   

16.
<正>攻与防的辩证法古往今来,人类的战争以"进攻和防御"两种形式,演绎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来。关于战争中的进攻和防御,毛泽东主席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他说:"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进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但防御也是不能废的。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能弱能强千年计,有勇无谋一旦亡。人类斗争,一是斗力,二是斗智。斗力以武力战为中心,在于以武力制敌;斗智以心理战为中心,在于以智取胜。心理战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任何战争无不与心理战相联系,一切高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不重视心理战,把心理战作为克敌制胜的锦囊法宝。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就极力主张用政治、外交等心理手段达到胜利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改变,心理战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未来战争将冲破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以崭新的样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心理战,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否有效地对敌施加心理影响,并对抗敌人施加的心理影响,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18.
未来战争中,敌对双方都将力图在战争动员上争取主动,并以多种手段破坏对方战争潜力。削弱对方动员能力,以最终压倒对方。战时有效地、最大限度地保存后备兵员潜力,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和平时期后备兵员动员准备应把有效提高战时后备兵员生存能力作为重要内容。过去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世界安全丛书》2004,(5):38-40
自从人类有了战争,人们就一直渴望能够在远距离之外打败敌人。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子弹能够杀敌,为什么还要将我们的士兵送到前线?”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希望能够尽量减少与敌人正面交锋,从而免遭伤亡。在1999年6月3日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抵抗了70多天后终于与北约签订了城下之盟,这表明单凭空中力量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人类战争史上,先是步枪后是火炮,如今则是炸弹与导弹扮演着战场上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唐洪青  裴永华 《国防》2008,(9):57-58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不难看出,空袭已成为直接达成战争目的的作战样式,空袭与反空袭将贯穿战争全程。未来战争中,城市防空将成为我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城市防空作战兵员快速动员问题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