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琴 《国防》2002,(3):42-43
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携带号称“掩体粉碎机”的EGBU-28智能型钻地弹,对塔利班的指挥控制设施及隐匿的洞穴实施了有效打击。这是该型钻地弹第二次用于实战,其前身GBU-28钻地弹曾在海湾战争中让萨达姆固若金汤的地下工事尝到了厉害。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以来,鉴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比例日益增大,威力和打击精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各国纷纷将重要目标转入地下。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打击地下目标的武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钻地武器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效能首屈一指。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的“地堡终结者”(GBU—37)、“掩体粉碎机”(GBU—28)之类的钻地武器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钻地弹:美军又有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关于美军发展钻地弹的两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7月20日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美国空军要求军火商研制一种质量为13.608吨的打击地下目标的精确制导钻地弹。这种巨型炸弹的质量是享有“掩体粉碎机”之称的GBU-28钻地弹的6倍,将成为美军武器库中最大的精确制导炸弹。今年6月23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由布什政府提交的引起广泛争议的“坚固钻地核炸弹”核武器项目。争吵不休的钻地核武器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美国在常规型钻地弹的研制和使用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打击使用了GBU-28掩体破坏者钻地炸弹。这是美军第二次使用该弹,第一次是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该弹与战斧、斯拉姆等精确制导武器的有效配合,使深藏地下掩体里面的萨达姆居无宁日,从而对伊拉克的地下设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2):40-43
钻地弹,是携带钻地弹头(又称侵彻战斗部),用于对机场跑道、地面加固工事、深入地下的指挥中心等目标进行攻击的钻地武器。常规深钻地武器主要有能钻进18米混凝土或钻进90米以上普通土层的普通导弹和制导炸弹。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巡航导弹外加“地  相似文献   

6.
防电磁脉冲武器打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电磁脉冲武器作为一种崭新的高威力作战兵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湾战争伊始,美海军首先使用携带微波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有效地破坏和摧毁了伊拉克的电子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系统;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微波炸弹和石墨炸弹瘫痪了南联盟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和伊拉克在海湾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曾在海湾战争中尝过39枚“飞毛腿”导弹滋味的以色列再度面临“飞毛腿”导弹的威胁。 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仍然是美军和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在海湾战争中,“飞毛腿”导弹曾是伊拉克对抗盟军大规模空袭的惟一纵深反击武器。海湾战争的前3天,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了11枚“飞毛腿”导弹,促使以色列参战,达到挑起和阿拉伯国家发生战争的目的。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为打击盟军的纵深目标,伊  相似文献   

8.
江山 《环球军事》2004,(3):36-39
2003年12月2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披露,一批高科技武器正在被美军部署到朝鲜半岛。2003年12月26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评论认为,这严重威胁了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此次美国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用最新武器武装驻韩美军和韩国军队,部署和将要部署在韩国的高科技武器主要有“斯瑞克”装甲车、JDAM“聪明炸弹”、GBU-28激光制导炸弹、“影子200”战术无人侦察机等。这些在美国“反恐”战争中使用过的最尖端武器具有机动性强、精确打击率高和搜集情报准等特点。此次部署的新型武器到位后,将使驻韩美军的战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下面对这些尖端武器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9.
《国防》2005,(10)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当地时间9时25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过天空,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当日,美国海军6艘舰艇发射了45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空军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投掷了4枚GBU-28激光制导炸弹。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拉克连续实施高强度、全天候、全纵深的精确打击,日平均投掷精确制导武器450枚,共投掷精确制导武器19948枚,约占投掷弹药总量的68%,达到了历次局部战争的最高记录。精确制导武器按运载平台分为机载、舰载、陆基(车载)武器,具有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总体效能好等优点。它在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10.
汶徽 《宁夏科技》2001,(12):24-31
白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时外采取军事行动首先使用“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袭击时方重要目标,大显威风,在这次打击阿富汗时也是如此。“战斧”巡航导弹成了美国实施军事行动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1.
多管火箭武器火力集中、威力大、机动性好,是一种有效的面目标压制武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的M270多管火箭炮所释放的“钢雨”曾令伊拉克士兵闻风丧胆。而俄罗斯的BM-30“旋风”火箭炮火箭战斗部的质量是M270的2倍,弹药覆盖面积是其3~5倍,打击威力在世界同类武器中达到空前的水平。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自行研制的A100多管火箭武器系统就是一种与“旋风”同一级别的多管火箭武器。 A100火箭武器应用许多先进的技术,如采用先进的双用途子母弹战斗部,大大增强了火力密度;应用的火箭弹简易飞  相似文献   

12.
1988年首次在电视上亮相的隐身飞机是美国隐身轰炸机 B-2。而在1989年参加巴拿马战争和在1991年参加海湾战争的隐身飞机是美国隐身攻击机F-117A。海湾战争之后,美国报刊大肆宣传隐身飞机的重大威力和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鼓吹之声的余音未断,却传来了“美军高技术武器作战效果并不理想”的消息。消息说,海湾战争中使用 F-117A隐身飞机,效果不令人满意,甚至不如老式攻击机 A-10。据统计,在海湾战争中创最大成果的作战飞机是造价最便宜的A-10攻击机,它摧毁伊拉克装甲车1  相似文献   

13.
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是精确制导技术、先进推进技术和高效杀伤弹头技术等高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打击敌战区内纵深高价值目标的杀手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加装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并提高射程,使其从战场压制和纵深突击为主的武器发展成为可用于远程精确打击的武器。随着一体化的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S/GPS)复合制导、灵巧弹药和钻地弹头等新技术的应用,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正在向高精度、高速度、高突防能力和高毁伤能力的方向发展,使“不接触作战”、“外科手术式”打击成为可能。精确制导技术为了提高命中精度、缩短…  相似文献   

14.
从获奖说起 1991夏天,美国政府给摩托罗拉公司颁发了一张奖状,表彰他们生产的数据交换设备在海湾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据称,这是美国政府向参与海湾战争的美军装备制造商颁发的唯一一张奖状。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新式武器和各类新型装备不下几百种,从家喻户晓的“爱国者”导弹到屡建战功的隐身战斗机都没得奖,为什么唯独给数据交换设备发奖呢?用美军参谋  相似文献   

15.
钻地弹是武器弹药中的“土行孙”,其以打击地下目标见长。钻地武器的品种和数量已经越来越多,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打击地下目标的主要手段,引起了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那么,这种可从天入地的“土行孙”有没有办法对付呢? 应该说,有矛就有盾。高科技手段空袭虽然增加了防卫的难度,但相对于核突袭和大规模狂轰滥炸来说,也给了对手更多的应变机会和施展谋略的空间。因此在钻地武器蓬勃发展的同时,抗击钻地武器的工程和战术研究在各国也悄然兴起。 筑起“铁壁铜墙”:增强阵地的工程抗毁能力 常规深钻地武器与抗常规钻地武器的技术研究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低成本精确打击武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代战场变幻莫测,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将是最重要的作战能力。但在现实中,难以同时实现有效的作战能力和低成本。在经历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次局部战争后,美国开始关注作战费用问题。早期的精确武器十分昂贵,要根据目标的优先等级确定精确武器的使用。而现在甚至可对每辆车都进行精确打击,但是正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说“不能用100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去摧毁10美元的帐棚”。因此,美军目前正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实现可对任何目标进行的低成本精确打击。一、强调通用化和联合性1、JDAM/JASSM/JSOW一个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确…  相似文献   

17.
打击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首先会想到在太空中发射、打击太空中目标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美军目前正在研究和发展一些在太空使用和发射,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简称为对地太空武器。在未来战争中使用的对地太空武器可以分成4类:打击地面目标的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天基常规武器以及用于反弹道导弹的动能武器。其中,定向能武器是以光速发射能量摧毁远距离的目标,其他三类都是用自身的动能或化学能摧毁目标,它们的作用方式、打击目标、反应时间和使用数量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海湾战争及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空袭多 次造成军事目标附近的平民伤亡,美军因此 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对此,美军不得不要 求军工企业研制能够定点袭击的高技术武器。 其性能要求是:重量轻,载机能够大量携带; 能够定点摧毁地面目标,不会带来严重的附 带损伤。这就要求新型制导武器具有更精准 的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90年代初美军提出了“非接触作战”的作战样式,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中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作战效果。“非接触作战”理论在美陆军新版的《作战纲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理论核心是“脱离接触,间接打击”。非接触作战具有传统作战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未来作战中仍将成为美军作战的首选样式。非接触作战是武器的打击距离增大、精度不断提高、作战平台远程机动能力增强及CI系统广泛运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美军对高技术武器装备依赖。  相似文献   

20.
太空因其位置和环境上的优势,正在成为军事大国所追求的、新的战争前沿,成为军事争夺的制高点。海湾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卫星系统,整个战争中,战区的通信有90%以上通过卫星传送。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曾提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波斯湾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天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伊战场上空构成强大星网,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明显提高,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能力显著增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能力走向成熟。在对伊作战期间,美军使用了以精确打击为主的交战网格子系统,基本实现了以精确打击为主的“精确交战”联合作战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