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广泛活动,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凝聚了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关头的正确指导,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转战晋西,阎锡山部趁机侵入晋中平川。文水县委根据"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不必要牺牲"的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她考虑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在敌后工作。  相似文献   

5.
敌后纪律 作为小说主人公,魏强出场很早.在《敌后武工队》小说第一章,作者冯志就借武工队员贾正和赵庆田的对话,将作品主角、武工队第一小队长魏强的形象勾勒出来—— "'咱们这个小队长怎么样?'赵庆田憋了老大半天,才憋出了十个字.  相似文献   

6.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回顾和总结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对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第一,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管武装的原则和制度。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积极倡导建立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坚定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兵、敌后武工队等群众性抗日武装之所以取得了众多骄人的战绩,更是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是1939年1月正式成立的。它是党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由于国民党不允许我党组织公开活动,所以南方局是秘密的。南方局设立了若干工作组,军事组是其中之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南方局军事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艰险的政治环境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军事工作:领导了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导建立和发展了华南各抗日纵队;联系和指导新四军解决向敌后发展的活动地区。战略方针等许多重大问题,皖南济变后,又为恢复新四军而斗争;同时,积极开展军事…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们在研究抗日战争时,对八路军、新四军研究和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华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研究、注意得相对较少.其实,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且很有自己的特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他们虽然孤悬敌后,但他们积极密切地配合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作战,打击敌人,功勋卓著,东江纵队从而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使广东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特殊国情,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在其发展的途程中形成了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及其军队所担负的、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亦称国民党战场,另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及其抗日军民所承担的、对日作战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在长达8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与国民党军队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曾写下过辉煌的篇章。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部队,抗战中驰骋纵横于长江两岸的华中敌后,扰得日伪魂飞魄散,疲于奔命,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尽管新四军在抗日中奋勇杀敌,战功显赫,也曾受到国民党官兵的普遍称赞和国民党最高当局数十次的明令嘉奖,但这支威震江南的部队却未能象八路军一样与抗战事业相始终地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承认,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皖南事变,将新四军诬为“叛军”,予以“解散”。新四军作为国共合…  相似文献   

1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9,(10)
平郊武工队最早成立于1942年,那是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阶段。1945年抗战胜利,平郊武工队撤销。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驻北平(今北京)地区的国民党军不断向平西昌宛解放区进攻。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需要,中共昌宛县委决定恢复平郊武工队,以王秀川(后为尚木森)为队长,区委书记郝宝田(后为高树存、李子明)兼政委。平郊武工队成立后,一直战斗在北平西郊西山地区,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1948年12月,配合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香山、海淀一带,为北平的解  相似文献   

15.
飞将王海     
王海,1926年1月19日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音村一户城市贫民家庭.10岁时读书.14岁那年参加了国民党游击队.在国民党游击队里干了近两年,发现游击队纪律松弛,军容不整,遂于1941年2月不告而归.回到威海后,王海继续上学读书.1944年5月,在王海19岁时,经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李新民介绍,参加了青年中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柳茂坤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不久就分成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所承担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  相似文献   

17.
对少奇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不仅领导开辟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且在领导创建华中敌后根据地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坚持向敌后发展,把发展敌后游击战争作为华中工作的中心任务1938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并基本克服了三明的新投降主义错误,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战区和敌后,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毕中”的方针。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受党中央的委派,从1939年到1942年初,担负起领导…  相似文献   

18.
南排山海战     
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那一场场拚杀中,都写下了民兵参战支前、献身革命的光辉篇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赤卫队、少先队成为工农红军的坚强助手和后备军。他们独立或直接配合红军打仗.根据需要可随时编入正规红军。这种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队相结合的形式,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全国根据地的赤卫队员、少先队员已发展到250多万人,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游击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武装.在敌后进行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8年的抗战中,几百万民兵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日本侵略者,创造了人民战争史上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民兵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全力以赴地担负起支援前线的任务。在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以民兵为骨干的支前大军就有500多万人.他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赶着骡马,把大批的粮食、弹药、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许多民兵随军远征,部队打到哪里,民兵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评价民兵和人民群众支前发挥的作用:"淮海战役的胜...  相似文献   

19.
陈毅在中央苏区时期作出了重要的军事贡献,无愧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他不仅组建地方武装以扩大红军,创建了江西军区,领导西方军,还在西线战场大力开展灵活的敌后游击战,并配合红军主力与国民党军作战,最后身负重伤。  相似文献   

20.
刘庭华 《环球军事》2010,(17):11-13
8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共进行了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杰作,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