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防止日本舰队溯江西上进攻南京,中国海军在江阴以大量沉船、石料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阻塞线,日本舰艇无法越雷池半步,日军气急败坏之下派飞机对江阴要塞和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中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平海”、“宁海”、“逸仙”、“建康”等主力舰艇,在江阴阻塞线一侧严阵以待,与地面防空炮火配合,与日本海军飞机展开了中国海军抗战史上的第一次海空对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海空对战。1937年8月16日,日本海军飞机开始分批向我海军各舰进行空袭,我“平海”、“宁海”、“逸仙”、“建康”四舰列阵用高射炮、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3.
杨涛  范彬 《政工学刊》2006,(3):27-29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海军,以自己的鲜血赢得了许多战果,但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对于我们仍有深刻的启迪。一、军事价值——中国海军作战的基本特点。从作战态势来看,中国海军实现了战略上的守势与战术上的攻势的统一。根据国民政府的作战方案,中国海军的抗日作战方略是先取攻势防御,不得已时则转入守势防御。但是,由于日军首先发动了上海战役,使作战前沿后置于江阴的中国海军未能实现抗登陆作战计划。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封锁长江的计划被泄露,日本海军在长江内的数十艘大小舰船及时…  相似文献   

4.
自明、清以来,我国先后在江苏沿江沿海的南京、镇江、江阴、吴雅等地构筑炮台式要塞,以防御殖民主义国家的入侵。所谓要塞,即在国境和纵深战略要地,构筑坚固工事,配备常驻守备部队,能独立进行环形防御的防区或据点。按其地理位置,可分为陆地(内陆或边防)要塞、海防(海岸、海口、海岛)要塞和江防要塞三种。江苏境内的长江沿岸及长江出海日要塞,基本上属于江防要塞。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南京;临时政府及北京政府统治时期,江苏境内长江投岸及其出海日,仍存有南京、镇江江阴、吴微要塞,并在情未修筑的基…  相似文献   

5.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水雷战探析胡海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主战场,成功地对日军实施水雷战,取得显著的战绩,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本文仅就中国海军对日军进行水雷战的背景、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探析。中国海军势单力薄,被迫进行水雷...  相似文献   

6.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海军在沿海水域、长江流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大大小小的舰艇各司其职,英勇抗战。在中国海军的作战舰艇中,那些小吨位的鱼雷艇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人们对中国海军鱼雷艇和中国海军官兵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的英雄业绩依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正>二战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两年,盟军海空力量切断了日本岛国的石油、贵金属和食物的外援,消灭了日本的海空力量,部署了距离东京仅有几百英里的地面部队,摧毁了日本战争能力和抵抗意志。日本试图反击盟军海上进攻,希望进行海上决战,改变对华策略来达到这个目的。之后,随着盟军进攻的增加,日本又采取了自杀式的袭击策略。潜艇攻击对最终打败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最开始时情况并不妙。潜艇效率低下,鱼雷总是出故障,指挥水平一般,严重影响了战役的顺利进行。在战争的头三个月里,美国潜艇只击沉了微不足道的13艘日本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海空封锁在局部战争中频频亮相。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美军共参与150余次作战,海军参加的占80%,其中大多采取了一定形式的海空封锁。由此可见,海空封锁已成为当代局部战争中一种极其重要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9.
一、节节阻塞挫敌锐气自甲午战争至抗战前夕的四十余年中,由于国势衰微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中国海军发展极其艰难,到抗战初,仅有舰艇约60艘,总吨位仅6万余吨,而且其中多为舰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舰,与年龄并不比中国海军长多少的敌国日本海军的实力相比形成巨大反差。七·七事变后,弱小的中国海军同全国军民一道奋起抗敌。当时为了避改锋芒,海军除留少数舰只防守青岛、闽江口和珠江口外,大部舰只转入长江,拱卫京酸。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实行了大规模的长江紧急阻敌计划,力图以沉舰.水雷和岸炮组成效道阻塞线,以迟滞日舰沿长江侵入…  相似文献   

10.
冉亚权 《国防》2007,(2):27-27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是海、陆、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空军作为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战力量,无论是空中进攻作战、防空作战、信息作战、海空封锁作战,还是特种作战,空军都将是"首当其冲,全程使用",这就决定了未来作战空军动员保障任务将十分艰巨和复杂.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海空封锁作战是指己方为控制某一特定的海区和海上通道,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阻断敌方海口、海岸、岛屿、海域和空域与外界联系的作战。它既可以由海军独立实施,也可以由海军与其他军兵种进行联合作战。海空封锁战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它已成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流行时尚”,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使现代“海空封锁战”如虎添翼;另一方面“海空封锁战”避免了深层次军事介入的风险,能够适应现代局部战争政治目标有限性的要求。21世纪高技术条件下的海空联合封锁作战将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企图乘胜西进,一举攻占南京。"扼长江咽喉、遮断南北交通"的镇江要塞成为日军重要的进攻目标。日军计划在镇江渡江北上,遮断大运河和津浦路,以达包围和攻陷南京之目的。为此,中日两军在此进行了数日的战斗。中国守军凭借要塞工事,迟滞日军数日,直至南京城被攻破后才完全失守,使该部日军无法参与攻陷南京城的战斗,进攻要塞的日本海军也同样受到阻击。  相似文献   

13.
阴云下的九月侵华日本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认为,中国海军将其主力在战斗开始以后布阵于江阴要塞掩护之下,这不仅仅妨碍了其空袭南京的作战,舰队主力的“平海”、“宁海”两舰,更是对日军在扬子江下游活动的日军小型舰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迅速地将中国舰队,尤其是“平海”和“宁海”两舰消灭掉。  相似文献   

14.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20):24-26
中国的抗日战争,创造了无数传奇,饱含无奈与悲怆的长江抗战,就是独一无二的战争奇观。封锁长江,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海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及启示李仲元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两种奇特的情况,其一,海军基本无海战。虽然开战时拥有4个舰队,1个江防司令部,100余艘舰艇,但始终未同日本海军在海上进行较量。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海军迅即退入长江及其它江...  相似文献   

16.
上海沦陷后,溯江而上的日本海军舰队,先后突破中国军队在长江上设置的江阴、镇江和江宁三要塞区防线,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完成从长江水路对南京的包围。向南京进军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协助日本陆军登陆长江北岸,并射击江面中国船只,封锁长江水路。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川江西陵峡的入口处,有一个村子名石牌,由于它地处长江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以扼守江面,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此设立了要塞炮台,坚守了长达6年之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重庆各界慰劳团为石牌要塞树立了要塞保卫战胜利碑,碑文上写道:民族英雄血,山河锦绣花,舍身争许国,杀敌当还家。正气乾坤塞,忠风世界夸,泰山权轻重,片石与光华。其间,石牌要塞先后曾划归川江和宜万区要塞的第一总台管辖,而时任该总台台长的就是海军上校方莹。在方莹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过北京政府海军、南京政府海军和新中国人民海军,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方莹一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2,(10):46-48
国民党内部历来存在派系斗争,即使是在大敌当前之时,派系斗争也依然十分激烈。抗战时期,中国海军以微弱的力量投入长江和沿海抗战,派系斗争又为其增加了几分艰难。笔者根据档案史料,披露几件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江阴,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段。古往今来,守江必守江阴,是为军事重地,战时要塞,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早在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吴国已在席帽峰筑石室,为烽火之所;从南北朝开始,历代统治者都在这里驻屯水师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到抗战全面爆发,即局部抗战期间的6年中,面对日本步步紧逼的侵略态势,中国海军以强烈的危机感积极进行整军备战,不仅制定各类防务和作战计划,还艰难地开展舰艇等装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组织舰队的实战操演,为之后海军参与抗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