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美国海军网报道,美导弹防御署于3月8日对外宣称,一枚拦截导弹在太平洋上试射获得成功。这次试射是为了测试美日导弹防御计划中新研发的导弹。试射的拦截导弹是“标准”Ⅲ型防空导弹。美导弹防御署称,这枚经修改的“标准”Ⅲ型导弹是从夏威夷外海一艘配备“宙斯盾”系统的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于夏威夷时间3月8日上午10时47分成功发射。该枚导弹的鼻锥罩系是由日本设计  相似文献   

2.
张杨  陈豪 《当代海军》2008,(11):59-61
自美国“黄铜骑士”舰空导弹1959年研制成功,并陆续装备舰后,世界各国海军便开始竞相研发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其相配套的导弹发射系统也完成了从单臂或双臂斜架、多联装倾斜发射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等“三步曲”的发展历程。目前各国海军依据本国的科技能力和财力厚薄以及所担负的作战使命研发、引进和装备着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舰空导弹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3.
魏刚 《当代海军》2008,(10):54-55
当今全球制造防空导弹的头号军火商、美国雷声公司7月4日向媒体透露,澳大利亚海军新一代“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霍巴特”级将选择该公司新研制的“标准”-6型中远程舰空导弹作为舰载主打防空武器。同时,该公司还声称,美海军还有意向研发“爱国者”PAC-3型中远程地空导弹的舰载型。  相似文献   

4.
自2012年以来,印度持续推进导弹项目建设,并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印度已初步具备“三位一体”导弹打击能力,导弹防御方面也已构建了双层“拦截网”。另外,印度还不断深化同他国的导弹防御合作。“三位一体”打击能力雏形显露自去年以来,印度导弹扣‘击能力不断取得进展:陆基方面,印度着力向洲际弹道导弹方向发展;海基方面,印度在舰射和潜射导弹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空基方面,印度也加快了空射版“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研发和列装进程。  相似文献   

5.
陈长君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2):32-33
鉴于美国在NMD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和研发太空武器的举动,俄罗斯制定了2001—2010年航天发展规划,决定以现属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太空导弹防御部队为基础,在一年内组建一支新的航天部队(“天军”)?并决定,为“天军”研发新型空基导弹监视系统,部署地基超视距雷达。目前,俄罗斯太空导  相似文献   

6.
豫夫 《当代海军》2006,(10):48-54
在近日台军进行的“汉光22”号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中,台军的一些先进军机、舰艇和导弹等武器悉数亮相。而这些武器中,除了从美国、法国军购的外,一部分是由岛内“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台湾从事武器研发的单位主要有“中山科学研究院”、“中正理工学院”、“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公司”、“陆军兵工整备中心”等。而“中山科学研究院”是台湾最主要的武器研发基地,在美国的支持和帮助下,台湾的军事科技发展与武器研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先后研制出了“经国”号战斗机,“天弓”、“天剑”、“雄风”等系列导弹,特别是近期研发的“雄风”-2E 巡航导弹,更是闹得满城风雨。  相似文献   

7.
平言 《环球军事》2012,(4):40-41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武器,研发能力最强的国家,小到各类机舰载系统,如鼎鼎大名的“费尔康”雷达,大到“梅卡瓦”主战坦克都有,此外他们还研制了各类导弹,除了令阿拉伯世界闻风丧胆的“杰里科”系列弹道导弹、世人熟知的“箭”式系列防空导弹(相当于“爱国耆”拦截导弹)、  相似文献   

8.
豫夫 《环球军事》2012,(1):46-48
厶军“光华六号”最后2艘92号和口93号艇在左营基地近日举行成军典礼,至此,台海军30艘“光华六号”导弹快艇已全数加入战斗序列。台湾海军宣称,“光华六号”导弹快艇是海军新一代战力,并由海军自行研发设计,更是所谓‘国防自主”与“国舰国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23):72-72
以美“大卫投石器”反导系统成功试验 11月20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发的“大卫投石器”导弹防御系统成功通过第二轮试验。以色列国防部在声明中说,以色列导弹防御组织和美国导弹防御局在以色列南部利用该导弹防御系统按既定轨道成功拦截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该拦截系统的试验成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使得以色列有能力和信心应对由短程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
“梭鱼”实际上是德海军的一种实验型超空泡水下导弹,该型水下导弹为未来水中兵器的速度和灵活性研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它已成功地在位于梅尔多夫的德国国防部北海试验站进行了多次试验,航速超过俄罗斯“暴风雪”鱼雷的200节,达到了空前的240节。“梭鱼”  相似文献   

11.
台湾“国防部”在近日送交“立法院”的《5年兵力整建计划》报告中称,未来将专注研发精准制导导弹,包括对空、对海、对地等各型导弹,其中还包括射程可直达大陆内陆的巡航导弹,以满足台湾本岛防卫之所需。 纵观台军导弹发展历程,台军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部署导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军一方面从国外购置导弹,另一方面自行研制部分导弹。现在台湾陆、海、空三军拥有30余种各种型号、各式用途的导弹。 家底尽现 对陆上目标的威胁 台湾现有的导弹对我陆上目标可构成两种威胁。第一种是破坏我沿海军用、民用设施。例如:台湾“中科院”在近日于屏东九鹏湾基地,首度秘密试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日本加速部署新一代导弹防御雷达日本防卫厅决定加速部署FPS-XX陆基相控阵雷达,使其尽快成为日本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建立在FPS-XX雷达和装备在“金刚”级舰上的“宙斯盾”雷达的基础之上。FPS-XX雷达的研发工作已于2003财年完成,目前正在接受试验测试。该雷达有望取代现役的FPS-3雷达,探测能力是后者的3倍。FPS-XX雷达能够探  相似文献   

13.
台湾反导能力到底有多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台湾当局及军方领导人不止一次说过,在大陆所有的武器中,除了导弹,“我们什么都不害怕”。于是为了“消除”这一不时令他们梦醒的恐惧,台湾当局在加强自身导弹攻击能力的同时,开始全力进行反导系统的研制和引进。2001年6月,台湾宣布“天弓”一3研制成功,接着又试射“爱国者”导弹,最近又宣称将于2005年前研发并部署完毕低空反战术导弹防御系统(ATBM)。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台湾反导能力到底如何呢? 台湾反导系统现状 1996年,美国一批“爱国者”PAC-2导弹运到了台湾,使台湾一跃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有限反导能力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俄罗斯在大幅度削减军队数量的同时,正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积极打造“杀手锏”武器,包括陆基、海基和空基在内的核打击力量正积极研发和部署之中。虽然俄罗斯一贯对外声称发展战略核力量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没有任何关系,但俄试图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完善了由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且能成攻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令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海军护卫舰中,被西方称之为“江卫”Ⅰ级的导弹护卫舰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日前我们专访了“江卫”规的主任设计师严宝兴总师(以下简称严总),严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江卫”级护卫舰的研发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蓝雨 《环球军事》2009,(6):46-47
“阿斯特拉”空空导弹是印度为其LCA“光辉”战斗机配套研发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早在2003年5月就进行了首次地面发射试验,并宣称要于2005年投入生产,最后又改称2007年,直到今年,“阿斯特拉”仍在进行飞行测试,看来,这种被印度军方寄予厚望的导弹离真正投产还需时日。之南,印度国防部曾称“阿斯特拉”导弹85%的技术由自己开发,性能已经超越了第3代空空导弹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美英海军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所使用的“战斧”布洛克Ⅲ型导弹与以往有所不同,特别强调了战术性。在此基础上,美海军从任务计划与分配角度人手,正自主研发布洛克Ⅳ型战术“战斧”,预计2003年年底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俄乌冲突中,号称俄罗斯“王牌”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屡建奇功,被用来对付乌克兰的弹药库、机场跑道等高价值和加固型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打击效果,展示出“伊斯坎德尔”命中精度高、毁伤效果强和突防能力好等颇多优势。然而,有关其前身“奥卡”,尤其是“伏尔加”导弹的命运却鲜有报道。本文力图展现方面军(集团军)下属战役战术导弹“伏尔加”项目的立项、研发及被迫下马过程,使对苏联/俄罗斯武器装备感兴趣的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9.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DRDL)2007年5月与欧洲 MBDA 导弹系统公司签订协议,联合研发新一代"低空快速反应导弹"(LLQRM)。该导弹被命名为 Maitri,计划装备印度海、空军部队。DRDL 官员称,根据项目研发计划,欧洲 MBDA 导弹系统公司将负责研发主动导引头系统、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和导弹弹体,DRDL 将负责研发导弹的软件系统、指挥与控制系统以  相似文献   

20.
印度研发“烈火-5”有几点值得关注的地方。首先是“烈火-5”的射程,它表明该导弹的适用对象是中国.而非巴基斯坦。其次.尽管“烈火-5”再次试射成功,但正如许多观察家所指出的那样,印度离实现所谓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