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3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从四川省渠县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火车上,我胆怯地问一名接兵排长:"首长,我们是啥子部队呀?"排长瞥了我一眼回答道:"高炮部队!"我琢磨了一会儿,又胆怯地问了一句:"高炮部队主要  相似文献   

2.
从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便知他也非常熟悉和热爱文学。其实,文学对每一个有理想和梦想的人来说,它都可能是我们年轻时的"恋人"。有人与这个"恋人"结婚了,便成了作家,没有与其"结婚"的人,有可能成了另一个职业的历史性人物,年轻时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如此热爱文学——我真正的"文学课"是从进入部队开始的。那应该是1976年之后的那段时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令我最难忘的是我和一位战友褚勇军(他是我的领导,部队新闻干事)多年一  相似文献   

3.
精神若水     
《兵团建设》2011,(8):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兵团精神?"老师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中学生对这一标准答案似懂非懂。中学生回到家问爷爷:"什么是兵团精神?"爷爷沉思良久,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52年驻疆部队整编,将部队分为国防军和生产部队,有一年轻战士一心想到国防军去。团长在大会上动员时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已经结束,回首这一年,"生活"收获颇丰。这一年,"生活"加页提价了;这一年,"生活"发行量又涨了;这一年,"生活"走进了边海防;这一年,"生活"荣获期刊奖了;这一年,"璇美人"也嫁人了……年终总少不了总结,但这次大家的总结颇具感染力。"今年外婆去世,家里各种事情比较多,孩子又小,但我还是尽最大努力不让家里的事情影响编辑部的工作,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李鲜花"的总结令人感动。"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挺累的,但是很充实。为《边海防纪事》这样的栏目奔走在边防线上,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入伍虽然是‘学生兵',但从进军校以来一直没间断过下部队,能在一年时间中这么频繁地接触部队,看到部队跨越式的进步、变化,让我们这些穿军  相似文献   

5.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6.
1956年,我在沈阳部队某军的一个步兵团担任政治委员。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军老部队。当时,国家刚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干部要一批批地退出现役,部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新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部队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各级干部怎样才能交好班和带好班?这是我所经常考虑的问题。我想,如果能把我们这支部队的战斗经历,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汇集成册,这不正是对部队进行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吗!于是,我产生了编写团史的想法。1958年我们组织力量开始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选择的智慧     
主持人:我是一名上等兵,最近听到战友们在谈论年底转士官的事情,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带来了不愉快。可以说我们家是一个军人的家庭,爷爷、叔叔、哥哥都是军人,我可能爱他们影响,在部队快两年的生活,让我对它是非常熟悉,也习惯了部队的生活,在部队也学到了不少东  相似文献   

8.
正人在信仰中存在。军人的信仰,就是对自己事业的仰仗、确信,甚至身心相许。我从小就崇尚军人、向往军营,希望有一天能够穿上军装。1976年12月,我的梦想终于实现,来到沈阳军区40集团军某团八连。我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誉满史册的英雄部队,它勇猛无敌、所向披靡,被敌人尊称为"旋风部队";它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它是全军  相似文献   

9.
我是1983年6月大学毕业,我们那一届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三届大学毕业生。在那个年代,我们真可谓是"天之骄子",走到哪都是"香饽饽"。记得当时不少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也有好多人选择去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唯独我因打小就有当兵的军人情结,总希望有一天能够身穿戎装、报效祖国。临毕业前不久,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了几个身穿军装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从我们毕业的那一年起,部队要开始实施从地方大学生毕  相似文献   

10.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到了炊事班,成了一名"火头军"。我自觉当兵当到这个分上,实在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于是,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心想着混两年就退伍。没过几个月,八一节快到了,团里开始准备进行八一军事大比武。这是我们部队历年来的传统,而炊事班也不例外,具体内容就是个人赛刀功,集体比炊事车在  相似文献   

11.
祖父当过兵,父亲是军人,我出生于1977年8月1日。父母说我与"八一"有缘,就给我取了"王八一"(曾用名)这个意味深长且军味十足的名字。虽然我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里,可以说是看着军旗听着军号长大的,但我对军人的印象却不是太好,总觉得当兵的有一股"傻劲"。1994年底,在父母的建议下,我报名参了军,但我对军人的理解并没有多大改变,于是在入伍时换成现在这个名字,直到第二年8月1日,部队演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高卓 《世界军事》2022,(3):21-25
自1951年派遣人员向苏联学习潜艇技术算起,人民海军与潜艇结缘已有71年.长期以来,潜艇部队在外界的印象中都是神秘的,正如一首军歌唱的那样:"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会告诉你,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里".这支神秘之师,还被誉为"共和国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这个称号与实行积极防御,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相似文献   

13.
屈指算来,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年,我高考落榜。就在那个初冬,我夹带着失落的心情和满腔的抱负入伍来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城。到部队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队列训练。那艰苦、枯燥的队列动作和单调的新兵连生活让我产生厌倦情绪,再加上站军姿的"定型",更让我感觉这是军人的"徒劳"课目。几天下  相似文献   

14.
政策法规     
编辑: 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牵头搞的自学考试中,我想报考大专自考(法律)。但据说这种学历只是在部队内部承认,地方不认可。我们不会一辈子在部队,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我想退缩了。鉴于贵刊的权威性,请问,在部队获得的自考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央决定走屯垦戍边这条路。进驻新疆的十万大军,团以下的指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汉,不少部队官兵怕留在新疆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安家。王震知道这一情况后,在大会上公开说:"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我王震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保证,我绝不会让我们的部队里出一个和尚!"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16.
猎人?猎物?     
一日编辑部在开选题会。"广州军区近期要组织一次特种兵集训,他们叫做‘猎人集训’,想邀请我们参加,我觉得这是一次体验部队生活的好时机,主编您说呢?"李鲜花发言了。"深入部队生活,和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不过派谁去呢……"王主编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刚才气氛还很热烈的办公室,顿时变得鸦  相似文献   

17.
常常想起那段被班长"整"的故事,心中总会涌起一丝甜蜜,一分温馨。当我也成了老兵,才明白为什么班长还被称为"军中慈母"。刚从学兵训练大队分到部队航空救生装具室,我就同班长程友忠别上了一股劲。那天,团参谋长、司令部协理员来看望我们两个新兵,随口还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同年兵小赵回答时,班长"很专业"地在一旁发表  相似文献   

18.
在我40多年的从军历程中,那一场艰苦卓绝的大奔袭,是我军人魂魄中永远不能抹去的青春印记和生命刺青!1969年1月,14岁的我参军来到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入伍不久,毛泽东主席对我所在部队野营拉练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在一份电报上作出了重要批示。于是,每年历时2个多月、行程数千里的野营拉练,就成了我们这支部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习主席强调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既为我们走特色强军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组织带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先锋骨干,抓住了这支队伍,也就抓住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关键。一、针对预备役部队"军地兼容多、应对事务杂"的环境特点,进一步强化军魂意识预备役部队工作处在军地工作的结合部,既有部  相似文献   

20.
1976年春天,我参军入伍,来到素有"万岁军"之称的某野战军部队,当时听说它是我军屈指可数的装备精良的"摩托化部队"。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人人心里都有一个"宏伟蓝图"。未到部队时我就想,在这样闻名遐迩的现代化部队当兵,该是多么威武雄壮、轰轰烈烈,肯定每天铁流滚滚、神采飞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新战友们有的想当特级驾驶员,驾着先进战车驰骋疆场;有的盼望有战事,早日成为"战斗英雄",戴上金光闪闪的军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